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元璋和朱英兩人在談論兵事時,宅院外圍,李景隆已經逐漸靠近。

“便是讓我今天來見識一下,長孫殿下到底是什麼樣子,和太子殿下極為相像?”

從皇宮出來後,李景隆就直奔秦淮河畔過來。

他是從朱棣那裡得到的地址,所以想要上門拜訪。

當然,他的心裡同時還有別的心事。

李景隆此人,在早前的歷史上,看似如同一個草包,六十萬的大軍,竟然被朱棣給幹翻了,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那是白溝河之戰。

其實戰役的最初,李景隆對於朱棣,一直都是保持著碾壓的狀態,數次交戰中,都是以朱棣大敗而退。

不管是從戰術上,還是從戰略佈局上,李景隆都是無可挑剔。

只是每次要將朱棣圍剿的時候,總是完美的防禦線,意外的出現了缺口,讓朱棣把握住時機得以突圍。

朱棣和李景隆,本就十分的熟悉,朱棣觀察李景隆六十萬大軍的佈局後,驚訝的發現,中軍竟然存在漏洞。

把握住就會的朱棣,在最後一次交戰中,直衝中軍,李景隆所在。

然而即便有漏洞,巨大的相差比也不是朱棣可以撼動的,在距離中軍還有不小的距離時,朱棣已然陷入被圍殺的局面。

被六十萬大軍團團圍住是什麼感覺?

當時的朱棣,已然是心若死灰。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景隆中軍的帥旗,突然被大風颳到了。

中軍帥旗乃是統帥各路大軍的指令大旗,帥旗一倒,失去了指揮的大軍開始變得有些混亂起來。

然而最為搞笑的是,李景隆看到帥旗倒了,第一反應竟然不是把帥旗撐起來,而是眼看混亂,直接帶著中軍親衛跑路了。

正當李景隆率領的大軍迷糊的時候,朱棣大軍士氣大振,很快發起反擊。

而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遭踩踏者數萬,沿著白溝河數十里地的戰略防線,很快被沖垮,李景隆只能帶領著十餘萬人馬退守濟南,而猛將翟能也戰死,殘兵四處潰散。

白溝河戰役的驚天逆轉,不僅讓六十萬大軍潰散,也讓朱棣聲勢大振,靖難之役的局勢開始變得好轉起來。

整個戰役,在開始的時候,李景隆表現得可圈可點,完全沒有問題,只是就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而後損失數十萬大軍。

這其中,要說李景隆不是朱棣的暗子,誰信吶。

最為主要的是,朱允炆信呀。

還把南京城的防守,交給李景隆。

當朱棣來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李景隆直接就把城門開啟了。

南京,作為大明的京師,首都所在,其中單單京營就有四十八衛。

一衛五千六百人,便已經是將近三十萬人了。

哪怕之前被李景隆調走一些,加上後來潰散的十餘萬士兵,保守估計也有三十多萬的兵力駐守京師。

加上城門上羅密的大將軍炮,火藥不計其數。

沒有李景隆的開門投降,是朱棣二十多萬人,能不能打下來,要多久打下來,都是未知數。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朱棣對於京師南京,可謂是非常熟悉,他能不知道南京城有多麼難打,需要多少的兵力才有勝利的把握。

