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畢竟是國內第一次戶外真人秀節目,又奔著打造王牌,所以需要很多準備工作。

裝置更新換代,幕後人員培訓學習,對整個節目流程的把握設計,還有幾個成員的甄選等等,想要真正的錄製播出,起碼要到今年年末或者是2008年年初。

所以時間還是很充裕的,曹軒也不是很急,願意給製作團隊時間去挑選和成長。

沒辦法,曹軒倒是想把《極限挑戰》導演嚴敏、《爸爸去哪兒》導演謝條葵、《奔跑吧,兄弟》導演姚澤添弄來。

但是現階段這幫人根本不行。

除了謝條葵勉強當了一個節目組製片人,嚴敏不知道在哪窩著,姚澤添更是大學都沒有畢業。

相比之下,繁星的團隊製作過多部綜藝,甚至有王牌節目《明日之星》,是目前內地最成熟的綜藝製作團隊之一。

與其找那幫“菜鳥”,曹軒更願意相信自家員工。

專門給柳妍提到這事,就是想讓她留意一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作為時下當紅主持人,柳妍在娛樂圈的人脈可是非常廣的。

曹軒的朋友圈雖然人也不少,但在《奔跑吧》前途未明之前,那些成名成腕的明星們可不一定願意來,即便同意來,價格也太高了。

所以曹軒更希望找一些有一定名氣,但又不是特別紅,物美價廉的節目成員。

這方面,柳妍相熟的人更多………果不其然,柳妍在瞭解了《奔跑吧》的部分資訊後,非常興奮,十分看好這個節目的前景。

回去後就找到相關製作人,不到一天,就報上來幾個人選。

公司內部的頭一個就是黃薄,柳妍和他做過節目,有很深的印象,覺得黃薄是極佳人選。

曹軒沒否也沒定,暫時按下,等著回頭看黃薄的個人意願吧。

雖然他覺得黃薄應該專心演員,但要黃薄一心去綜藝成名成腕,他也不能攔著人家的前途。

不然曹軒覺得是為黃薄好,人家可能反怪他不給上位機會,枉做好人。

選擇給黃薄自己,利弊說清楚,將來後悔不後悔,也都是黃薄自己選的,曹軒沒有干係。

餘下的兩人分別是薛志謙和戚維,按照柳妍的推薦,前者搞笑綜藝感強,後者爽朗大方,在節目耍的開。

曹軒把薛志謙的後面打了個勾,戚維則是待定。

之前他倒是把薛志謙忘了,北張南薛的外號不是鬧著玩的,綜藝達人,確實十分適合《奔跑吧》,更別說還是繁星公司藝人。

至於戚唯嘛……曹軒計劃《奔跑吧》五男兩女組合,但也不排除是四男三女。

可不管是哪個模式,柳妍和戚維設定賣點都是開朗大方女漢子,兩個人有點角色重合,並不是最優選擇。

剩下的女常駐,要麼就找個搞笑的,要麼就找個溫柔女神和固定男常駐炒cp,與柳妍形成區分。

曹軒更偏向前者,想了想,寫下了【賈靈】兩個字。

女明星裡能毫不顧形象,甚至願意扮醜搞笑且有足夠綜藝感的攏共就那麼幾個。

目前來說,名氣最大的應該是謝娜,但曹軒不喜歡她,反倒是更中意籍籍無名的賈靈。

此時的賈靈還是個女相聲演員,而且還是一個沒找到竅門的女相聲演員,不溫不火的掙扎著,用她其實有點冒險,曹軒打算回頭讓節目組考察一下。

賈靈之後,曹軒靈感越來越強,順著剛才的謝娜,又想到了何旦。

原時空不管是韓國還是中國,跑男團隊都有一個壓場子的隊長,柳妍狠辣有餘,霸氣不足,當隊長還是差點。

有著豐富主持經驗,人緣好、情商高、控場能力強的何旦相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隊長人選。

