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想到,為什麼朝廷突然出來了這樣一個告示。

尋樹?

聽起來就非常的不靠譜。

可那賞賜是真真切切的啊。

僅僅一天的時間,這個訊息就在京師瘋傳,大街小巷裡,全部都是在討論這個。

一千萬貫寶鈔,外加萬戶侯的封賞。

這是直上青天。

那折算一千萬兩白銀,基本上看了的都清楚,是為了方便外商。

很明顯,這會淚流的樹,應該是大明沒有。

百姓們就看個熱鬧,真正沸騰的是參與到海商的家族,勳貴,以及在京師的萬國商人。

也有那自以為是的,認為這世界上並不存在會流淚的樹,聽名字就感覺有些荒唐。

這天下怎麼可能有樹會流淚。

能到京師的萬國海商,大多數大半輩子都在各國做買賣,真正的大商人,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樹。

然而,當最新的京師邸報出爐的時候,記載了這上面的詳細資訊,就沒有人懷疑這樹是否真實存在了。

首先是樹的來歷。

這裡朱英作了修改,為了讓大家更有動力,便說自己在西域的時候,曾經見過這樹的樹幹。

也並非是流浪漢了,而是一名老商人。

這樹幹是老商人最後的寶物。

再就是詳細的介紹了樹的情況。

劇毒,切開樹皮後會流出許多乳白色的汁液,看上去就像流淚一樣,所以稱作會流淚的樹。

此樹據太孫回憶,當年那名老商人在四季炎熱之地尋到,四周樹木高漲茂密。

邸報上的詳細描述一經出現,就迅速打破了不存在的流言。

都描述得這麼清楚了,怎麼可能是假的。

太孫殿下也不需要拿個假的樹出來騙人。

關鍵是那大明萬戶侯,真香啊。

告示上比較簡略,邸報上就很詳細了。

首先這大明萬戶侯,是世襲啊!

而且是實權封侯。

在領了萬戶侯的爵位後,還會給個千戶所的指揮權。

其次,就是府邸了。

這可不是什麼空蕩蕩的府邸,其中僕從,侍女,朝廷會給全部配上。

再加上一千萬貫寶鈔,直接走上人生巔峰。

邸報上還說了,不管是誰,只要能尋來此樹,都給。

哪怕是三歲小二,照封不誤。

這京師邸報,可是要宣發海外的,等於說朝廷的承諾,是給全世界。

如此之大的懸賞,可謂是古今未見,開天闢地頭一遭。

最關鍵的是,此邸報將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通傳大明全境。

朱英為了能搞到橡膠樹,可謂是煞費苦心。

其實他最初想把價錢懸賞到一萬萬貫的。

不過還是朱元璋勸住了。

“若是太高,則就感覺沒那麼真實.”

在這方面,老朱是有經驗的,比如當初的郭桓案。

朱英聽完也覺得如此,所以就定下一千萬貫的數。

世襲萬戶侯,嘖嘖,如果誰真的能給找到橡膠樹過來,說實話,哪怕給個國公的位子,朱英都覺得划得來。

正月還沒過完呢,大明沿海就有大量的船隻已經開動起來。

這種感覺,就好像誰慢了一些,這懸賞就會被人搶走了一樣。

連朱英都沒有意識到,這個懸賞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大航海的程序。

尤其是在開擴冒險上。

歷史上的大航海,是歐洲為了尋求更多的利益,包括殖民,又稱為探索時代。

而現在因為朱英尋樹,給出巨大懸賞,所有的商隊必然會因此走上開荒的道路。

懸賞可沒有規定時間。

也就是說,不管過了多久,只要誰能找到此樹,都可以得到賞賜。

為了保障尋樹人的安全,朱英更是在邸報上說了,發現此樹後不便帶回者,大明可派遣船隊護送隨行保護。

連後顧之憂都省卻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於此帶來的,還有一系列連鎖反應。

從前沒投身海貿的大家族,現在開始紛紛加入其中,更是大面積招聘船員。

造船廠開始十二個時辰連軸轉,更是有大量的造船廠開始興建。

沒辦法,海船的訂單已經爆炸,有些大的船廠,都已經排上三年的號了。

現在的造船技術本身就在大規模的上漲。

在此前,造一條海船全力開工的情況下,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大型造船廠,比如江南造船廠才有的本事。

