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嘆息一聲道:“哎,也罷,你我都是大王之臣,只能盡所能完成此事了,看來這幾年你我也無法清閒了.”

衛笑道:“寅尚書說的在理,同為大齊之臣,理應為大王分憂,況且此事也是利國利民之大事,寅尚書乃大王老臣,理應熟悉大王性情,想那麼多作甚,今日既然來你這裡,理應賞月飲酒,不談政事,不談政事.”

寅道:“善!今日月圓,你我便飲酒賞月.”

數天之後,從長安城發出的公文,以快馬發往齊顧二城。

在長安城中,經過官府張貼的告示,與官員的耐心解說。

長安城的百姓們,都聽明白了朝廷的這項新政策,只不過百姓們反應平平,絲毫沒有要捐款捐物的意思。

兩天下來,戶部衙門冷冷清清,甚至都沒有一人過來諮詢的。

楊浩對此無比的失望,這說明自己處心積慮的想讓自己治下的子民,能夠吃飽穿暖活的有尊嚴,如今看來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罷了。

在楊浩有些心灰意冷之時,少炎慌慌張張的跑到王宮。

“大王,大王!”

楊浩見此心中又是一沉,猜測難道又有什麼讓人惱火的事情發生了?但是這次他卻是想錯了。

“又發生了何事?”

見楊浩臉色難看,少炎顧不得休息,連忙道:“大王!這次是好事.”

楊浩眉毛一挑道:“好事?”

少炎道:“大王,即日一早,戶部衙門剛開門,便有百餘名百姓前來戶部報名,一開始臣也有些意外,詢問之後,才知道這些百姓都有子嗣在學府求學,這些人最少的都捐出今年半成的收入,甚至不求回報,大王,我大齊百姓如此,真是我大齊之幸啊.”

楊浩聞言猛的從椅子上坐起來道:“當真!”

“臣不敢有所欺瞞!”

少炎拜道。

楊浩興奮的難以自抑,以拳擊掌道:“好,好啊!傳令下去,不能虧欠了百姓,誰捐了多少都要仔仔細細的記錄下來,該如何做,都要按照制定的政策辦理.”

少炎道:“大王放心,臣自是曉得,戶部官員已經詳細將百姓的物資記錄在冊,不會虧待百姓分毫.”

楊浩點點頭:“好,你現在先回戶部,有新的訊息,立即派人通傳.”

少炎一拜道:“臣告退.”

說罷,連汗都顧不得擦一下,便風風火火的朝宮外跑去。

此時的戶部衙門前,幾十名學府的學生們扯著脖子叫喊著。

“大齊百姓,大齊對百姓不薄,如今大齊有困難,正是吾等回報大齊回報大王的時候,如果坐視不管,爾等可還有良心,你們忘了我們是如何才能有今日之生活?”

隨著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學生們越說越激動,他們的詞彙是貧乏的,但依舊將長安城的百姓說的無地自容,那些已經報名捐款的人家,鄙視的看著這些同胞,有些情緒激動的,甚至開始破口大罵起來。

不知是哪一個人良心發現,在一道道目光中朝著戶部衙門走去。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長安戶部衙門前的人越聚越多,這讓以往看起來頗為寬敞的衙門,頓時有些擁擠起來。

百姓們如此踴躍,頓時忙壞了戶部的官員,為了加快記錄的速度,戶部官員直接放棄了竹簡,從戶部倉庫中取出昂貴無比的羊皮紙。

即便如此,直到天黑,衙門前的人依舊沒有散去。

這中狀態持續了三天時間,數萬人口的長安城,可以說沒有一人選擇坐視不管,即便是捐的最少的也有百斤糧食。

數萬人數千口的人家,所得的物資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量。

只要將這些物資都收上來,別說修一個水壩,甚至足夠支撐目前施工中的管到全部完工了。

長安城的訊息1極快的速度在齊國腹地傳開,另外兩城百姓雖然沒有長安人那麼財大氣粗,但捐獻的熱情絲毫不下於長安人。

楊浩無比的欣慰,這說明人都直到雖對其好,大齊百姓已經從心中徹底的認同了這個國家。

一個民族形成的關鍵便是相互的認同感,楊浩不知道大齊什麼時候才能從一個封建集權國家,蛻變成一個封建民族國家,但大齊的百姓讓他見到了這個希望。

一個民族國家的凝聚力是無比可怕的,無論大齊亡與不亡,今後的子孫後代們都有一個共同名字齊人,這個稱呼不再呼你是否改朝換代,還是異族入侵,齊人始終都是齊人。

百姓的支援,讓楊浩徹底的沒了後顧之憂,看著戶部送過來的記錄,楊浩覺得這些物資已經遠遠的超過了自己預期。

為此楊浩準備從這些物資之中拿出一部分,在三城之中建立養濟院,專門照顧那些失去生活能力的傷殘人士,老人與孤兒。

楊浩現在所能保證的就是讓他們免於凍餓而死,至於舒適的生活是無法保證的,但這一項政策一出,在百姓心中他又有了新的稱號,千古仁君。

其威望甚至直接超過了那些傳說的上古賢王,大齊百姓甚至覺得即便是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復生,大神女媧降世也比不上楊浩所做的一切。

畢竟大齊帶給他們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洪武二年九月中旬,當齊國大地開始收秋的時候,勘探水壩建設的工部人員已經將水壩周邊的地形測繪完畢。

在地圖測繪方面,齊國已經有了一套較為專業的辦法,楊浩首次提出了等高線的概念。

利用這個辦法,能直觀的以二維平面描述三維的地形結構,這對於沙盤的製作尤為重要。

拿著勘探的結果,工部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製作出了一個大約七八平方的沙盤。

以這個沙盤為參考,加上楊浩的參與,開始探討水壩的建設。

楊浩不是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大壩,只是需要一個能控制水流的堤壩而已,這樣以來在工程難度上便小了很多,大齊現在沒有水泥,在修建堤壩的過程中,只能將木石結構的能力最大程度利用到完美,只有這樣他才敢將其投入使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還是白

陽光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