但是從白溝河大勝後,朱棣毫不猶豫,帶兵直衝南京而去。

就當時這個策略,讓跟隨的將士們都傻了眼。

是誰給了朱棣這樣的自信呢。

除了李景隆,也沒別人了。

有人說李景隆是因為害怕,所以才開門投降。

然而李景隆的履歷,卻是很難看出有害怕的意圖。

自小從軍營里長大的李景隆,跟隨過父親李文忠征戰沙場,長大後獨自帶兵練兵,負責西番貿易,得朱元璋看重。

最為關鍵的是,李景隆開城門,可不是他一個人開的,他是有同夥的。

和谷王朱橞一起共同投降,開啟的城門,也是谷王朱橞鎮守的南京金川門。

換個城門,他李景隆想開,還不見得能開呢。

當然現在的李景隆,和朱棣的關係雖然好,但不存在幫其造反的心思。

只是他是個聰明人,在朱允炆和朱英兩人的選擇中,很快就選定了連面都沒見過的朱英。

自己表弟什麼性子,他李景隆能不明白嘛,怎麼可能鬥得過朱英這等狠人。

尤其是,朱英還是嫡長孫,是得到了陛下承認的嫡長孫。

不管身世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就陛下活著,太孫的位置,就只有可能是朱英來做。

在這一點上,李景隆和朱棣一般,看得極為清楚。

“現在陛下還沒有將長孫殿下的身份公佈,我若是提早歸附,定然可以得到重用.”

李景隆心裡有些忐忑。

因為朱英對他來說,實在是過於陌生了,加上群英商會帶來的神秘色彩,還未見面,李景隆就已經膽怯三分。

“曹國公,還請留步,這裡不宜進入.”

就在李景隆看到前面的宅院,準備直接過去的時候,突然兩名普通百姓打扮的壯漢,擋在了他的面前。

李景隆停住腳步,只是一眼,他就明白了這些人正是錦衣衛。

“怎麼,你們錦衣衛管這麼寬,還不準本公四處走走?”

李景隆眼珠子一轉,頓時說道。

然而兩名錦衣衛根本不買賬,相互對視一眼後,上前一步逼了過來,沉聲說道:“曹國公,可不要讓我們難做.”

兩人手搭在腰刀刀柄,顯然李景隆再多說一句,就要將其直接制服,不給絲毫顏面。

作為陛下親衛,不管是誰,膽敢衝撞陛下,直接抓人錦衣衛詔獄再說。

李景隆看了一下兩人的手所放位置,毫不猶豫轉身就走,頭也不回的離開。

就在李景隆離開後,兩名錦衣衛耳語一翻,一人立即向朱英宅院走去。

“你在這裡和其他兄弟守著,我去稟告蔣大人.”

“是.”

......

院子裡,朱英明白,老爺子對自己的軍政分離的想法,已然是贊同。

雖然具體的施行,肯定要更加的周密。

畢竟整個大明軍制的改革,遠遠不是白紙上幾千字就能搞定的,其中關乎到的利益,極為龐大。

但是朱英心中十分清楚,想要對大明進行改革,唯有趁著老爺子還在的時候才可以。

假若是自己即位,再去行這改革的事情,其中受到的阻擾,定然會超出想象。

軍政分離,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武將權力的削弱。

其中最為關鍵的掣肘,就是在於戰時和非戰時的區別。

相當於在正常統軍將領裡,加了類似後世軍委這麼一個角色,掌控非戰時,非職業將士的把控。

意味原本將領在非戰時,掌控的軍隊數量大幅度下跌。

其實大部分計程車兵,在沒有戰爭的時候,都是作為屯田存在,這個時間段裡,將會被軍委統治,而不是像之前的還由原來的將領統治。

在朱英白紙上的策略中,將士們的軍餉,將不會透過原先的統帥發放,而是改由軍委發放,後勤士兵和作戰士兵,也徹底的被區分開來。

“爺爺,軍政分離的事情,想來還是需要徐徐圖之,孫兒只是一個大概的想法,真要施行下去,還是要準備妥善才行.”

朱英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

軍政分離,實際上要在原本的統帥隊伍中,增加了類似後勤長官的一條線。

這個新增的職位,一般的武將其實難以擔任,至少文盲武將擔任不了,得是文人才行。

“只得是將文臣變作武官才行,咱回去後召集諸多大臣,將此事商議一番,而後有什麼結論,再拿來給大孫看.”

朱元璋思索了一會說道。

朱元璋照著軍政分離的思路,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文武搭配了。

“對了爺爺,還有一事,要跟爺爺說一下.”

朱英突然說道。

朱元璋回過神來,問道:“何事,大孫只管說便是.”

朱英有些尷尬的將高麗使臣,把原本的趙香熙給換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好你個小子,咱還擔心你不近女色,沒想到你倒是自己先搞定.”

