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是,有才學,能夠教導這些孩童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雖然這些年下來,領地內,已經有一批人成長起來,可教導蒙童的人數,依舊不夠。

很多人有才學,可以進入學院內作為導師,放進學堂內,就算是埋沒人才。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是用人之道。

你要是將人才安排在不恰當的位置,反而會適得其反。

“女人能抵半邊天,我們領地內不講什麼程朱理學,女人無才便是德。

女子照樣可以學文習武,修行功法。

女性中有才的不在少數,教導蒙童應該沒有問題。

反正,女子空閒時間多,對於蒙童的耐心更高,啟用女子作為教員,可以緩解對人才的需求,諸位以為如何.”

鍾言略微沉吟後提出一個建議。

在領地內,他可沒有阻止女性入學,學習文字,學習各種技藝。

有些東西,女子學的比男子要好,但很多時候,女子依舊是不如男性的身份地位。

此話一出,大殿內眾人也都是相互對視,眼中若有所思。

確實,這話還真沒有錯,這天府內,可沒有什麼程朱理學,禁止女性拋頭露面的。

傳授知識,學文識字都是一視同仁。

“府君聖明,此舉大善.”

大殿內群臣紛紛開口答應下來。

對於蒙童,女子來照看,開智啟蒙,本身就是最好不過,在耐心上,遠遠要超出男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樣,也能為將來領地內男女身份地位定下基調。

而且,這也能解決學堂內缺少老師的大問題,一勞永逸,還能給一些女性安排好工作,有收入進出,自立自強,那都是有利於民生,誰都不能在這件事上拉後腿,大殿內,誰不是明白人,當然懂得其中的厲害。

“很好,至於之後的學院,學府缺少教員的事情,諸葛塵,諸天學府的學子能否聯絡上,或者,儘快對領地內一些有才學的人,進行專門的培養,活人不能被尿給憋死,話粗理不粗,有困難,慢慢解決,我們不需要一次性到位,但必須要付諸於行動。

沒有人,我們就自己培養。

畢竟,我們現在也不是沒有基礎,從零開始,只要有充足的時間,都能發展起來。

出錯不怕,有錯就改,在錯誤中得到成長.”

鍾言隨即繼續說道。

一個文明,內部的發展壯大不是一朝一夕的,文明傳承在於為百姓開智。

知識能改變命運,教育是國家發展之根本,再如何重視都不為過。

“府君聖明.”

眾人紛紛贊同道。

內部培養也是好事,培養一個出來,過上幾年,就能為領地內,培養出十個,百個,乃至是千個,那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滾雪球的過程,最難的是起步階段。

開了頭,就能不斷的延續下去。

領地內,還算可以,反正慢慢來,又不是一次性就要全部完成,李鶴年這些年也培養出一批合適的人才。

“學堂,學院,學府,學府之上,還要立下學宮,不過,這些都是後續,由李老你來規劃安排。

學堂進入學院,無需考核,但學院畢業的話,需要考核,合格者,可發放畢業證,學院畢業者,可入職九司,但不可為九司之主。

需參與相應考核.”

“要進入學府,需要入學考核,考核透過者可入學府就學,順利畢業者,可有資格入職十殿,可有資格競選城主之位,但必須參與相應考核。

學府畢業者,可參與學宮入學考核,透過者,進入學宮深造,學宮畢業者,可入職三閣十殿,無有限制.”

鍾言開口定下未來領地內的晉升道路。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可以看得到的晉升之路,前提是,你確實有相應的才能,不是說,你進去了,就一定能夠步入朝堂,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入職前的考核要參加,不合格的,一樣要被打下去。

但卻能保證公平公正的上升渠道。

你有什麼樣的才能,進入什麼樣的位置。

這就是公平。

學堂人人可去,學院,人人有機會進入,學府,你有真才實學,也能進得去,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此舉大善,所有有才學的人士,都能擁有完備的晉升途徑。

不過,我們領地,必定會融合其他領地,乃至是幻想世界,這些幻想世界內,也會有才學之士,若是全部透過學院學宮制來選拔人才的話,還是有些片面,微臣以為,科舉制度也不能就此廢棄,理應存留,給予天下在野的才學之士,有晉升的機會,不至於堵死所有道路.”

張海賦上前開口說道。

“微臣附議,重啟科舉制度,可確保無有滄海遺珠的憾事.”

