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在高等教育界,這已經是個很久遠的詞彙了。

最流行的時候還是在2000年前後,從TOP2到普通地方院校,每一所高校都在想著法子合併或被合併,五六所、七八所學校併成一所學校的情形屢見不鮮,甚至有985高校放下身段合併中專、大專的。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合併中,不少學校透過合併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從地方上的普通院校一舉躍上高枝,完成了從麻雀到鳳凰的華麗轉變,也有不少名校在強強聯合時,受利益調整、權利分配、人事變化等糾葛影響,到現在還深受其害。

但不管怎麼說,合併已經是明日黃花。時至今日,教委對高校合併非常慎重,等閒是不會批准的。何況神州科技職業學院是民辦高校,它合併誰?誰又能合併它?

蘇山月在眾人疑惑的眼神中,不緊不慢地說道:“前不久我在《燕京高教評論》上看過一篇研究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困境的論文,作者就是以金陵地區民辦高校為例。據他統計,金陵地區共有17家民辦高校,包括8家本科、9家為專科。受當前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影響,9家專科院校發展均不及以前,其中6家已經出現經營困難,即教職工薪酬、水電網費等開支,遠超每年學費、承包費等收入,導致入不敷出。這種情況隨著招生人數減少,會越來越嚴重。他給出的對策之一就是民辦院校及時合併,進行資源重組。”

徐生洲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凜冬已至,想讓大家抱團取暖:“可合併的利弊呢?”

蘇山月答道:“先說好處,咱們與其他民辦專科院校合併之後,可以在辦學規模上迅速達到專升本要求,使得我們原本計劃3年才能實現的目標,提前至2年甚至是1年半;他們的圖書、儀器裝置、師資隊伍等也可以為我所用。壞處也不是沒有,比如不同的校園文化難以融合、教師素質不適應本科教學、專業同質化嚴重等等,具體情況還需要調研。”

徐生洲摸摸下巴:“你說的這些問題都還好解決,我最怕的是合併的時候被那些學校舉辦者埋了雷子。就像上次我接手這個學校,結果花了一個億弄到手之後,才有人告訴我學校還欠了億外賬,教職工都半年沒發工資了。好不容易應付完這檔子事,又有人告訴我,前任舉辦者已經拿土地在多家銀行進行多次抵押,先後貸款了近30個億。你說這不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麼?”

劉廣策等人都羞臊地低下頭。

徐生洲又道:“當然,在這個風口上能遇到真心實意想合併的,我們也願意考慮,畢竟專升本能提前一年、一年半,對學校發展會有很多好處。你們專升本辦公室可以提前籌劃,有針對性開展調研,提供參考意見。——蘇主任還有別的要說的嗎?”

蘇山月合上手裡的筆記本:“我覺得,就憑咱們學校現在蓬勃發展的趨勢,哪怕那幾個學校的舉辦者不同意合併,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也會同意的,這一點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其他的沒有了。”

徐生洲馬上進入下一個議題:“第二個,學校的學科建設情況。我們在上學期開學第一天召開了學校首屆學科建設大會,充分顯示出學校對學科建設的高度重視。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具體成效如何,還請學科建設辦公室陶主任介紹一下情況。”

陶文霞清清嗓子:“自從去年9月份徐校長高瞻遠矚,建立學科建設辦公室,召開學校首屆學科建設大會以來,我校的學科建設就進入了快車道,不僅建立了數學、生物學、電腦科學與技術、文旅產業研究、職業教育研究等5個重點方向研究群體,學術論文發表也進入了井噴期。截至目前,全校共在各類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了47篇論文,相當於過去三年的總和。其中,生物學科發表了13篇論文、職業教育研究發表了11篇論文,均已完成研究群體建設目標。此外數學研究群體雖然只發表了7篇論文,卻包括了徐校長髮表的1篇頂刊、1篇一區,簡老師的2篇三區、2篇中文核心,以及肖老師的1篇二區,質量堪比一本院校的數學系水準!”

徐生洲覺得有些慚愧,因為自己牽頭負責的2個學科,都沒有達到在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以上的標準。主要原因是數學方面只顧著發大論文,加上成老爺子有要求,不能隨便灌水,只能靠簡文桐一個人頂著;而計算機方面,直接放了黃高華和其他老師的鴿子,根本沒有參加他們的科研活動。現在牛徵來了,看來計算機方向還得抓緊,省得他老是放飛自我!

陶文霞接著說道:“學校言出必行,按照之前制定的獎勵政策,對各位發表論文的老師都及時進行了獎勵,這也更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是新招聘老師到崗後,估計還會迎來一波發表論文的高峰。目前距離一年的週期還有三四個月時間,希望各位老師再接再厲,繼續努力!”

徐生洲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陶主任,咱們學校的《學報》現在怎樣了?”

