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遭“道法逆轉,自爆我形”,張若塵便悟透從有到無。

在灰海,又從無到有。

那時,他便完全看清大衍之路,只剩大衍本身還是一片朦朧。

這代表他早就已經是始祖之下的極限境界,只是修為還沒有提升上去。

可以說,以他現在的境界,哪怕只是吸收他人的道法,也能在極短時間內凝聚出第四十六團道光,第四十七團道光,第四十八團道光,第四十九團道光。

為了沉澱自身,更好感悟天地大道,才選擇慢下來。

此刻張若塵不在天罰神山中,而是在異時空。

他體內飛出一道又一道念頭,如化身億萬,身影重重,有的感悟九大恆古,有的思考至尊聖道,有的歸納總結三千大道和十萬小道。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規則,在這一刻,不斷的演算。

於他意識海中,越來越清晰。

已經凝聚出來的四十五團道光,或黑,或白,以奇妙規律排列和執行,有《河圖》和《洛書》的影子,又完全不同。

每一團道光蘊含的能量,至少都達到天尊級層次。

他就像是四十五位天尊級強者的集合體,這等力量,足可戰始祖。

每一團道光之間,都有浩蕩的規律河流在流動。

其中不乏有始祖規則。

是張若塵師以冥祖、時空人祖、黑暗尊主、劍祖、不動明王大尊、天魔、大魔神……等等始祖,然後運用無極神道一道道勾畫出來。

學習歷代始祖的道,然後歸納總結。

踩在一尊尊至強的肩膀上,登臨巔絕。

每一尊始祖,都是他腳下的石階。

此刻,他真身眉心,懸浮的是祖龍的龍珠。

從龍主那裡借來。

此龍珠,是與龍巢一起,被祖龍送來這個時代,以助龍族後代對抗長生不死者和大量劫。

龍珠活性驚人,始祖規則和始祖神氣厚重,勝過祖龍屍骸不知多少倍。

應該是祖龍在生命晚年,將體內的龍珠,跨越時間長河,送到了未來的這個時代。

它蘊含的力量,不可想象。

可惜,龍主的修為,暫時還停留在天尊級。

若達到半祖之境,他就能承載這顆龍珠,然後在體內慢慢蘊養和感悟。將龍珠的力量,掌控到一定地步,他甚至可以以半祖修為,迎戰弱一些的始祖。

同樣得到頂尖始祖的力量,龍主的天資、悟性、底蘊,不是劫天可比。

劫天若能憑自己,修煉到半祖境界,掌握不動明王大尊的始祖神源,戰力也絕對不會弱。

龍主是在走自己的路,祖龍的龍珠只是輔助。

但劫天卻是在重複大尊的路,而且走得磕磕碰碰,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

約千年時間過去。

第四十六團道光凝聚出來。

……

第二個千年過去。

第四十七團道光凝聚成功。

……

第四個千年後,凝聚出第四十九團道光。

張若塵並沒有停止,意識和神魂念頭,直接附著到祖龍的龍珠上,如同行走在一顆龐大無邊的散發神輝的星球上。

祖龍的始祖大道博大精深,看不到邊際,悟不到盡頭。

億萬個張若塵,在龍珠上行走,每走一步都勾畫一道始祖規則。每過去剎那,都有億萬道完全不一樣的祖龍的始祖規則,被他勾畫出來。

這些始祖規則,不再凝聚成新的道光,而是飛向四十九團道光,又在四十九團道光之間的規則河流中流淌。

悟道忘我,不知時間流逝。

不知又過去了幾個千年,張若塵被一聲龍吟驚醒,分散出去的億萬道念頭如氣泡一般,盡皆消散。

他抬頭看去。

只見,流淌在四十九團黑白道光之間的規則河流,竟是都出現祖龍之影,像是一座萬龍奔行的龍巢。

這是祖龍的道,即將影響他無極神道的跡象。

“好厲害的祖龍,不愧是自古以來宇宙中最強的始祖之一。我才勾畫了龍珠中始祖規則的一兩成,這些規則融入四十九團道光後,竟然就壓過諸道,欲佔據主導。”

