葉嘉樹傷口不算深,休息了一週多,便可以拆線了。

清晨,宋菀陪他到附近社群醫院,將人送進檢查室,自己去大廳裡等候。

社群醫院早上很冷清,鐵製的座椅上寥寥數人,一位父親抱著孩子焦慮地抖腿,一位老人手帕按著嘴輕聲咳嗽,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滿不在乎地嚼口香糖。

窸窣細碎的聲響,與白天也亮著的日光燈,無一不在製作一種陌生感。

宋菀把手機從口袋裡掏出來,再度看了看——資訊是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收到的,她一點不感到意外,甚至覺得它比預料之中來得遲了些。

唐蹇謙:差不多鬧夠了,晚上回芙蓉路吃飯。

手指摁在螢幕上,頓了又頓,最後往左一劃將其刪除。

沒等多久,檢查室門口傳來護士叫號的聲音:“下一位.”

宋菀看了一眼,衝著從門口出來的葉嘉樹很淡地笑了笑。

葉嘉樹走過來,“我以為出來就見不到你了.”

“什麼?”

“沒什麼,走吧.”

“去哪兒?”

“你想不想出去散心?”

宋菀毫不猶豫,“不想.”

葉嘉樹低頭看她,“怕唐蹇謙?”

宋菀蹙了蹙眉,抬眼反盯住他,“你在攛掇什麼?”

葉嘉樹愣了一瞬,自嘲一笑,“你倒看得起我.”

似是覺得這話題繼續聊下去便是自取其辱,葉嘉樹收回目光,徑直往外走。

白t恤裡肩胛骨輪廓若隱若現,這樣看去才發現他真的年輕,尚有一種偏於少年感的特質。

在他邁出大門的一瞬間,光影恰如其分地切作明暗兩半。

年輕男人越發變成一個混沌而曖昧的概念。

宋菀站起身,捏在手中的手機落進包裡,“咚”的一聲。

她追上去,“去哪兒?”

腳步一頓,葉嘉樹回過頭來。

他笑起來,眼底像風拂過青色的麥浪。

·太陽沿著古鎮民居的屋頂切下,在水泥地上投下參差不一的陰影,人在陰影裡行走,衣袖當風,葉嘉樹點了一支菸,淡青色煙霧四散開去。

西南的古鎮,距離南城五六百公里,還是一片尚未開發的淨土。

他們剛在一家餐館吃過飯,店裡的服務員說著土話,普通話都不大聽得懂,交流起來連比帶劃。

這八年來宋菀基本都待在南城,即便出門也都是唐蹇謙安排好的,歐洲與美洲的繁華之地,過去便是購物,幾趟下來索然無味。

於是心生憊懶,反正都是打發時間,不若就待在自己家裡,省得舟車勞頓。

宋菀問葉嘉樹要了一支菸,也抽起來。

她已經入鄉隨俗換上了當地風格的棉麻長裙,藏青底碎花,底色極深,襯得人面板白得發亮,讓人想到初春陽光下的雪,要融化了一樣。

“想下鄉去玩嗎?”

“這還不算下鄉?”

葉嘉樹笑說:“我有兩個朋友,在鎮轄的民族鄉,他們這兩天過節,有歌舞晚會.”

“你在這兒都有朋友?”

“以前搞搖滾的時候認識的,他們做民族音樂,以前也在南城打拼.”

“好啊,那去看看吧.”

“提前說好啊,那兒窮鄉僻壤,沒鎮上便利.”

宋菀猶豫了,“要在那兒留宿?”

“那倒不用.”

葉嘉樹的這兩位朋友是兩兄弟,一個叫阿吉,一個叫阿順,傈僳族的,現在在配合政府和學者搞民族音樂採集、整理和儲存工作。

次日清晨,葉嘉樹在鎮口跟兩兄弟碰上,兩人開著一輛麵包車,正在往車裡搬運大型的攝錄裝置。

葉嘉樹搭了一把手,問道:“現在出發?”

“差不多了,葉兄弟跟我們一塊兒去,還是自己去.”

“車裡位子夠嗎?我還要帶個人.”

“夠。

帶誰?”

“一個朋友.”

葉嘉樹往後看了一眼。

兩兄弟跟著看過去,嘿嘿笑了聲。

葉嘉樹不解釋什麼,朝宋菀招呼一聲,“可以出發了.”

後座堆了些東西,三人座變成了兩人座,位置有些擠。

葉嘉樹儘量靠窗戶坐著,給宋菀挪出空間。

宋菀往旁邊看,堆放的是一張黑漆漆大鼓,幾支鼓槌,還有些叫不出名的奏鳴樂器。

坐副駕駛的阿順往後看了一眼,笑說:“嘉樹,你今晚也表演個節目吧,好久沒聽你唱歌了.”