而朱英實行對工廠進行零部件加工,大大的提升了工廠效率,這就使得造船的速度得到提升,像是大型造船廠僅需兩月不到就能造出來。

小型的一點的,三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了。

即便是這樣,依舊是供不應求。

大明幾乎有點錢的,現在都投身海貿之中,熱情太高漲。

這樣的情況,朱英雖有所預料,但也沒想到會這麼高。

一千萬貫寶鈔,或許很多大家族都有,可世襲萬戶候啊,還實權封賞,這真是讓人瘋狂啊。

大明建國後,除了那批開國功臣,就很難有爵位的封鎖了。

在最近這幾年裡,並非是沒有戰爭,打倭國,打安南,那都是數十萬的大戰。

可即便如此,朝廷也並沒有封賞出很多爵位,只是按功升職罷了,錢財的賞賜變多。

這也就意味著,往後爵位會變得更加艱難。

所以現在冒出的世襲萬戶侯,才如此動人心神。

況且對於很多家族來說,海貿的買賣本身就有錢賺,哪怕是找不到流淚樹,虧本的可能也不大,如此自然無須多想,幹就完了。

除此外,朱英透過兵部再次釋出了一道令旨。

十年遠征。

徵召五萬人,進行長達十年的遠征,此次遠征採取自願報名的形式。

限制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

家中獨子不可報名。

單單看這兩條,別說五萬人,有一萬人報名那都算是不錯的。

但是接下來的條件,就真的讓人心動了。

但凡報名計程車兵,每人安家費兩百貫。

僅此一條,幾乎大量計程車兵心就開始跳動了。

在軍隊軍餉改革前,士兵的地位極其低下,許多士兵甚至是罪犯充兵,完全沒有自我。

此前也並非是以寶鈔結算軍餉,而是以糧食,比如大米,小麥,計算單位為石,升。

像是罪犯充軍的這種,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朝廷也不追究你的罪行了,給收屍已經是仁至義盡。

對於很多士兵,其實給口吃的就不錯了,尤其是在戰亂的年代,哪裡會存在什麼當兵拿餉。

而正規軍的話,其中區分為戰兵,輔兵。

輔兵的待遇就很一般,兩三石大米給家眷就行了,如果沒有家眷的,自然就是到了指揮使手裡,甚至有些明明有家眷的,也會被貪墨。

戰兵的待遇就好很多,一般情況下指揮使不存在貪墨戰兵的撫卹金,會上報朝廷送到其家眷手裡。

當然,除開撫卹金外,軍戶體系也是個福利。

父死子承的軍戶體系,在得到撫卹金後,哪怕是未成年的兒子繼承了軍戶的戶籍,每月同樣能夠領取到一定的糧食,發財自然不可能,但餓死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現在朱英軍隊改制,待遇上自然提高了不少。

首先是軍戶體系的世襲被打破,這意味著哪怕父親是軍士,兒子也不必是軍士。

其次就是錢糧。

現役軍士的吃喝基本上由軍隊統一負責,除此之外再有月錢。

普通的輔兵,後勤兵,每月可得寶鈔七貫,戰兵十一貫,有官職的,比如說小旗,總旗,自然就會更多。

像是百戶級別,每個月差不多有八九十貫鈔了。

這也看地區而來,比如邊疆地區還會有津貼,就會多一些。

對比起目前大明的經濟情況,好像不怎麼高,但士兵們都是包吃包住,其中包括軍備全都涵蓋在內,得到的月錢完全是能夠全部存下來的。

出戰的時候還會有戰爭補貼,立功還能封賞,在繳獲足夠的情況下,還可以分上一筆。

歷朝歷代計程車兵都沒有這個待遇,不能說不錯,已經可以說相當高配了。

也就是朱英搞經濟,讓大明的國庫富得流油,才敢這麼玩,換做其他朝代,這樣的軍餉制度能夠把國家直接拖垮。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對世家大族的打擊,畢竟從前的朝代,這產出的錢糧,八成入了世家大族的口袋,朝廷跟百姓共分兩成。