諸葛塵笑著贊同道。

“此舉大善,雙管齊下才是最佳方案,科舉舉行的年限可以適當的放寬,三年六年都是可以的.”

劉慶韞也點頭說道。

科舉制度自始至終貫穿著華夏大部分的歷史程序,你不能不承認,這套制度,對於治理天下,選拔人才上,那是確實有其道理,可以讓人信服。

“可!!”

鍾言沉吟後點點頭答應道:“學宮之外,科舉制度保留,六年舉行一次,沒有其他步驟,只保留兩步,府試與會試。

府試為各大仙城自行舉行的考核,試卷統一,篩選出真正的人才,府試上榜者,可以入九司,會試在星空之城,統一進行考試,上榜者可入三閣十殿。

可為一方城主,可入一司之長.”

“府君聖明.”

眾人聽到,紛紛躬身贊同道。

如此一來,將來的人才選拔,晉升之道,可以說是暢通無阻。

人才,只會一年比一年多,源源不斷,連綿不絕,這對於整個領地都有巨大好處,他們當然是喜聞樂見的,領地越強,文明越強,他們才能成為既得利益者。

別以為這很俗,但這是現實。

沒有私心情慾的,已經可以稱之為聖人。

“嗯,教育的問題暫時放在一邊,現在說說農事吧。

這個由有田氏你來說.”

鍾言隨即將這一議題給放下,提起另外的議題。

天下的根基在於衣食住行。

這是四大支柱,可謂是缺一不可。

其中,食就是最關鍵的一點。

沒有吃的,天下就會大亂,沒有吃的,人就活不了,就會死。

“回稟府君.”

有田氏現在也跟著大家一起稱呼鍾言為府君,當然,他更多的將族長的身份埋在心底,一日是族長,一輩子都是族長。

這一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根據統計,我們天府領內,一共開闢有一百萬畝良田,栽種的是四季稻。

還有三十萬畝田地栽種其他糧種,蔬菜。

比如,小麥,玉米,土豆,紅薯。

花生,大豆,棉花等等。

都是來自起源之城內的短期成熟的高產糧種,四季稻四季皆能豐收,屬於我們領地內的主要糧種.”

“四季稻畝產可以穩定的達到一千五百斤,每一季可收穫十五億斤稻穀,一年下來,就是六十億斤稻穀,這是沒有砸脫殼前的重量,一旦脫殼會減少五分之一。

足以滿足我們整個領地內的日常生活所需。

現在,每座風水聖城內,都建立有糧倉。

每座糧倉都可容納十億斤糧食.”

天府領地內的糧倉是每座風水聖城必須要建立的重要設施,根據計劃,每座風水聖城內都必須建立一座主糧倉,儲量要達到十億斤的規模,這一點,並不難解決,專門為此開闢糧倉,糧倉中,融入空間屬性的靈材,比如,納石,空靈晶,虛空石等等。

只要融入進去,就能讓糧倉如戒子虛空一般,內有乾坤,容納足夠多的物品。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憑藉風水聖城的神異,很輕易就完成這些。

按照一個成年人一天吃上一斤糧食的份量,一百萬人的城池,一個月就是消耗三千萬斤糧食,十億規模的糧倉,可以保證一個百萬人的城池三十個月的時間,換算過來,就是兩年半的時間。

這個儲量完全足夠作為安全儲備的需求。

甚至,最近,有田氏還在考慮在各處聖城內,開闢全新的副糧倉,如何施行,還在計劃當中。

“如今,各地開墾的良田,全部歸屬於領地所有,各地百姓都有憑租的權利,有人喜歡種田,有人喜歡修煉,煉製源晶卡牌,換取資源,微臣以為,這些良田還不夠,需要開坑更多的良田,甚至是分田到戶。

糧食在多也不嫌多.”

有田氏雙眼發光的說道。

在他看來,種田那是最快樂的事情。

沒有什麼比得上種田更重要。

“糧食雖然重要,不過,也不能盲目開墾荒地,如今,領地內的可用地也不能全部變成耕田。

開墾的速度不宜過快,田地不可買賣,這是國策,憑租讓有興趣的人去憑租,栽種糧食只需要繳納相應的糧食或者錢財就可以。

雖然我們是修行文明,農耕為本,但這些高產的糧種,足以讓我們領地內大部分百姓從耕種中解脫出來。

把握住適量就可以.”

鍾言笑著說道。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戮弒千秋

鑫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