其實曹軒更喜歡撒貝南,但後者如今名氣差點,壓不住場子,而且央視也不一定放人。

何旦、柳妍、賈靈、薛志謙。

控場隊長有了。

搞笑甩包袱的有了。

性感女漢子和搞笑女友有了。

還缺一個能力者和受欺負的倒黴蛋,前者曹軒暫時沒想好,後者第一印象就是沙毅。

【金鐘罩,鐵布衫】讓他成了《極限挑戰》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飛行嘉賓,後面正式加盟《跑男》,也毫無爭議的成為了節目的最大看點。

而且沙毅有意無意之間,總是帶著點倒黴受氣包的屬性,極容易出彩。

唯一的缺點就是,此時的沙毅還有那麼幾分帥氣,要是願意犧牲,再胖一點就更好了。

同理還有賈靈,此時的賈靈外貌還是比較周正的,如果願意如同原時空那樣改變一下,效果更佳。

曹軒暫時定了5個人,在提出找一個能力者後,蔣月直接表示可以讓張子劍試一試。

雖然不是習武出身,但張子劍從出道以來,一直拍的都是打戲,算是動作明星,體力和“戰鬥力”是超出常人的。

而且張子劍身上梗很多,在網上已經有逼王外號。

想想撕名牌時,張子劍來幾句類似“我賭你撕不下我的名牌”+“我已經給過你機會了,你卻不珍惜,也許是你太笨了”等逼王語錄,節目效果想必不錯。

如果逼王裝逼不成,反被收拾,節目效果或許更佳………《奔跑吧》能力者這個人設其實不好當,原時空的大黑牛就變成了外強中乾的樣子貨,如果找的太強了,拿捏不準就會變成節目“霸凌”。

所以曹軒覺得能力者,沒必要非要模仿韓國版,保證一定的優勢就好,換個梗多的張子劍或許更有意思。

另外,張子劍雖然是演員出身,但實際上幾個電視劇的系列下來,已經讓他形象定型。

沙毅也是這樣,究其半生,也沒走出白展堂的陰影。

所以這倆倒不用擔心所謂的過於娛樂化導致出戏,因為兩個人本來就有這個麻煩,轉戰綜藝對他們來說,未必是壞事。

張子劍或許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有梗多的優勢,還是繁星藝人,曹軒願意給個機會。

如果這6個人全部拿下,基本上各司其職,餘下的一個倒不是特別重要了。

黃薄願意就黃薄,黃薄不上就捧新人,讓公司新籤的魏晨或者馬天雨上。

既可以賣臉,同時年輕力壯速度快,套個小獵豹人設,如果有話題,還能和柳妍炒個cp………當然,現在能不能集齊這個陣容還不好說,賈靈、沙毅估計沒問題,繁星公司內部也好說,最大的變故其實是何旦,如果他不來,找誰當隊長就個新難題。