朝廷雖然收天下賦稅,可還要承擔饑荒,俸祿,賞賜,軍餉,戰爭等一切開支,其中還會冒出大量貪官貪墨朝廷錢糧,所謂千里求官只為錢,是以多數朝代的朝廷自然就捉襟見肘了。

在撫卹金上,如今的大明可謂是很高。

起步就是五十貫鈔,哪怕是後勤兵,輔兵,都是這個價碼。

戰兵的話就有八十貫。

如果是小旗,總旗,百戶,自然更多。

所以朱英給出安家費兩百貫,這等於提前給你發放數倍陣亡撫卹。

朱英很清楚,五萬遠征軍自亞洲東北部,橫跨白令海峽去往北美,再幾乎橫渡整個北美大陸,前往南美。

這其中的距離,估算至少都有四萬裡地左右。

哪怕是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一天五十里地,一年一萬八千多里,也差不多需要三年的樣子。

實際上肯定沒這麼快。

這跟後世的長征不同,並不需要應對戰爭,亞洲東北部幾乎都是無人區,即便有些小部落,哪裡敢於招惹五萬大軍,怕是周邊所有部落加起來,也就幾千口人。

唯一需要面對擔心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了,所以朱英才會選擇三十五歲以下計程車兵。

年輕點,身體素質自然要好些。

這不是征戰,主要還是看個耐力。

即便是橫跨了白令海峽,抵達了北美,朱英也不擔心。

部落怎麼跟大明的正規軍打,完全沒在一個層次,這可是五萬兵啊。

當實際上肯定不會說有五萬兵,在戰兵這塊,能有個兩萬已經頂天了,其餘大半都是輔兵,包括隨軍的醫師,還有各方面的人才。

即便是這樣,那也能夠在整個美洲大陸橫行霸道了。

當然,遠征軍並非是為了搶地盤的,他們的目的是尋樹,散播大明文明,宣揚大明威嚴,自然還是要友好交流為主。

是以惡劣的自然環境,比如亞洲東北部幾乎被冰雪覆蓋,行軍速度自然會更加緩慢。

之所以選擇五萬兵,而不是十萬甚至更多,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畢竟其中需要大量的吃食,尤其是在進入北美之前,亞洲東北部這塊。

糧食攜帶自然會有限制,總不能說帶個一年的糧食行軍,這很不現實,只能是路上邊走,邊收集糧食了。

所以隨軍的伙伕,也是個關鍵。

這麼算下來,能夠五年抵達南美,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即便是熟了路再走一次,估計也要差不多五年才能回來。

十年遠征,真就是半點水分都不摻。

實際上,朱英覺得哪怕是順利的情況下,估計也要十二三年才行,甚至是十五年。

最快的情況,當然就是這五萬遠征軍全軍覆沒了。

兩百貫鈔是基礎士兵的軍餉,實際上加上各軍官,其中還有醫師這些算起來,至少也是三千萬貫起步了。

除開安家費,朱英還給出特別待遇,但凡能夠完成任務回到大明的,所有人員連升三級,並且還能補上所有軍餉。

十年軍餉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哪怕是十貫鈔,一年也有一百二十貫,十年就是一千二百貫。

不過安家費也就是撫卹金已經給了,這補的軍餉只能是活著回來的才能領。

軍功上。

普通士兵直接越過試小旗,變成小旗官。

而總旗就能越過試百戶變成百戶了。

像是指揮使這類的,除了官職上的,還能封賞爵位。

綜上所有待遇,只是聽聽,真就是誘人。

這其中,尤其是對於剛入伍的新兵來說,則更加誘惑。

當兵哪能怕死呢,況且沒有人覺得會有什麼國家敢於跟大明作對,不就是行軍嗎,只要能活著回來,官職,錢財,名譽,全都有了。

自然,朱英在釋出令旨的時候,可沒有說過要去哪裡,多數計程車兵也不知道,將會遇到多麼惡劣的自然環境。

其實朱英不釋出這個令旨,哪怕是直接釋出軍令,也同樣沒有區別,只是他自己知道這其中的難度,所以才會給下如此豐厚的賞賜。

畢竟開出的懸賞都已經是千萬貫寶鈔了,還有世襲萬戶侯,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事實上,這支五萬人的遠征軍,才是朱英覺得最有可能找到橡膠樹的。

令旨在軍中的釋出的時候,就已經沸騰。

其實哪怕沒有明說,大部分人都能猜到,這次的十年遠征軍,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先前邸報上那流淚樹。

普通的軍事行動,怎麼可能會有十年這麼久,也不可能給出這麼高的賞賜。

但不管多大難度,就目前給出的這些封賞,就讓士兵們踴躍報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閻王小正太,從復活扶蘇開始的上下兩千年

一更獸也有觸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