朱元璋哈哈一笑,對於大孫要女人這樣的事情,他當然是感覺到極為欣慰。

突然,朱元璋的笑聲戛然而止。

有些怔怔的看著大孫,剛才他被大孫要女人的事情給模糊住了,這才反應過來,高麗使臣幫大孫換人?

“大孫,那些高麗使臣,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直接問道。

此時不裝逼,更待何時。

能夠讓老爺子震驚一波,朱英心中極為暗爽。

只見朱英嘆氣道:“唉,我那些麾下,一個個都不讓我省心,總是想著法子給我找女人,真是讓人頭疼.”

朱元璋一頓,立即追問道:“大孫你這是將原本的高麗使臣隊伍,全都截殺了,然後換上你自己人了?”

高麗對於大明,在朱元璋看來,是極為重要的。

尤其是現在的高麗大將軍李成桂,讓朱元璋認定為最佳的盟友。

畢竟之前的高麗國王,一直都是心向蒙元,拒絕給大明納貢,而李成桂這番的態度,顯然很是明確了。

大孫要是將其使臣隊伍給全部截殺了,這可就不好辦了。

朱英無語,他知道老爺子這是誤會了。

只好像老爺子解釋,這些高麗使臣,本來就是他的麾下。

果然,朱元璋眼睛都瞪大了。

“這,大孫你是如何辦到的?”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一國之使臣,向來都是國主最為重視之人,而且直接換人這樣的操作,顯然整個使臣隊伍可不僅僅只有數人是大孫麾下。

這也就意味著,整個高麗使臣的隊伍,都已經被大孫所掌握。

朱英淡淡一笑,仿若平常說道:“不止是高麗使臣,便是高麗皇宮禁衛,朝堂大臣,地方大員,水陸兵馬統帥,都屬於孫兒麾下.”

“只要爺爺一句話,孫兒明日就給高麗改個姓.”

聽到大孫這番充斥著淡淡霸氣的宣言,朱元璋真的是被震驚到了。

這仿若天方夜譚一般的事情,大孫是真的辦到了嗎?

按大孫這個說法,也就是說目前整個高麗,都已經在大孫的掌控之中了,那率軍打下高麗王都的李成桂,如今不過一個傀儡?

這,這也太誇張了吧。

朱元璋不由喉嚨滾動,口水吞嚥,半晌後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連忙問道:“大孫這等事情,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委實讓人難以置信.”

朱英看到老爺子都被震撼到的模樣,心裡爽歪歪。

也不藏著,直接將自己早就安排人潛伏到李成桂麾下的事情說了出來,包括後續的一些安排,也解釋了出來。

其實說出來也不難理解,畢竟朱英有錢,雪花鹽在高麗銷售的時候,早就勾搭上了大量的高麗貴族。

李成桂也是即得利益的一員,加上一些將士的加入,在朱英的操控下,尤其是當時蒙元潰敗,高麗的局面也不是很好。

這些將士的地位,很快就被提升上來,迅速上位。

拉攏的將領,也不僅僅只有李成桂一人,而李成桂也需要人手共同抵制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高麗國王王禑派人暗殺李成桂,在朱英麾下潛伏將領的保護下,這才安然無恙,因此得到李成桂的極度信任,現在擔任皇宮禁衛統領一職。

掌握實權的李成桂與朱英麾下潛伏勢力開始進行私田改革,主要以限制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為目的,這種對經濟基礎的重新洗牌。

讓朱英大肆安排人員潛入高麗,因為潛入的人員太多了,導致群英商會短時間內都出現了無人可用的情況。

隨著朱英的述說,朱元璋有些渾濁的眼睛,發出駭人的精光,直盯著朱英的面容。

朱英說完後,發現老爺子的異樣,不由朝自己身上看了看,問道;“爺爺,你這是怎麼了.”

“還有嗎.”

朱元璋追問道。

“沒有了.”

朱英搖頭回道。

“好大孫,真是咱的好大孫吶,大妹子,你可看到咱們的大孫,咱們優秀的大孫,哪怕是流落在野,也是如此的不凡.”

“比咱要強,比咱更強,哈哈哈!!!”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長生殿之康熙與孝懿皇后

佟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