但不管怎麼說,大半成員是基本解決了,曹軒也把這事暫時放下,準備進組《三國·赤壁》。

劇組2月下旬就已經開機了,曹軒推遲一個月進組雖然不算晚,但也不能再拖了,他中間還要請假開演唱會呢。

………3月末,曹軒正式進組《三國·赤壁》《三國·赤壁》上下兩部,橫跨整個赤壁之戰,拍攝的場地選景還是很多的。

繁星影視城是其中最主要的場景,《三國·赤壁》劇組有上千萬的成本用來搭建和改造繁星影視城的場景。

此外,還有不少水上的戲份,在白洋淀和密雲水庫拍攝,訂購和租用改造的樓船和戰船實物模型不下幾十艘,後續有一半以上會進行焚燒拍攝。

考慮到《三國·赤壁》的名氣,其實場租費很多地方不要錢,甚至願意出錢邀請其拍攝打廣告。

但是為了保證,得對很多東西改造,這個得劇組掏錢,是拍攝成本很大的一筆支出。

《三國·赤壁》幾個億的投資,演員成本有限,除了曹軒,餘下的演員全加起來也就小八位數,都不一定有幾個導演、編劇和幕後那幫大佬的費用高。

而演員省下來的錢,都投入到拍攝上面,服化道精益求精,場面更是恢宏大氣。

曹軒到劇組時,《三國·赤壁》劇組正在拍攝。

分為兩個大組,文戲組在繁星影視城拍攝江東群臣勸孫權,武戲組則是影視城隔壁一處空地山谷拍趙子龍七進七出。

曹軒沒做停留,直接和人開車去了武戲組,然後就看到銀盔銀甲白馬的聶遠,在罩甲黑衣曹軍的圍攻下左衝又殺。

有關三國的服飾,各種考究說法不一。

原因是當時屬於東漢漢末,然後分為魏蜀吳三國,服飾風俗變化很多,各國乃至各諸侯間都有可能不同,嚴格遵守是很困難的。

94版《三國演義》口碑很好,但服飾方面還真算不上考究。

反倒是吳白鴿的《赤壁》,雖然也有一一些錯誤,但整體來說算是三國題材裡服飾鎧甲最貼合時代的。

當然了,如果嚴格按照現實,幾方勢力還沒富到讓普通小兵都披甲的地步,除了精銳嫡系部隊,普通士卒還是要打折扣的。

《三國·赤壁》的服飾鎧甲方面,也基本上按照漢末三國的規制和特色,不敢說是1:1還原,但大致是沒啥問題的。

但畢竟是影視作品,還是要做出一些區分。

比如94版《三國演義》用顏色區分,紅蜀魏黑吳綠,高希希的新三國魏軍黑甲、吳軍白衣或白櫻、蜀軍有點像藤甲。

之所以這麼幹,就是分出敵我來,不然一大群人打成一團,觀眾分不清誰是誰。

乃至套用現實,兩軍打仗,軍服相同,還得頭上或胳膊上纏個頭巾以做區分的,不然誰知道是敵是友。

《三國·赤壁》也是如此,既然服飾鎧甲的規制和特色區別不大,那就以顏色區分。

曹魏黑衣罩甲、士卒黑帽,將領多數盔上黑纓。

劉備部隊紅衣罩甲,士卒黃褐色的皮帽,將領多數盔上赤纓。

東吳則是青綠衣罩甲,士卒青黑色帽,將領帽盔則是白纓。

當然了,這裡說的是絕大部分普通將領和士兵,實際上,幾個主角的鎧甲還有服飾還是有特色一些。

比如聶遠的趙雲,鎧甲就更偏銀白色,這也是為了突出角色,真要把趙雲弄的紅衣紅甲,觀眾反倒是覺得彆扭。

曹軒重視服化道,但不會一味的過於追求服化道。

最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優質的服化道提升了作品本身的質量,可要是作品本身稀爛,就是把漢朝的古董穿在身上也照樣不行。

趙雲在山下衝殺,不遠處的山谷之上是曹丞相的中軍儀仗。

別看電影裡可能就十幾分鍾,但實際拍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比如聶遠和他的替身已經在之前的村落和山谷下方打了快一星期了,胸前的“阿斗”都擠爛了。

直到今天才算,勉強把中近景拍完,配合山上的曹操中軍儀仗,拍一下遠景和名場面——看趙雲在山下瘋狂亂殺,神勇非常,曹丞相驚詫莫名,詢問左右。

“我原以為呂布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此人比他還要驍勇,這是誰的部將?”

眾將不知,曹洪飛馬下山上前喝問:“軍中戰將可留姓名.”

趙雲衝殺出去,朗聲應答:“吾乃常山趙子龍!”

……曹軒也不知道這段將來會不會被b站和短影片玩梗,但看著軍陣裡聶遠的衝殺英姿,還是挺羨慕的。

《三國·赤壁》不像吳白鴿那版,周瑜自己還拿著劍上去砍人。

曹軒這個主帥基本都是文戲,哪怕是最後的大決戰,也只是指揮作戰,打戲衝殺都是那幾個武將上。

之前在《颶風營救》拳拳到肉打了一場的曹軒,心裡還有點小癢癢。

沒有理會還在拍戲的聶遠,曹軒直接驅車前往山谷之上曹軍這邊,現在還沒輪到拍山上,眾人處於候場休息階段。

演員們閒著無聊,群演四散四周聊天睡覺,幾個主演湊在帳篷裡。

曹操正帶著賈詡、程昱幾個文臣翹著二郎腿抽菸,曹洪、夏侯傑幾個人在旁邊打撲克,飾演張遼的胡君更是掏出個望遠鏡看山谷下面的聶遠拍戲。

一幫“散兵遊勇”,趙雲要是殺到山上,搞不好直接一鍋端了。

曹軒一到,摸魚的曹營大佬紛紛起身。

第一男主他們還可以不給面子,老闆+監製可沒人敢忽視。

“鮑老師、金老師、張老師……君哥,各位辛苦.”

