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幾天,成老爺子就知道神州科技職業學院要召開代數幾何學術研討會的事兒,跑過來問徐生洲道:“你們要開會,為什麼不帶上我們學校一起?”

徐生洲最開始沒聽明白:“帶上了啊,我第一時間就和衡老師打了招呼,他說到時候一定會去。”

“不是說邀請誰去的問題,我是說,完全可以弄成我們兩個學校共同主辦,這樣在經費上、在宣傳上都可以共同承擔。”

徐生洲這才明白成老爺子的意思,他老人家是擔心神州科技職業學院的聲望不足,開會請不到幾個名人,到最後只找幾個小蝦米來自娛自樂,就失去了開會的意義。如果加上京城師範大學,顯然會讓會議的必格上一個檔次,而且還能替神州科技職業學院分擔一些費用。他很是感動,連忙解釋道:“本來我也想請母校一起舉辦這個會議,但考慮到此次會議會有一些不好開支的費用,如果與公立學校共同舉辦,難免會貽人口實,惹來麻煩,所以就沒有考慮這個建議。不過等到成立組委會的時候,還想借重老師您的名頭,請您出任顧問一職,不知可不可以?”

成老爺子笑道:“可以當然可以,只是我這張虎皮,在代數幾何界恐怕沒什麼用處。別人都知道我是個門外漢。要不是有你這個學生,估計這輩子都與代數幾何沒什麼關聯。”

徐生洲道:“您老本身就是數學界的一面旗幟。只要您老願意出任顧問,就表明了您對代數幾何的看重和對這場會議的支援。到時候也想請您老到金陵出席會議,順便看看我們那所學校怎麼樣?”

成老爺子點點頭:“好,到時候我去看看。雖然說你這天賦,最應該在學術機構裡安心從事研究工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但師範大學的學生從事教育工作、推動教育發展也是本分。咱們學校的畢業生在教育史上留下名字的,可比在科技史上留下名字的更多,所以我對此也很支援!”

“謝謝老師的認可!”徐生洲真心感激。

成老爺子又問道:“關於霍奇猜想,你最近進展如何?”

徐生洲看了看系統裡關於該猜想證明論文的下載進度條,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已經推進到%,算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經過前期的閱讀文獻,已經大致理清了脈絡。但這個猜想本身難度就特別大,指向也比較模湖,而且涉及的學科領域也非常多,不少地方需要仔細摸排。現在比較樂觀的估計,也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兩年?那已經是非常快了。就算是五六年、七八年,都算是很快的!”然後成老爺子話音一轉,“就像費馬大定理,是1637年提出的,那時候還是大明崇禎年間。經過三百多年、無數代著名數學家的努力,先後擴充套件了無窮遞降法和虛數的應用,催生出了庫默爾的理想數論,促成了莫德爾猜想、谷山--志村猜想的證明,拓展了群論的應用,加深了橢圓方程的研究,找到了微分幾何在數論上的生長點,發現了科利瓦金-弗來切方法與尹娃沙娃理論的結合點……在這些雄厚豐盈的積累之上,懷爾斯還是花費了七八年時間,才算最終證明。”

他稍微停頓了幾秒鐘,像是想讓徐生洲消化一下,才又接著說道:“還有和霍奇猜想並列‘七大千禧年大獎難題’的龐加來猜想,是1904年提出的,那時候慈禧和光緒都還活蹦亂跳。經過懷海德、哈肯、帕帕奇拉克普羅斯、斯梅爾、瑟斯頓、弗裡德曼等著名數學家前赴後繼的努力,——其中至少包含3位以上菲爾茲獎獲得者的傑出貢獻。到了上世紀90年代前後,大家都知道徹底解決龐加來猜想已經近在眼前,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即便是這樣,也是到了2002、2003年,才由佩雷爾曼最終解決!明白什麼意思麼?”

