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是有了準備,可那沉甸甸的松木,卻還是讓趙覺感覺到頗為吃力,身體更是如同千斤重般。

想到從前爺爺做木匠的時候,倒是也經常會這樣人工運送木材,那時候的木頭,可要比自己背上這木材粗壯多了。

想到從前的事情,趙覺腦袋忽然冒出一群老輩以運木為生的人。

“大家……聽說過木幫嗎?”

趙覺忽然開口,只不過說得卻是一個讓眾人都十分生疏的詞彙。

“木幫?做什麼的?”

“沒聽說過,是像斧頭幫類似的幫派嗎?”

“沒聽說.”

“不知道.”

“那是做什麼的?”

趙覺提起木幫,而直播間中的網友也果然和趙覺的預料的一樣,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謂‘木幫’是做什麼,更不提有沒有見過。

想到那群以力氣為生,做著最辛苦做耗費體力的工作,每天卻拿著微薄薪資的木幫開山人,趙覺倒是不由得為他們有些心酸。

二十年後的今天,好多人已經忘記了他們的存在,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似乎從未存在過一般……如今想想,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心酸。

“主播說得,是二十年前那群東北開山人吧.”

螢幕上的一條彈幕,卻顯得和眾人的迷茫格格不入,瞬間吸引到趙覺的和其他人的注意。

不是疑問,而是頗為篤定的一句陳述。

而這句話,倒是讓眾人更加疑慮。

“開山人?這又是幹啥的?”

“確定過眼神,是我沒聽說過的詞彙.”

“這委實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

“木幫?開山人?這些詞我咋都沒聽說過?”

“我就聽說過走山人,可這開山人是啥?”

不過趙覺見到那人的回答,卻不由得眼神一亮。

說不得什麼感覺,趙覺見到有人竟然還記得這個職業,驚喜之外,竟然是心酸更甚。

“開山人……若是解釋來說,只能說它和走山人一樣,都是一個以山為生的行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伐木工吧.”

“不過這些開山人的活計,卻是想象不到的辛苦.”

同樣是以山為生的職業,可開山人和走山人只差一個字,意義卻完全不同。

走山人多數都是單打獨鬥,生活也較為自在。

而且多數時候,走山人都會避開風雨雷電這些極端天氣,在寒冬大雪封山的時候歇息幾個月不用幹活。

不過開山人幹活的時候……卻是年節剛過的寒冷冬季。

其實對於開山人來講,並不能算的上是趙覺這個時代的產物。

畢竟開山人的最輝煌的那個年代,趙覺從未見過,甚至還未出生。

不過趙覺卻見證了開山人最落寞的那幾年,也就是開山人和木幫結束的那個年代……村子裡多少老人因此失去了生活來源,而那段時間村子裡更是籠罩著一股難言的陰鬱。

時代,終於淘汰了這種原始的伐木和運輸方式,也同時淘汰了一批以此為生的苦難人。

趙覺緩緩說道:“其實開山人這個職業若是追溯,最少也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像從前的鴨園村,便也存在這麼一隊開山人,每年年節過後沒多久,便已經開始返於深山.”

“東北的山林資源豐富,而他們的工作,便是將山中木材砍伐,在大雪掩埋的山林中,將那些木柴用牲口穿過鋪滿大雪的山脈,一路運到山下賣出,換取薪資.”

“提起東北寒冬,大家應該也有一定了解。

十幾二十年之前的東北,最冷的氣溫能達到零下三十七八度。

那些年的雪,下的也要比現在深.”

“而在東北需要砍伐樹木的深山裡,即便是最淺的積雪,也有膝蓋厚。

一步一個腳印……恐怕形容的就是這了.”

“雪天山路難行,有的時候幾個小時才能走上那麼一里路,而開山人就是這麼趟著大雪,拉著牲口進山的.”

眾人靜靜的聽著趙覺的講述,聽著那個許多就連東北本地人都沒聽說過的行當,頗為好奇。

“原來開山人是做這個的?還真從來沒聽說過.”

“這麼大的雪上山採木頭,這也太艱辛了……”“所以是隻有東北才有開山人和木幫?可我咋從來沒聽說過?”

“開山人嗎?好多年沒聽說過這個詞了,沒想到主播這麼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竟然知道,還真是稀奇.”

“零下三四十度上山砍木頭?這工作也太辛苦吧?!”

“肯定是賺的多啊,不然誰去.”

趙覺看見彈幕,卻只是笑了笑。

“恰恰相反。

若真賺得多,恐怕這行當也就不會消失.”

“關鍵就在即便是頂著挨凍、受累,還有折損牲口和摔斷腿的風險,偏偏這行當的工資卻並不豐厚.”

幾十年的木幫的收入,遠遠並不像想象的那麼暴利,相反而言,他們的工資甚至堪堪支撐餬口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必須做著這份艱辛的工作,保證一家老小的收入和支出。

直播間中不少人有些質疑。

“賺不到錢,還這麼辛苦,主播你確定這行還有人幹?”

“那這工作也不行啊!”

“我還以為賺得多呢,結果只夠養家啊!”

“十幾年前的東北,那時候確實挺窮的.”

趙覺點頭。

“說的沒錯,這麼辛苦,賺的還少,別說是年輕人,很多上有老下有少的中年人都不願意做這一行.”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那個年代木幫的成員,大多數都是一些沒有其他手藝需要生計,又或者一些身體有缺陷找不到工作的人.”

“畢竟開山人的這個工作要求低,不需要技術和文憑,只要有力氣就能幹.”

在趙覺的印象裡,鴨園村的開山人,好像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是病秧子,甚至還有年過半百的人,依舊在山間奔波。

他們付出的艱辛,更是正常人的幾倍不止。

而在那個物資並不充裕,一瓶可樂都要家裡五六個孩子輪著喝的年代,不捨得買一雙十幾塊鞋子的開山人,卻會捨得花費幾十塊給家裡的馬兒訂掌兒,為的就是讓馬兒能多跑幾趟山,多賺一些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陸大佬的軟萌影后

沐詩顏顏

末世重生:我靠喪屍撩老公

月亮不會亮

戰先生,二小姐又闖禍啦!

柒柒

全民轉職:開局覺醒主宰神殿

殘血打boss

重回純真年代

一影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