“而且,這顆龍珠,顯然不能代表祖龍的全部修為。”

“始祖規則也只是始祖力量的一部分。”

張若塵揮袖之間,打散滿天龍影。

不敢繼續勾畫祖龍修煉出來的始祖規則。

張若塵有信心,完全解析龍珠,悟透祖龍留在龍珠中的始祖道法,這個時間不需要太久。甚至,可以藉此,破境到始祖之境。

但走這條路,他將永遠都不能超越祖龍。

修煉出來的道光,將停留在四十九團,無法繼續衍化。

這不是他想要的!

張若塵站起身來,收起龍珠,感受修煉出四十九團道光後,修為和力量的強弱變化。

下一刻,以雙手為中心,太極、兩儀、四象、五行紛紛顯化出來,與四十九團道光並存。不斷衍算,不斷纏繞。

“還是看不清大衍,前方盡是迷霧。”

“既然無法自然衍化出第五十團道光,那我便強行凝聚。”

張若塵操控流動在四十九團道光之間的各種規則和神氣,向頭頂上方匯聚,要在中宮位置凝聚第五十團道光。

無論是媧皇,還是遠古練氣士,亦或者道家先賢,推算的結果,大衍之數都是五十。

大衍之數,代表的是,宇宙的生成和變化。

是太極、兩儀、四象、五行變化的一次歸納總結。

但,遠古練氣士認為,人力無法讓大衍之數圓滿,就像人不可能盡知宇宙的種種變化,四十九就是極限。

道家先賢則是認為,四十九代表的是宇宙變化的定數。剩下的一,則是變數。

所以,那一個“一”,無法掌握。

張若塵認定必須修煉成大衍,掌握五十之數,才算達到始祖境界的原因,乃是始祖的道,必須是圓滿的道。

始祖必須是可以調動整個宇宙的天地之力才行。

調動的速度,或許有快有慢。

運用的方式,或許有高下之分。

對始祖肉身的蘊養,或許有深有淺。

但這個必須是基礎!

正是始祖能夠調動整個宇宙的天地之力,所以,才有資格,在一定程度上不懼長生不死者,才有一些可能與長生不死者同歸於盡。

始祖也才能被稱為始祖,能夠立足宇宙,成為一方之棋手。

鴻蒙黑龍的慘淡下場,是太多因素造成。若他如屍魘一般謹小慎微,神界長生不死者要鎮壓他,絕非易事。

當然,七十二層塔的恐怖威力,也是改變宇宙平衡的重要因素。

……

第五十團道光,剛剛凝聚出一團虛影,另外四十九團道光就劇烈震動起來。

整個宇宙的力量,好像都壓過來,張若塵只感覺神魂要被撕裂了一般,只能立即停下。

“強行為之,果然是要遭天地反噬。”