“不唱.”

“你不唱那就只能你朋友唱了.”

“她也不唱.”

“你倆過去白吃白喝,連個節目都不肯表演.”

“我們是客,客人還得表演?”

阿順百折不撓,“不唱歌,跳舞也行啊,你這位朋友學過舞蹈是不是?”

葉嘉樹看宋菀一眼。

宋菀問阿順,“這也能看得出來?”

“能啊,挺明顯的,芭蕾是吧?”

宋菀笑了,“那能看出來學了多久嗎?”

“七八年是有的吧.”

“哎,”葉嘉樹踢一踢副駕駛椅背,“怎麼看的,跟我說說?”

阿順嘿嘿一笑,“不告訴你.”

鄉鎮道路顛簸,車開得很慢,沿路都是樹林,滿目濃蔭,人彷彿走在打翻了的綠色顏料之中。

阿順心情暢快,突然喊號子似的高喊了一聲,緊著拖長聲音,放聲高歌。

那音色高亢又嘹亮,號角一樣穿透了這鐵皮車廂,一聲一聲,蕩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葉間有鳥振翅,撲簌簌地飛起一片,闃靜的樹林立時便熱鬧起來。

葉嘉樹忽地探身往後,從後排座位上,揀出一把樂器,撥了兩下。

這樂器長得有點兒琵琶,但共鳴箱是六角形狀的,比琵琶小,只有四根弦,上面綴著一條紅白兩色綢布縫製的揹帶。

出來的音色悅耳又明亮,恰能和阿順的歌聲完美融合。

歌是方言,聽不懂,但隱約能感覺是首情歌。

開了近兩個小時,車到了村裡。

阿順阿吉都是村裡的人,家裡父母聽說要來客,早起就開始準備招待了。

村裡多個民族混居,住在木頭和石頭砌起的瓦房裡,樹木蔥蘢,掩映其間。

阿順阿吉家裡還有個七八歲的小妹妹,叫阿喜,也不怕生,見面就拉著宋菀去後面洗手。

後面院子裡有口水缸,阿喜拿葫蘆瓢從缸裡舀了一瓢水,慢慢澆在宋菀手上。

她漢語說得不大流利,有點兒咬著舌頭,“姐姐,你長得真漂亮.”

宋菀笑說:“阿喜也長得漂亮.”

“不……阿吉哥哥一直說我醜,”她指了指自己臉頰,“我有雀斑,雀斑真難看.”

“美國有一個童星,叫林賽羅韓,也有雀斑,而且比你還多呢,一點也不影響大家覺得她長得好看.”

“真的嗎?”

“當然.”

宋菀摸一摸她烏黑油亮的辮子,“阿喜長大了一定是個大美人.”

宋菀頓了一下,忽感覺到一束目光。

轉過頭去,葉嘉樹正站在通往後院門口的簷下看著她。

屋裡有人喊阿喜,阿喜應了一聲,丟下葫蘆瓢跑進去了。

瓢在水缸裡搖搖晃晃,像浪濤裡的一葉小舟。

吃過中飯,阿吉阿順他們到村口去幫忙,那裡正在搭晚上演出的舞臺,穿短衫的漢子們一人肩上扛一摞器材,在烈日底下跑得汗流浹背。

宋菀幫不上忙,就躲在棕櫚樹的陰影下,守著茶壺和茶碗的陰影靜靜地看——這是葉嘉樹託付給她照看的,說是阿吉媽媽特意給他們泡的,有草有葉,壺在井水裡涼了很久,喝起來清涼,清熱又解暑。

宋菀偷偷嘗過,有一股藥草的怪味,但竟然越喝越喜歡,趁他們不注意,多喝了兩杯。

沒一會兒,舞臺搭建好了,阿吉和葉嘉樹拿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汗,過來喝茶。

阿吉提起茶壺掂了一下,嘟囔:“……怎麼快沒了?都讓阿順省著點喝了.”

“……”宋菀雲淡風輕地別過了目光。

葉嘉樹喝了口茶,把茶杯擱在小板凳上,提著t恤的下襬抖了抖。

阿吉看他:“怎麼了?”

“背上,好像有蟲爬進去了.”

他又使勁抖了抖。

阿吉掀開他t恤看了一眼,葉嘉樹白皙的背上不知道讓什麼蟄了個疙瘩,紅了好大一片。

“哎呦,不得了……趕緊去洗個澡,擦點兒藥.”