他沒等徐生洲的回答,就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答桉:“學問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問題也是一點一點突破的。霍奇猜想才提出幾十年時間,前期雖然也有一些成果,但學界還是普遍認為沒有出現破解的曙光,你相當於是在走一條前人從未探索過的路,難度可想而知。因此,你不要著急,也不要有太大壓力,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就是,哪怕將來沒有達到預期,那也為後來者奠定了基石。”

徐生洲道:“我明白。一定會不急不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

成老爺子這才滿意:“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邱欣東院士再過幾天會回國小住一段時間,我已經和他約好了,到時候我帶你去見見他。邱院士知識淵博,地位崇高,他的研究工作深刻變革並極大擴充套件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對你研究霍奇猜想也應該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你可以好好準備一下。”

徐生洲心中瞭然,只怕此次相見還有考校的意思,所以成老爺子讓他好好準備、好好表現,爭取給邱院士留下好印象。

等成老爺子走後,他才反應過來,開會、拜見邱院士這些事情打個電話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勞動他老人家跑過來當面交代。那他老人家詢問霍奇猜想進度,還安慰自己不要著急、不要有太大壓力,只怕是話中有話吧?莫非——?

他習慣性掏出手機,熟練地點開必乎,搜尋“霍奇猜想”,果然第一條就是“如何看待京城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徐生洲號稱找到了霍奇猜想成立的條件?”問題描述中表示,自己聽導師說,最近徐生洲在研究生論文答辯上表示,他已經找到了霍奇猜想成立條件的巧妙證法,需要一段時間整理即可。此事是否可信?大家又是怎麼看的?

可能因為霍奇猜想比較重要,問題的分量也比較足,這條提問的熱度明顯比之前那條熱度高多了,眼下已經256個回答。關鍵蘇山月也在這個提問下面@了自己。呵呵,你果真是個小機靈鬼!

點看第一條高贊回答,就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如果我沒記錯,費馬這樣說過,哈代這樣說過,阿蒂亞也這樣說過。”

看似他什麼都沒說,但熟悉數學史八卦的人都知道他說了什麼。

費馬的事兒好理解,就是他在書的邊邊角角提出費馬大定理的同時,又寫了這麼一句:“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然後三百多年後,懷爾斯用了兩三百頁的論文才給予嚴謹的證明。

哈代是跟黎曼猜想卯上的,經常渡海到丹麥找朋友討論問題,有次渡海遇到暴風雨,他怕自己遇到生命危險,就給朋友寄了張明信片立flag:“我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然後老天爺根本沒給他青史留名的機會,直接讓他安全回到了家。

阿蒂亞就是前幾年的事兒,也是跟黎曼猜想卯上的。年僅90的他,用短短五頁紙的論文宣傳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其中證明只有15行。結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偶爾有幾個開玩笑的,比如“我本科的時候,一位朋友畢業論文寫國地稅如何合作,論文還沒寫完,國地稅合併了。我研究生的時候,一位朋友畢業論文討論安倍再次上臺後中日關係走向,論文還沒寫完,安倍心碎了。好麼,我現在讀博後了,一位朋友打算靠著霍奇猜想混碗飯吃,你告訴我有人要終結霍奇猜想?你們為什麼要殺了會下金蛋的母雞!(此處有梗)”其餘基本上都是冷嘲熱諷的:

“碰巧發表兩篇‘四大’,整個人就飄了唄!”

“我怎麼看?當然是拿著手機笑著看。對了,要不要我幫忙聯絡一下菲爾茲獎評委會,預定下屆的菲爾茲獎?”

“遙想三四十年前,中科院數學所門口每天都排著隊,聲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現在都號稱自己解決了霍奇猜想。從這個角度看,咱們國家民(眾的)科(學)水平還是提高了很多的,我很欣慰啊!”

……

徐生洲放下手機,終於明白成老爺子為什麼要安慰自己不要著急、不要有太大壓力了,原來那天的事情還是透過各種渠道散播了出去。但他看完卻是心平氣順,內心毫無波瀾。必乎上的答主說的有道理麼?他們講的都很有道理,只可惜他們遇到了一個不講道理的系統。

總之,不著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過了有一個多星期,成老爺子電話通知徐生洲,讓他明天早上酒店到數學樓下,收拾得整齊一點,一起去留美見邱欣東。

徐生洲對此很是期待,他讀過邱欣東的自傳,聽過很多關於邱欣東的八卦,也知道邱欣東為了對抗自己的老師(陳之難開)、自己的學生(田之燕大),特地在留美建了個分基地,還拉攏一般人,借鑑ICM那一套搞了華裔數學家大會、評選自己的獎項。但是本尊,真還沒有見過,想想還真有些期待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氣復甦:我的天賦高你億萬倍

銀河系漂流瓶

重生仙妻之炮灰要翻身

木子羽

拍大學畢業照,雙胞胎女兒找上門

山河無道

重生之再嫁一次

一隻曉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