張若塵的確已經足夠強大,但,與天地相比,卻又還不夠強大。

哪怕是修為達到冥祖和神界長生不死者的層次,依舊比不過天地,否則祂們也就不會為大量劫苦惱。

張若塵雙手緩緩託舉起來。

左手上空是《河圖》,五十五團黑白道光閃爍,排列在五行五方。

右手上空是《洛書》,四十五團黑白道光,鑲嵌在九宮之中。

這兩幅圖,是冥祖和媧皇衍算出來,是他們道法的集大成體現。

張若塵的無極神道,五行之後的變化,就是根據這兩幅圖衍算出來,要整合《河圖》和《洛書》,將冥祖和媧皇的道統一到一起。

漸漸的。

他身周的景象,出現變化。

《河圖》和《洛書》重疊,化為一百顆星辰。

一百變一萬,一萬變一億……

很快,他置身於一座浩渺無邊的星海,上下左右皆是斑斕的星雲和霧靄,像是一座真實存在的宇宙。

每一顆星辰,都好像長有尾巴,由一根或許數根隱形的線,與一條大河形態的星雲相連,如萬流匯江。

這與當初他進入奇域,在虛鼎內部看到的星空很像。

那片星空,是冥祖留下的道,是《河圖》的具象呈現。

這是張若塵將記憶,投影到了這裡,再一次研究冥祖之道和《河圖》。

“始祖即將劍道、光明、死亡等等修煉出來的規則神紋,凝練成始祖級的劍道、光明、死亡規則神紋。同時,也修煉出只屬於自己神道的規則,冥祖也不例外。”

“或許,我也應該修煉屬於自己的始祖規則了!”

“第五十團道光,應該就是需要無極始祖規則才能凝聚,從而統一和整合另外四十九團道光。”

張若塵自認為,多年修煉,已經對無極神道瞭解透徹。

但真到需要勾畫一道無極規則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完全無從下手。

到底什麼是無極?

張若塵苦思。

隨後,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

踏上無極神道這條路,是因為成神時,被擎天擊碎神源和氣海,修行之路被斬斷。

逼不得已之下,只得將一身修為和感悟,盡數傳給池瑤,以成全她修成《三十三重天》,攜帶不動明王大尊、須彌聖僧、張若塵的期許,肩扛最沉重的責任,去面對長生不死者的小量劫和天地大量劫。

失去一切,修為盡無,蒼老衰敗。

就是在這種“無”的狀態下,誕生了太極。

太極,尚可理解,是一個有界無邊的圓。

無極是什麼呢?

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

先賢說:無極——無界無邊,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窮無盡。

既然一切皆無,又如何能凝練出有形的規則?

張若塵陷入久久的沉思枯坐,不知何時,念頭一起,匯聚身周規則,相互融合,凝成一道。

“這是五行合一的五行規則!哎!”

這不是他想要的。

念頭再起,又將四象融合,創出一道規則。

“這是四象規則,不是我想要的。”

接下來,張若塵又相繼融合出兩儀規則和太極規則。

甚至,又將融合凝練出來的太極規則、兩儀規則、四象規則、五行規則,再次扭纏,加以錘鍊,化為一道更加強大粗壯的規則。

使用這種規則,張若塵推演,覺得應該可以破境始祖,將來成就不會低。

但這絕對無法稱為無極規則,因為並不具備無極的特性。

沿這條路修煉下去,或許是一種不輸“永珍無形”的道,將來可以達到巔峰時期黑暗尊主的高度,可以與冥祖和神界長生不死者分庭抗禮。

卻絕對不可能達到“無限”的高度。

空間之道,無限為最,永珍無形次之。

張若塵身上揹負了太多人的願景,是要去對抗長生不死者的,若只修煉出與他們一樣強大的道。那麼,他將永遠都不可能是長生不死者的對手。

因為長生不死者每一個都比他修煉得更久。

“我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前後經歷了兩次,若不知道無極是什麼,怎麼可能從無到有?”

“在深層次的意識中,我一定是知道的……又或者,我曾經知道?”

“某一刻,我一定是知道的。”

……

張若塵不斷的喃喃自語,每一句話都好像相互矛盾,沒有頭緒。

可是漸漸的。

他像是抓住了什麼,眼中光芒,忽的變得明亮。

“我曾逆轉道法,化為無極,自爆我形。那麼逆推道法,不就可以推算出無極?”

