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義打量著辦公室裡的陳設,目光自然而然就被牆上懸掛著的裝裱好的球衣所吸引。

胡萊的、李青青的、羅凱的、夏小宇在國家隊、國奧隊和俱樂部隊的球衣一字排開,將辦公室的兩面牆都快掛滿了,非常壯觀。

“這些球衣……就是您成功的證明啊.”

他讚歎道。

沒想到李自強卻反對他這種說法:“這不是我的成功.”

“啊?”

林學義本來是想誇獎一句,然後拉近受訪者之間的關係,好進入正題。

一般這種情況,被稱讚的人都會很高興,然後敞開胸懷,採訪就會進行的很順利。

哪想到李自強卻不常理出牌,把林學義給打懵了。

但林學義很快意識到或許他可以就這樣開始採訪,因為比起提前設定好議題的公式化採訪,或許這樣出人意料的場景才更有記錄的價值。

於是他順勢問道:“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來到東川中學足球隊前,胡萊和羅凱就已經在學校了。

所以與其說是我培養了他們,不如說是我運氣好,遇到了他們.”

“但胡萊是您招入球隊的,也是您對他進行了大量嚴格訓練的,而在此之前胡萊甚至都沒怎麼接受過系統專業的足球訓練……”“我只是給他安排了一些基礎訓練,和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完全不相符的。

所以他今天的成功其實和我關係不大。

那樣的基礎訓練,任何一個足球教練都能做.”

李自強搖頭,“夏小宇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在來到東川中學之前,他在初中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苗子了,東川中學只是給了他一個發揮的平臺,他也不能完全算是我培養的。

真正算是我培養的,只有李青青.”

“她是您女兒嘛……”“對,她是我女兒,所以我能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始終陪在她身邊。

而無論是胡萊、羅凱還是夏小宇,他們從我這裡得到的指導都不多。

我不好說自己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到了多少作用……”“但高中足球其實是從青訓向職業足球過渡的關鍵階段,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中球員進入職業足壇.”

林學義小小的反駁了一下。

“當然,我不是否認高中足球教育的重要性。

我只是說,他們的成長,我沒幫上什麼忙。

球員的培養是很講究連續性的,現在從東川中學走出去的球員,我就可以說他們是接受了我的訓練。

因為我們在這些年的工作中,也總結出了一套適用於東川中學足球隊的訓練方法和理念……如果以後這面牆上還能再掛上其他國腳的球衣,那才能說是東川中學足球隊的功勞。

現在嘛……”李自強搖了搖頭。

“我把這些球衣掛在這裡,這是為了激勵我們自己,也給那些球員們一個目標.”

聽到這裡,林學義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李自強卻極少在公眾面前以“胡萊恩師”的身份自居,自我宣傳。

他一直以為李自強是胡萊的恩師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不需要重新論證。

李自強卻很少提他和胡萊的關係……“說到連續性……我前段時間去採訪拍攝了胡立新指導的工作,在訓練中他不會簡單直接地告訴小球員們這球應該怎麼處理,那個球應該怎麼處理,而是告訴他們要多觀察,自己做決策……而今天我在您賽後的更衣室裡,也聽到了您反覆強調觀察的重要性。

我想,這是否是一種連續性?”

“這當然是.”

李自強點頭道,“今天那個榮弋,你注意到了嗎?”

“注意到了.”

“你覺得他怎麼樣?”

“嗯……怎麼說呢?很有靈氣,也敢在比賽中做動作.”

“不僅如此。

在那次沒打成功的反擊中,他是提前就觀察到了空當,並且先一步啟動,卡在了內側,這才創造出了一個接球的空間來。

但張世聰沒把足球傳過去……”李自強說道。

“榮弋小學是在南城小學踢的球.”

林學義對此並不意外,因為他早就知道了。

胡立新在知道自己要來東川中學採訪,就把這事兒告訴了他。

“其實他今年九月份才算是我們東川中學的學生,不過他已經被東川中學錄取了,所以現在就提前跟著我們一起訓練.”

李自強繼續介紹道。

“他和我們在一起訓練的時間還不長,不是很熟悉,可是在比賽中他的表現卻非常不錯,大部分時候也能和球隊配合到一起去。

就全靠他的觀察和決策能力.”

林學義點點頭,表示認可。

這些他都在比賽中看到了。

“不過榮弋是上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胡才去的南城小學任教。

他也只接受了老胡兩年的訓練,而且老胡的足球理念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榮弋只在老胡手下踢了兩年球,他最大的收穫其實還是自信心,老胡允許球員們在場上自由發揮,哪怕犯了錯,他也不會罵,而總是鼓勵他們下次做到更好。

所以他教出來的球員都會顯得比同齡人更自信一些,在場上更敢做動作,哪怕失誤了也不怕.”

“所以我感覺他好像在場上和其他球員有些不一樣,就是因為這個?”