曹軒沒把休息當回事,態度很客氣,這幾位演員或許名氣地位不如他,但年齡資歷在這,曹軒肯定要給予尊重。

初來乍到,曹軒也沒在戲上多聊,只是問問大家有什麼生活不便,他幫著解決解決,畢竟作為老闆,他發話比這些演員管用多了。

此舉也立刻迎來了大家的好感,有幾個演員還真反應了問題,曹軒全部記下,回頭和製片後勤知會一下。

臨分別之際,他還拉著各位曹營大佬一起合了個照。

回頭發到部落格,還引來不少人討論,排名第一的神評論是——《三國演義》第二十回:周公瑾孤身入曹營,孟德公攜眾會天王單刀赴會,同曹營大佬們友好親切交流結束,曹軒又與在此拍攝的導演黃健新和動作指導陳小東交流了一下。

《三國·赤壁》劇組分工明確,陳可欣主要負責文戲,武戲由陳小東等幕後團隊負責,黃健新兩頭跑,更多的精力放在武戲這邊。

曹軒除了幾場戰陣戲,基本上待在文戲組,而且分屬兩軍,也和曹營這邊的演員幾乎沒什麼交集。

大家說是一個劇組,但不在一個地方拍戲,又沒有對手戲,出入時間也不一樣,運氣不好,平時都難打上一個照面。

這也是為什麼,曹軒一來劇組就先過來打個招呼的原因,後面等他正式拍攝,怕是沒什麼時間過來。

曹軒在武戲組一直待到晚上,才返回繁星影視城,準備周瑜戲份的拍攝。

《三國·赤壁》這部戲的開篇,直接是劉琮投降,曹操拿下荊州,劉備被迫從新野撤退,攜民撤退。

經歷了一場追擊戰之後,子龍救主,張飛喝斷當陽橋,局勢終於安穩。

但天下已得大半的曹操並沒有安穩,馬上厲兵秣馬,準備拿下江東,徹底一統天下。

原本還算安穩的江東局勢瞬間危急,內部分為投降派和主戰派,主公孫權左右為難。

這時,剛剛在江夏站穩腳跟的劉備也決定聯孫抗曹,以軍師諸葛亮為使,出使東吳,準備說服東吳結盟。

他和主戰派的魯肅接上線,來到東吳,舌戰群儒,打壓了東吳內部投降派的囂張氣焰,剩下的就是說服東吳一個人——大都督周瑜。

書裡周瑜是這時候出場的,但是電影肯定不能這麼拍。

他作為電影最大賣點,大半個小時不出場,觀眾不得炸鍋。

所以周瑜得出場,而且得在荊州剛被曹操拿下,也就是電影開場不久後就得出場。

而曹軒進組之後,也是拍的周瑜出場的第一場戲。

鄱陽水師大營頭上梳著髮髻,一身白袍常服的曹軒英姿勃發,俊朗不凡,端坐在主座之上,撫琴自得。

這時,侯勇飾演的魯肅匆匆而來,手裡拿著帛布:“公瑾,荊州降了.”

琴聲一亂,周瑜按住琴絃,接過魯肅手裡的帛布,瀏覽一番後,不禁搖頭失笑。

“劉景升(劉表)半輩子的基業拱手讓人,不知泉下有知,如何作想.”

江東一代目孫堅是死於劉表之手,二代目和三代目都沒少和荊州打仗,積怨頗深,周瑜看到這種情況,自然嘲弄大過可惜。

魯肅也是類似想法,不過此時更多的是另一種情緒。

“公瑾,荊州既落入曹操手中,則江東危矣,主公和我等何去何從,皆系你一念之間.”

周瑜朗聲大笑:“子敬不必試探,江東是伯符託付我手,任曹孟德百萬雄兵,我江東健兒絕非不戰而降之輩.”

“有大都督此言,江東無憂.”