“沒事,”葉嘉樹把把t恤放下去,“忙完再說吧.”

兩個男人重回到舞臺,除錯音響裝置。

這一地曬處熱,陰處涼,宋菀背靠著樹,無事可做,讓向陽處的熱風襲得昏沉欲睡。

眼要闔不闔的時候,葉嘉樹忽從遠處奔了過來,手裡捏著一隻綠油油的瓶子,二話不說,抓過她手臂,就往裸.露的面板上一陣亂噴。

“哎……”宋菀阻撓的話沒說出口,看見瓶子寫著“驅除蚊蟲叮咬”幾個字。

他當驅蚊水不要錢似的,往她手背上,腳踝上噴了一道又一道,宋菀嗅著,“……我感覺自己像是花露水成了精.”

葉嘉樹笑出聲花露水是問老鄉借的,葉嘉樹拿回去還,陽光躍動,那背影頎長挺拔,鷂子一樣,矯健而輕盈地地躍上了舞臺。

午後三點,舞臺搭好了,燈光和音響裝置也除錯完畢,臺下木凳子整齊擺放,只等天一黑,歌舞晚會正式開始。

大家收工往回走,葉嘉樹三人走到樹下,阿順搖搖茶壺,已經沒水了,嚷道:“哥,你都不給我留一點!”

“你好意思說,都是你喝完的.”

“我沒喝!”

四人往回走,宋菀怕曬,把紗巾拉過頭頂,牢牢包住。

她走在最後,落後葉嘉樹半步,看他走一陣便要伸手撓一撓後背,便問:“還沒好?”

“汗浸進去了,沒事.”

回去不是走的來時路,是一條小路,兩側樹木蔽日遮天,讓太陽曬過,一陣一陣沖鼻的草腥氣。

阿吉停下腳步,忽問:“葉兄弟,去不去游泳!”

宋菀順著他的視線看去,前方一條河流若隱若現,原來沿路聽見的水聲真不是錯覺。

男人多大都跟小孩兒一樣,阿順和葉嘉樹一聽,立即摩拳擦掌,三人不約而同地撥開了道旁枝葉,向著河流發足狂奔。

片刻,葉嘉樹聲音隔著樹叢傳來,“你在原地等一會兒!”

宋菀猶豫了一瞬,還是跟了過去。

等她費力穿過了最後一片樹叢,往河裡一看,立馬窘得掉頭往回鑽——三個大男人,全脫得赤.條.條,揮臂划水,在河裡載沉載浮。

宋菀回到原地,守著三人撂下的東西,等了十來分鐘,聽見樹叢那端傳來笑聲。

順著葉縫看去,阿吉阿順兄弟已經穿上了衣服,葉嘉樹上衣沒穿,黑色t恤被他溼漉漉地提在手裡。

他身上水珠還沒蒸發徹底,襯著蒼綠的樹葉,那面板更是白得晃眼。

三人說說笑笑地往回走,等撥開樹葉,葉嘉樹目光與宋菀對上,突然感覺到十分的窘意。

他耳根泛紅,掉過身去,把t恤上的水擰了擰,就著溼的,就這麼套上。

到了阿吉兄弟家裡,葉嘉樹找阿順借了衣服換上,阿吉、阿順和阿喜則是換上了傈僳族的傳統服飾。

在家裡吃過晚飯,阿吉一家人浩浩蕩蕩地向著村口出發。

天已經快了,半畝殘陽映在水裡,煙樹暮禽,綠水紅光,人在畫中走。

村口人頭攢動,場下已被圍得水洩不通。

宋菀沒坐觀眾席,被葉嘉樹領去後放音響的地方。

他給她搬來一張椅子,又往她手裡塞了瓶不知道何時拿來的花露水,對她說:“你就坐這兒看.”

沒一會兒,阿喜來後臺找哥哥們,看見宋菀,走到她跟前,期期艾艾地問:“……姐姐,我能跟你一起看嗎?”

宋菀把阿喜往自己跟前一摟,笑說:“好啊.”

一段歌舞開場,拉起晚會大幕。

節目全是各民族的歌舞,聽不懂,但聽不懂自有聽不懂的趣味。

阿吉在觀眾臺架著攝像機攝影,阿順管後臺排程,葉嘉樹是負責音響的。

他就站在宋菀身旁,節目演出中間偶爾轉頭看一眼,她摟著阿喜正看得入迷。

晚會散場,又燃起篝火,大家不分演員觀眾,全在大場壩中央手拉手跳起舞來。

阿吉和阿順也牽著也加入進去,葉嘉樹抬了個按鈕,把音響裡的音樂關了,夜空裡蕩起唱歌的和聲。

葉嘉樹轉頭看宋菀,“你去嗎?”