陶文霞笑道:“正要和徐校長彙報。經過前期艱難的溝通,他們前幾天才下文,勉強同意咱們從今年下半年恢復出版,但只能是季刊,考察期是一年。如果一年之內再發生問題,直接取消的我們刊號。”

徐生洲連聲說道:“好、好,陶主任辛苦了!《學報》關係重大,怎麼重視也不為過。之前我就說過,要改組《學報》編輯部,由我任主任,李特任副主任,重新招聘編輯。編輯的工資收入可以適當從優,兼職人員也要另外支付薪酬。李主任,這件事你可要多多費心。”

李特晃著大光腦袋回答道:“可以是可以,不過我現在跟著陳校長,研究進入關鍵階段,你得多給我配備幾個得力人手,免得我兩邊都顧不上。”

徐生洲點點頭:“可以。何處長,你會後問問李主任的意見,給他的編輯部多配幾個人手,一定要業務精熟、年富力強的,不要怕花錢。”

何興華連忙在本子上記了下來:“好,我一定會抓好落實。”

徐生洲想想又補充道:“正好陳校長、肖老師也來了,等下散會之後咱們商量組建一個編委會,近幾期最好只刊登理工類論文,從嚴把關,沒論文就咱們幾個編委自力更生,好歹也要熬過這一年,保住咱們珍貴的刊號!陶主任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陶文霞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要說的。

徐生洲馬不停蹄地進入第三個議題:“接下來,是全校師生最關切的問題,即咱們能不能在九月開學之前,如期搬到新校區?這個請劉校長來回答。”

劉廣策明顯比以前黑了好幾個色度,也不再是襯衫雪白、西服筆挺,但徐生洲對他的觀感卻好了許多。他聞言答道:“目前學校的校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實驗樓已經建好並投入使用,另外容納6000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5棟教學樓、4棟宿舍樓、3座食堂、1座體育館都已經完成主體結構,正在進行緊張的室內裝修,同時校園的路面硬化、照明亮化、景點綠化以及體育場平整鋪設也在進行之中,預計在8月底都可以投入使用,不影響新學期在新校區開學。”

李特馬上就發現了問題:“學生有吃的、有住的,那老師呢?”

劉廣策有些抱歉:“因為前期主要保障新學期開學,教職工公寓可能要到十月份左右完工。到時候需要各位老師辛苦一下,多花點時間在通勤上,好在學校門口就有地鐵站,還有快速路,交通還算便利。如果有老師通勤或住宿不方便,我們還在男女生宿舍各留出一百套左右的單間,供大家週轉使用。”

李特還想再說什麼,徐生洲插話道:“其實,即便教職工公寓八月份修好,大家也住不進去,因為現在學校還沒想好怎麼分配、怎麼定價格、怎麼進行抽籤。就算定下來、分下去,大家不是還得裝修嗎?一時半會兒同樣住不進去,不如稍安勿躁,再等幾個月。好菜不怕晚的!”

就這樣林林總總、雞毛蒜皮地開了一天會,才勉強把前段時間拉下的事情理出個眉目,徐生洲也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幹那些活。

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趕到辦公室,先趁著神清氣爽寫了一個多小時論文,又去arXiv、F1000上瞄了幾眼,開始叫人來談話。結果想叫的蘇山月沒來,倒有一個滿臉精悍之氣、好像社會大哥的中年人敲門走了進來,見面就大聲寒暄:“徐老弟,你好!冒昧打擾了,請多多海涵。哈哈哈哈!”

徐生洲懵了,站起身問道:“你好。請問您是?”

“哦,忘了自我介紹了,我是三山職業技術學院的董事長王四河,也是咱們省民辦教育研究會的副會長。哈哈哈哈,說起來咱們可是同行啊!”王四河說著大喇喇地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徐生洲聽說以前有些地方改制,把學校、醫院等單位全部一賣乾淨,有些殺豬的、開舞廳的賺了錢,也湊熱鬧去買學校、買醫院。本來以為是個笑話,現在看到王四河,倒覺得傳言有幾分可信!他本著來了都是客的態度和他周旋:“原來是王校長,久聞大名,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王四河也不以為忤:“哈哈哈哈,我不像個教書先生吧?其實我就是個包工頭,十幾年前賺了點錢,聽人說開學校賺錢,就搞了這個學校。徐老弟,我是個粗人,說話一貫直來直去,不會兜圈子。今天來見老弟,主要是聽說老弟想搞學校合併。是不是真的?”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昨天會上剛議的事情,今天就有人知道了,看來這合併是壞事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體世界之艾久克辛

柒玖肆一

神明降世,以我血軀斬神明

愛吃黃瓜皮

碎夢,天穹之下

一紙北鳶

重出江湖,成為校花的貼身保鏢

大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