魯肅起身施禮,周瑜又表示,曹軍勢大,僅江東一地,畢竟掌難鳴,應尋找一強力盟友,合力抗曹。

江夏劉備,當世英雄,旗下有關張趙數位猛將,軍師諸葛亮足智多謀,可派遣使者聯絡。

有劉備在江夏一帶,至少可以牽制曹軍在荊州各郡的部分主力,為江東分擔部分壓力。

《三國演義》是魯肅向孫權進言,然後聯絡的劉備,電影裡自然就歸功給周瑜了,作為東吳的實質軍事指揮,尋找強力盟友合力抗曹,也確實是周瑜的正常思維邏輯。

這裡要說明一下,《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黑了周瑜不說,也抹黑了一把劉備等人。

不仔細看原著的話,很多人都以為整個赤壁之戰就是東吳和曹操決戰,劉備集團除了諸葛亮,其他人都是拉拉隊,打完仗了之後去搶人頭、搶地盤,特別不講究。

但實際上,赤壁之戰劉備集團雖然不是主力,但也是孫、劉聯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荊州牽制了大批曹軍主力,也打了不少仗,並非是單純的拉拉隊。

羅貫中光顧著吹諸葛亮,把其他人都黑了個遍,爆點滿滿。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取材來源於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

康茂才詐降。

優勢極大的陳友諒被火攻幹掉。

苦肉計、連環記、火燒計……一個臭碼字的,弄的兩大戰役真真假假,許多人到現在都分不出細節。

實際歷史上,赤壁之戰真正的史料記載並不多,嚴格意義上真正確定的就是聯軍確實是靠火攻贏了的。

而且就是這,曹操也不一定承認。

《三國志·周瑜傳》,曹丞相的說法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

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歷史上的各大學者也認為曹軍敗退,原因很多,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軍中疫病,可戰部隊不多,且軍心渙散。

所謂的“燒船自退”一說,也不單單只是曹丞相的強行挽尊。

考慮到黃蓋是投降,身邊的船隻有限,而且本人很快中箭落水,後面無法指揮,哪怕有火油和風勢幫忙,也不可能一口氣把曹軍所有的船全燒了。

所以曹軍中計,被燒船打敗是很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所有的船都燒了,餘下的一部分可能是曹操為了防止追擊,自己燒的。

說白了,曹操是被逼無奈才燒船跑路,結果嘴上說是自己不想打了才從容離開,著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

除此之外,赤壁之戰的細節少的可憐,甚至因為各方傳說,真假難辨,所謂的鐵索連環,也不一定是真的。

《三國志》記載是【操軍船艦,首尾相接】,這裡面是說鐵索連船,還是單純的陣勢,現在歷史還沒有完全定論。

就連黃蓋是否詐降,也有一部分學者提出了質疑,覺得很可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導致有後人改了《三國志》,然後把正版給帶偏了。

這個機率也不小,史書流傳至今,各個版本有刪改已然是常事。

《三國演義》可以把鄱陽湖之戰變成赤壁之戰,弄得大家迷迷糊糊,“篡改歷史”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鄧艾歷史上從來過摩天嶺,就因為羅貫中把傅友德偷渡陰平的經歷挪到了他身上,導致百度百科乃至不少所謂的正史歷史書都把這事記錄了鄧艾的生平當中。

傅友德爺倆被朱元璋殺了,都沒有這麼冤………所以曹軒他們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在歷史結局的框架上雕花,作為第一c位,周瑜的閃光點肯定更多。

電影劇情裡,與劉備聯盟是周瑜暗自促成的,諸葛亮舌戰群儒背後也有周瑜的影子。

甚至最關鍵的孫權,也是周瑜薅了魯肅的羊毛,親自說服。

“江東誰都可以降曹,唯獨主公不能,我等降曹,尚有官爵車乘,即便辭官,也不失為富貴閒人,主公降曹,即為籠中之鳥,如前之劉琮,許昌之漢帝………”要不是實在說不過去,恐怕諸葛亮舌戰群儒都有可能被周瑜搶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大贏家

半杯倒

終極一班之終極戰鬥

宮井櫻

七色佛珠

楊老三

誰說富二代就不能做導演

不苟顏笑的貓

紈絝天王

落葉飄散

反派炮灰逆襲之路

藍藍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