張若塵爽朗的長笑一聲,繼而操控四十九團道光,衝向五行四象。

“轟!轟!轟……”

四十九團道光淹沒在五行四象中,釋放出恐怖的能量。

張若塵這一次不是要逆轉道法自爆,而是要在自己的操控下,逆推無極,所以難度極大。

每一步,都要小心掌控。

五行四象,逐漸向兩儀轉化。

兩儀又退變成太極,化為一個圓圈。

圓圈向無極退化,逐漸散開的過程中,時間竟然開始倒流。

張若塵只感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當年跟隨須彌廟,逆時間長河而上,向太初進發……

去了十萬年前,又看到須彌聖僧隕落的畫面。

經過短暫的中古。

去了上古,見到不動明王大尊、第二儒祖、天魔的絕代身影,親眼目睹儒道、太極道、佛道的繁盛和璀璨,看到聖界的諸神林立,有人羽扇綸巾,有人普度眾生,有人以棋會友。

接著是亂古、玄古、神古……冥古,遠古。

這一次,他看得更清,看到了大魔神征戰全宇宙,看到冥光照耀一個時代,看到遠古練氣士求仙問道的不屈精神。

一直穿過荒古、太古、太初。

不知經歷了多少次大量劫,經歷了多少次宇宙重啟,終於,張若塵又一次,站在了奇點下方。

一切都安靜下來,一切的繁華和喧囂都消失。

張若塵很清楚,自己並不是真的回到了過去,是道法逆推,逆推出了過去的許多人和事。

這一刻無聲無色,他頓悟了!

頓悟的那一刻,他身體消失在異時空,就好像化為了“無”。

繼而出現在奇點內。

奇點,宇宙中一切的最初之點,什麼都沒有,是真正的無極,無界無邊。

站在這裡,可以沿著時間長河,看到宇宙經歷的一個個紀元,諸般大道,萬千物質,各族生靈都在其中。

這就是從無到有,無窮無盡。

待張若塵掙開眼睛,發現自己早已不在天庭,而是出現在不知多少光年外的海石星塢。

海石星塢,是宇宙中空間、物質、星體的誕生之地。

海石星塢中的奇域,每時每刻都在誕生空間和物質,釋放恐怖能量,始祖都無法靠近,是真正的宇宙之心。

但奇域消失了!

不!

沒有消失。

奇域出現到了張若塵的玄胎中,化為第五十團道光。

張若塵心境平和自然,看向環繞在身周的四十九團道光,執行是那麼玄妙,始祖規則像一條條神河。

吹出一口氣,頓時,化為宇宙颶風。

星空中,新的空間和物質,不斷誕生出來。

一念之間,無中生有。

空間增長,物質無盡。

整個宇宙中的始祖,皆被驚動。

“奇域消失了?”

慕容主宰神色驚變,消失在七十二層塔。

待他趕到海石星塢,這裡已是變得星光暗淡,失去一切玄奇,空空蕩蕩,與宇宙中別的星域沒有什麼區別。

屍魘和黑暗尊主相繼潛行到附近星域,相互碰面,心中皆震驚至無以復加。

“必是神界那位所為,冥祖死後,只有他有可能將奇域收走。”黑暗尊主心情沉重。

屍魘道:“快三萬年了,天地祭壇已經修築得七七八八,神界那位收走奇域,應該是在為發動小量劫做最後的準備。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熵耀爆發後,奇域誕生空間和物質的速度就在逐漸放緩,對宇宙的作用在減弱。

但它存在的意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

掌握奇域,就等於成為宇宙的中心。

……

慕容主宰、屍魘、黑暗尊主離開後,又有數道身形先後來到海石星塢附近,感知推算一番後,悄然離開。

這場震動才剛剛開始!

隨著半祖、天尊級、不滅無量發現“奇域消失,海石星塢暗淡”,所有修士都意識到宇宙將有鉅變,末世真的到來。

不久後,一則訊息,在各個大世界流傳開:“奇域並非是被人收走,而是自然消失,意味著這個紀元結束,大量劫即將帶來,宇宙將要重啟。”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嘻鬧江湖

嘻哈書生

星火於人間

伍點叄時

不好意思,我天生就是反派

小會子的男朋友

我,最強者,引領人類走向至強

梅撒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