林學義剛剛問完這個問題,就意識到自己這麼說,好像是在說東川中學其他人都不行一樣。

但李自強點頭表示贊同,同時給林學義講了個事:“前幾年我們東川中學來了一個很厲害的球員,他在三屆安東杯初中組比賽裡一共打進了三十八個球,被稱為他們學校的王牌。

也引起了包括嘉翔高中在內很多學校關注,最後他選擇來我們東川中學。

但他沒有在我這裡打出來,高中三年,從高二開始他就連比賽都很難打上了……”“為什麼?”

林學義很好奇地問。

“他速度很快,他自己都說曾經在練短跑和足球中來回選擇過的,最後他選了足球。

雖然他的速度快,但技術很單一,也不怎麼好,進攻手段基本上就是把足球趟出去然後加速追。

他在初中能夠進那麼多球,也和他的速度優勢有很大關係。

可是到了高中,速度快的人也不少,身體對抗的難度也增加了……他技術單一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

而且他的個人特點和我們全隊的戰術風格也格格不入……”李自強繼續說道:“據說他的初中教練也不讓他練技術,在戰術上就把他的速度優勢發揮到極致。

憑藉他的速度和防守反擊,初中球隊在安東杯初中組中成績還挺不錯的,所有人都覺得那是一個優秀的教練。

所以當他沒有在我這裡踢出來的時候,他父母還來找我鬧過,說是我刻意打壓了他們兒子……”說到這裡,李自強笑了起來。

“我讓他練技術,不要只是光靠速度踢球,他卻給我說只要他能進球就行。

他還拿胡萊舉例子,說胡萊就是隻能進球,但人家把進球做到了極致,所以一樣是世界巨星。

他的速度還比胡萊快,他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

聽見這話,林學義露出了“地鐵老人看手機”的表情。

李自強攤開雙手,搖頭道:“胡萊確實是很能進球,但問題是他並不是真的很能進球。

他只是利用速度優勢,在對手身體還沒發育成熟的時期佔了些便宜而已。

他的射術並不精湛,帶球技術也很一般——因為他太快了,快到都不好控制球——也不擅長在對方防線中找空當,無球跑位幾乎沒有……只靠速度,他拿什麼進球?他真應該當初去練田徑的,說不定現在都能參加全運會了……”聽李自強的講述,林學義想起了之前在南城小學和華苑路小學比賽中所見到的那一幕幕。

中小學球員身體沒長開,力量不足,速度不快。

於是只要你隊伍裡有一個身高體壯,或者速度快的球員,往往就能橫掃一方。

在這樣絕對的優勢面前,什麼精妙高明的戰術安排都沒用。

“當我從那些初中學校接收到的都是這樣的球員時,我確實很難做什麼。

但如果未來進入東川中學的苗子都是接受老胡訓練的球員,那我會放心很多。

我甚至會放出話去,如果是在胡立新手下訓練過的球員,進入東川中學會相對有優勢一些.”

林學義感嘆道:“你們倆就像是流水線合作一樣啊……”“我們確實是在合作.”

李自強並不否認。

“我們希望東川的校園足球能夠統一風格,這樣從老胡的小學開始到我的高中,足球的理念都能得到很好的延續.”

林學義想起那天攝影師們在車上的爭論,於是他說道:“我們從南城小學採訪出來之後,也在考慮這問題。

胡指導的理念聽上去很有道理,可實際情況是,堅持他那一套確實很難贏球。

如果不能贏球,又要怎麼推廣呢?”

“這就是東川中學要做的事情。

今年下半年的安東杯,我們要爭取拿到全國大賽的參賽權,然後明年在全國大賽上取得足夠好的成績。

如果明年不行,那就後年,反正要把這個事情堅持下去.”

“所以最後還是得成績說話?”

李自強先點頭,再搖頭:“高中階段,確實還是要看成績的。

不過贏球雖然重要,知道怎麼贏更重要。

我相信按照老胡理念培養出來的球員,不僅能夠贏球,還知道怎麼贏。

從高中階段開始,球員的身體素質差距越來越小,頭腦的差距則越來越大。

東川中學一定會再次贏得全國大賽冠軍的.”

自從胡萊那一屆全國大賽奪冠之後,這一晃眼七年過去了,東川中學再也沒有贏得過全國大賽的冠軍。

但現在聽李自強的話,他信心很足。

林學義若有所思:“所以在比賽結束之後,明明贏了,你還要專挑球員表現不好的部分覆盤……也是希望他們知道怎麼贏?”

李自強點點頭。

採訪的最後,林學義讓攝影師再給了牆上的那一排球衣許多特寫鏡頭。

儘管李自強說胡萊他們的成功都不是他的功勞,但林學義認為李指導還是過謙了。

不管怎麼說,胡萊、羅凱、夏小宇,都是在李自強手下走入大家視野的。

為大廈打下地基的人固然重要,可擺渡人難道就不重要了嗎?無論是李自強還是胡立新,他們的工作並沒有高低之分,他們都是在為中國足球的未來做貢獻。

※※※ps,有一些作者的話想說,但字數太多,就不放在章節末尾了,另開一個單章,稍後送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重生:消滅核汙水變異物種

富肆十

禁愛成癮

名偵探科北

五星法師

mulong

言不太靈,也算超能力

陽泉酸菜

LOL:暗裔劍魔想奪舍我

一葉水茶

絕天尊者

使用者2736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