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遮擋的院子,從窗戶向外望去,已然翠綠的遠山一覽無遺。

進入春日的小山村,牆角、路邊、田地,時常能夠看見爛漫的野花,空氣中瀰漫著春日的氣息。

燦爛陽光下,趙覺在院子裡壟起堆火,火旁半米左右位置支起架子,而剛剛削好枝幹的榆木,被砍刀削掉外皮的一端,正被趙覺架在火上烘烤。

“都說榆木疙瘩、榆木疙瘩,這榆木在木材裡面,可是個有名的犟種.”

“榆木耐腐性強,尤其是用火給它碳化以後,不容易被蛀蟲,就算是用個十年八年也沒什麼問題.”

“一會咱們就用這些榆木做支架,隔個四五米架根榆木,其餘柵欄就用那些咱們從山上拽回來的那些稍細點的木材.”

“這樣圍牆結實,也不容易塌.”

“到時候後院再留個小門,去後河也方便.”

趙覺一邊幹活,一邊構想著院子如何建設,沒一會,心裡就有了主意。

二十來分鐘的功夫,榆木表面就已經被火炙烤碳化,黑漆漆的一層。

拿著鐵鍬,每隔五米的位置挖個二十來公分的土坑,差不多一個多小時的功夫,便已經挖了大大小小三十來個土坑。

坑洞挖完,趙覺開始埋樹樁。

扛著榆木,將尖銳的一端插入挖好的坑裡。

榆木重量不輕,一邊扶著榆木,一邊還要固定,趙覺一個人還真是有些忙不過來。

榆木先簡單的固定,隨後用鐵錘用力向下砸。

“一錘八十.”

“一錘八十!”

“再來一錘,還是八十!”

隨著幾聲吆喝,榆木果然在趙覺的大力錘擊下沒入土裡。

用土將榆木埋好,再用腳踩實,榆木便固定好了。

“這幾根榆木,是柵欄的骨架,所以得埋的深點,等把這些榆木固定好,其他的也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將其餘的榆木如法炮製,一根根固定在土裡,這麼埋了幾根,趙覺也算是找到些訣竅,速度上也快不少。

花費了將近三個小時,趙覺才將整個院子周圍的榆木都固定好。

尤其是大門兩旁的榆木,趙覺特地選了兩根最粗的木頭,更是足足埋入地底將近一米的深度,所以花費了不少時間。

不過有了這骨架,其餘的柵欄再做起來就簡單不少。

第二日清晨,趙覺再次早早起床忙碌。

同樣的法子,把木材的枝丫砍掉,只留下主幹,主幹之間的空隙,則用稍細的樹枝填滿,插入土中。

院子中運回來的那些木材,快速的流失,而小院的籬笆,倒是逐漸完整。

三米、五米。

十米、十五米……從日出到日落,整整一天的時間,趙覺都在收拾小院的籬笆牆。

被籬笆替換的破敗土牆,在這青山露水的村落中,倒是和前山後水的環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看著分外和諧。

而那原本隨便孩子都能翻進院子的坍塌土牆,歷經趙覺的改造,私密性也是大大提升。

“別說,這小院收拾一下,看著板正多了.”

“換了籬笆牆,主播家的這院子看著還真不錯.”

“青山綠水下能擁有這麼一間小院,太羨慕了……”“這不就是我夢想中的養老院嗎?!”

“換了籬笆,安全感一下子就上來了!”

“主播這小院,收拾完還真挺漂亮!”

五道江本就是山區,而趙覺家的院子更是依山而建。

相鄰便是山,後院便是水。

在這地勢低窪不平的鴨園村裡,視野可謂極佳。

冬暖夏涼,到了夏日,時常能見到一些從山上走錯路進院的訪客。

有一年夏天,趙覺甚至還在家裡發現只迷路的小狍子。

最後還是村裡幾個人合夥給它抓住放回了山上。

當然,運氣好遇到的是狍子、刺蝟或者是山雞這樣沒有攻擊性的野生動物,有的時候語氣不好,甚至還會在村道上遇見攔路的東北虎或者是野豬。

所以為了安全,趙覺也必須得給自己的這小院建的嚴實點才行。

趙覺還想著過幾日院子收拾的差不多,看看附近鄰居誰家有沒有要賣的小狗崽帶回來一隻,既能看家護院,也能和自己做個伴。

“兩天的功夫,這院子的籬笆牆可算是搭好了.”

“這鐵大門雖然上了點鏽,不過裡面的鐵倒是沒爛,哪天我去市裡一趟,買回來油漆給它重新刷一遍應該還能用.”

“開春了,順便再買點種子,也該到要種園子的時候了!”

趙覺喜滋滋的看著那收拾規整的院子,眼中滿是對日後的期待。

籬笆院子搭好,趙覺便開始著手開始耕園子。

春日的天氣暖和的極快,不過是幾日的功夫,遠山的樹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翠綠色。

婆婆丁、薺薺菜、車輪菜、灰菜……各種的野菜,村子的路邊幾乎隨處可見。

而趙覺的小院裡,各式的雜草也是不少。

“這園子好多年沒種,地已經硬了.”

“這種地想要再種菜,翻地的時候就得費些功夫,一定要深點翻,把地翻透,這才植物才好紮根。

不過這種地也有好處,停耕養了幾年,地裡的營養高,土有勁,幾乎不需要追肥.”

趙覺手中拿著新制的鎬頭。

揚起,落下。

機械性的動作不斷重複著,發硬的園地,也不斷的被鎬頭翻了個個。

原本雜草叢生的菜園,幾個小時的時間後,終於被趙覺翻了大半。

翻好的土地,陽光下呈現出新鮮的黑色,顏色比沒動的地兒深許多。

不過這翻地的工作可是頗為吃力,土地幾年沒有種過菜,有的地方一鎬頭下去甚至都刨不進地裡,趙覺乾的頗為吃力。

所以這兩三個小時過去,也才翻了大半。

“所謂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

“以前吃沒什麼感覺,可這活自己幹起來……還真是累啊!”

趙覺揚著鎬頭,忍不住感嘆。

因為頗為勞累,就連說起話都是斷斷續續的。

而趙覺直播間中的粉絲們,不少其實也是農民出身,看著趙覺日頭下農作的模樣,也是頗有感觸。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座城市,需要城市之光

聽風十鳶

敢笑華夏無神?華夏神譜由我締造

滷蛋凹凸曼

魂穿91賺錢才是硬道理

鋤趣

鄉村神醫:退婚後我成了神龍女婿

瓜田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