宋菀搖頭。

葉嘉樹也不勉強,從口袋裡摸出支菸點燃,把凳子拉近,在宋菀身旁坐下。

“玩得開心嗎?”

宋菀點頭。

兩人一起往跳舞的人群中看去。

忽聽“砰”地一聲,天光一亮,一蓬紅色煙火猝然炸開。

宋菀嚇得縮了一下脖子,條件反射循著那聲音去看,一朵又一朵,開了散,散了開。

歡呼聲、尖叫聲,潮水一樣地湧來。

葉嘉樹大聲問:“去近一點的地方看?”

“好啊!”

葉嘉樹丟了煙,抬腳碾滅,忽地將她的手一攥,向外飛奔。

宋菀被他拽得差一點跌倒,趔趄了一下,慌忙跟上。

他倆跑到了大道上,聽見發動機“嘟嘟嘟嘟”的聲響,恰逢一輛拖拉機噴著濃煙開過來。

葉嘉樹又問:“想不想吃雪糕?”

天上一陣轟鳴,宋菀沒聽清,“什麼?”

葉嘉樹將車子一攔,問了開拖拉機的老鄉兩句話,而後衝宋菀一抬下巴,“上去!”

“上去?”

葉嘉樹走了過來,“準備好.”

他忽地伸出手,在宋菀身後穩穩托住她的腰,往上一抬。

宋菀嚇得趕緊抓住擋板,她回頭看了葉嘉樹一眼,一咬牙,抓著欄板翻上了車斗。

葉嘉樹緊隨其後,一躍而上,動作輕盈。

那拖拉機是運竹子的,他們就這樣躺下去,拖拉機軋軋地碾著泥路,每一波煙花散盡,露出背後黑沉的夜空,星星就趕著似的爭先恐後落入眼中。

葉嘉樹手掌墊在後腦勺,一條腿翹在另一條腿上。

一枝竹葉拂到他臉上,他騰出手,扯了一片,拿手指把葉蠟擦乾淨,放在唇邊,一用力,一聲嘯音飛出去,鳥叫一樣。

宋菀彷彿被浸在一汪淺淺的水中,夜色和葉嘉樹吹出的聲音像浮力一樣託著她輕輕搖晃,像在半夢半醒間,寧靜而恍惚。

這一瞬間,哪怕只有這一瞬間,她覺得自己總算掙脫了唐蹇謙的束縛,她在清晰的心跳聲中感覺到一種久違的渴望。

折磨她也刺痛她。

生的渴望。

拖拉機在村裡最大的雜貨店門口的場壩上停下,葉嘉樹道了聲謝,和宋菀一塊兒跳下車。

冰櫃就擺在門口簷下,昏昏暗暗的一盞外燈,燈下蚊子嗡嗡亂繞。

開啟冰櫃,寒氣撲面而來。

“喜歡什麼口味?”

“草莓.”

“沒有.”

“巧克力.”

“沒有.”

“芒果.”

“也沒有.”

“那有什麼?”

“只有這個.”

葉嘉樹揀出一支凍得梆硬的冰棒。

“……”“湊合吃吧.”

兩人沿著石子路往回走,把冰棒嚼得嘎吱嘎吱響。

石子路上一排剛立沒多久的電線杆,沒有路燈,但月色皎潔,兩側水田裡被照得發亮,能聽見蛙聲。

煙火已經放完了,遠山近水的寂靜。

“宋菀.”

“嗯?”

宋菀轉頭。

葉嘉樹正看著她,那眼神她覺得陌生,好像他不僅僅是在看她,是透過她去看一些更本質的東西,一些,生命裡不得不臣服的東西。

葉嘉樹叼著冰棒,雙臂交叉墊在腦後,話含混不清,“我倆挺像的.”

懦弱的人才會粉飾太平,可他們又不夠懦弱,被本不重要的責任感束縛,一生困於不得解脫的囚籠。

他羨慕阿順阿吉和阿喜,茫茫紅塵中他們活得像這月光下的青稻田,為風折腰,不聽人命。

宋菀感覺有冰雪一樣痛感在漸漸掏空她的心臟,是了,她為什麼既感到害怕又想要靠近,因為相似。

可如果不是認識了這份相似並與其觀照,她原本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麼悲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行命人

張家小優

我不能沒有秘密

知名的幕後玩家

現代鬼差

耳東子辰

夢裡壁咚校花百次後,被校花反撩

無心煮酒

傳說從九十年代開始

青銅釣師

群穿:那些妃子竟然是我同學

時光吹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