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柱爽朗搖頭。

“沒事,叔,我不要工錢!”

想著有了第一個報名的人,也算是起了一個好頭。

老舅心中微微放心了一些,剩下自己的動員工作也能夠略輕鬆一些。

年輕人動員過,那就是中年人。

老舅掃視了一眼此時在場的人,正沉吟著怎麼開口,誰知道人群裡這會兒又有人主動站了起來。

“我說三哥,我們這人到中年的去幫忙,不能嫌棄吧?”

說話的人年紀也並不大,四十一二歲的樣子。

一同和他站起來的還有他二哥,年紀略大一些,今年已經四十九歲。

兩人一前一後,也跟著站了起來。

“修壩是好事,正好現在家裡活都忙完了,我也報名跟著修壩,就是年齡大別嫌棄我幹活慢就行!”

前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已經有三人主動要跟著幹活了,對於這個成果老舅還是十分欣喜的,急忙點點頭。

“於大哥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那我這年紀跟你差不多,不是也得被嫌棄?歡迎歡迎,多一個人多一分力,咱們村子這堤壩也能修的更快點.”

老舅話音剛落,隨後又一個三十六七歲的青年站起來。

“三叔有飯沒有?!我家可沒人給我做飯,要是供飯的話我也報名!”

老舅笑呵呵答應下來。

“放心,修壩這些日子的飯去我家吃,我全包了!還有其他幹活的鄉親,中午飯都去我家吃!”

那青年笑著調侃。

“那行!不過三叔咱可說好了,我吃的多到時候可不能攆我走!”

眾人聞言,再次傳來一片鬨笑之聲。

開會的氛圍,竟然比意料之中好了不知道多少。

早上有些清冷的風吹過,也絲毫沒有打斷相親們的熱情。

先後四個人報名以後,村子裡的許多其他的村民也開始踴躍的報名起來。

這麼一來二去,不過五分鐘時間,竟然還真有足足二十多人都說有時間過來幫忙!足足佔了過來開會人數的四分之一。

原本預計著最多也就能找出十個八個人幫忙出力的老舅和趙覺兩人,對從鄉村們如此支援工作的反應也是極其的意外。

不僅如此,竟然還有兩個快七十歲的老人報名幹活。

為了安全,老舅急忙拒絕,畢竟這人已經比預想的多了不少,而且這個年紀去河堤幹活,萬一要是摔了碰了那可是大事。

而沒想到的是,這兩老人聽見老舅不讓他們去竟然還不服氣,倒是弄的老舅有些哭笑不得。

將近半小時的會議,以確定下來的人數二十人,暫定七人結束。

總之,這場將近十年以來的第一次村會,以一個極其完美的結束收場。

而這修壩事不宜遲,大家在商議之下,決定明天一早就開始開工。

至於今天下午,則是為了給大家借工具、商量具體應該從這河流哪裡先開始入手的時間。

在這些幹活的人裡,屬實算的上趙覺的學歷最高,見識也最多的年輕人。

而且這修壩的事情也是趙覺第一個提出來的,不僅如此,而人而趙覺對於這石壩和木匠的技術也是略出色一些。

再加上趙覺沒事經常幫村子裡的老人們修東西,給孩子們做玩具,還建了一個小廣場給大家用……

總之,口碑相當的趙覺,幾乎在大家沒什麼商量的情況下,便很是默契的將這事情以趙覺的建議為主,聽從他的調配。

趙覺雖然覺得有些受寵若驚,不過為了效率和村子,倒是也暗暗的認下此事,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商量起具體事宜來。

而鴨園村修壩修橋的大事,就這樣在村民的支援下,短短一天時間就十分果斷的拍板下來。

下午的功夫,趙覺和村子裡的其他幾個長輩商量了一下午,最後也總算是將方案給定好。

而大家決定的第一件關於修壩的大事,便是這先將河水截流。

村子裡的這條河原本其實並不寬,水位也是有深有淺。

而水土流失的情況其實也並不是一條河上下游都出現,最嚴重的的地段其實大概只有將近一百多米,鴨園村所在的地界,就是最嚴重的位置。

所以其實主要修建大壩的地方,也只有這一百米的距離,其餘的地方反而倒是並不著急。

而想要修壩的話,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要將水截流,這也是平日河道有施工最常用的一個方法。

先堵住一半的河道,對其進行修建堤壩,一側建好以後,再堵住另一半,進行另一側的修建。

這樣工作效率高,實施起來的難度也降低許多。

不過最近因為大暴雨的原因,河水還沒有完全消退,這樣情況下也會加大工作量,所以商量的結果就是,趁著這兩天水沒消退乾淨,先進行修壩的準備工作,採石,運土。

商量好這些事情後,大家也就開始各自忙碌起來。

約定好的時間,是第二天的早上七點。

依舊是在村東頭的小河旁集合,不過這次不僅僅是需要人力,還需要大家帶著一些傢伙事兒過來。

像是鐵鍬,錘子,這算是建造堤壩必背的工具了。

好在本就是鄉村,誰家都有個一畝半分地的,家裡幾乎都是常備這些東西,並不是很缺。

而且老舅昨天還又在村子幾戶老人家裡借來了幾把用不到的鐵鍬,算是用來應個急什麼的。

除了地上的十來把鐵鍬之外,老舅將自己家的黃牛也套上車子帶來了。

今天的主要任務是要運送石頭和泥土這些東西,村子裡沒有農用車,牛馬便成了主要的運輸材料工具。

所以一早老舅便給家裡的老黃牛喂好草料,牽過來等著一會幫忙運石料。

而今天大家來的時間也都是挺早的,這邊趙覺剛拿著鐵鍬到河邊,就已經看見河邊聚集了好幾個同樣拿著傢伙事的鄰居。

剛到地方打了聲招呼,不遠處伴隨著馬叫聲,兩個馬車也是一前一後的被牽過來。

原本以為一個牛車,兩個馬車已經算上不錯,可誰知這村子裡的唯一一頭毛驢竟然也被拉了過來。

雖然這驢子拉貨並不趕得上牛車馬車,可倒是勝在方便。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年代:老子在1978投機倒把

不是西紅柿

被叫掌門

叫我不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