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三月末,隨著僅剩的一些積雪融化後,冬天終於遠去。

生命力頑強的雜草,已經展露出了些許的綠色,大地在春風緩慢的復甦。

與後世喧鬧得環境比,上古的早春,多了一絲寧靜,少了些許的浮躁。

晨光中,長安城外的農田裡,農民們已經開始忙著為自家的田地翻土。

分給社群的那些耕牛,成了比人還要金貴的重要勞動力。

只要有人使用完,官府都要嚴格的檢查耕牛的健康狀況。

如果發現有人虐待或者沒有好好餵養耕牛,那麼租借之人便會受到懲罰。

雖然不至於判處死刑,但卻免不了一番皮肉之苦破費一些錢財。

在這種嚴苛的耕牛保護政策下,沒有人想要挺而走險,即便是這些老黃牛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味可口。

成年男人們有著自己的事情,而長安城的幼童們也有著自己的忙碌。

已經在大齊學府學習了兩年的獲,很快就要迎來了他人生中的轉折點。

冬季過後,學府要挑選一些年紀與學識優秀的人委以重任。

獲今年雖然還不到十四歲,但這三年中他憑藉自己的勤奮好學,已經有了不下於教書先生的學識。

也許是由於年輕的緣故,總會提出一些連先生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這一天一大早,獲匆匆的吃完晚飯,與自己的妹妹將家中的家禽與牲畜填過了草料後,便穿著自己最乾淨的衣服,匆匆的趕往學府。

今天吏部的官員要來學宮,考核他們這些候選者的學業。

只要能夠透過考核,那便證明他已經能夠出師了,不管朝廷要他們這些人去做什麼,至少他不在是家中的負擔,成了和那些官員一樣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最重要的是,只要為朝廷工作,就會有不錯的俸祿能拿。

如果未來運氣好,也許也能像朝廷的那些大佬一樣有出入王宮參與國事的機會。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雖然楊浩沒有將這勸學詩中的思想傳播出來,但是齊國朝廷的政治風向已經十分明顯了。

那就是文武分家,如果想要入朝為官,知識雖然不佔全部,但有知識的人明顯的要比其他人的機會大一些。

獲雖然也想從軍打仗保家衛國,但這幾年齊國的發展,讓他看到文官的作用也不弱於武將。

武將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文官是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獲覺得,齊國已經有了那麼多優秀勇敢的將士,完全不懂軍事的他,如果去了軍中並不能有太大的作為。

而文官不同,他這幾年的所學,大多都是關於民生,只有入朝為官,才能一展胸中報復。

獲忐忑的來到學府,而此時學府中已經來了很多人,看著自己的那些同窗看向羨慕的眼神,獲難免產生了些許的優越感。

只不他也懂得一些為人處世之道,並沒表現的鼻孔朝天惹人生厭。

和同窗見禮之後,獲見到自己的先生正在和幾名穿著官服的人交談,心中不由得有些緊張起來。

而這是任康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擠了過來。

“看到沒有,中間坐著的那個,就是齊國的吏部尚書寅,好傢伙,想不到這次連這等人物都來了,獲兄,這次如果表現的好,小弟今後了真的要仰仗於你了.”

獲聞言心中一驚,連忙朝那為首之人看去。

“你說那人寅尚書?”

任康笑了笑,道:“那還有假,我當初入宮飲宴的時候可是見過的,這次你的機會來了。

”見任康說的如此肯定,獲得心跳忽然加快了許多,原本的淡定自若已然不在。

齊國的尚書之中,學問最深的就是吏部尚書與禮部尚書了。

而寅雖然在算學上不是其所長,但那也只是相對少炎而言。

在齊國寅的算學能力,除了深不可測的楊浩之外,他的地位當可排前三。

這樣的牛人來考校自己,如何能不讓他緊張。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寅對學府的先生道:“時辰不早了,將那些學生都帶過來吧!”

先生點點頭,起身道:“所有參加考校之人來此集合.”

“獲兄,等你好訊息.”

獲點點頭,深呼吸一口氣“多謝!”

這一次等候考校的學生一共有三十餘人,最大的已經十五,最小的當屬獲剛剛年滿十三。

將眾人已經來齊,寅起身一臉嚴肅的看著這些年輕的面孔,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與身旁的官員說了幾句,便朝著學府的後院走去。

考生們正疑惑間,便聽先生道:“這次的考核地點就在學府候選,稍後你們排好隊,五人而近,等先前進去之人出來後,之後的人再進去。

記住!出來的人不許多說,在一旁等候,你們今天的表現決定你們今後命運,希望你們萬不可大意.”

眾考生聞言,原本就緊張的情緒更加的緊張了幾分,有些心理素質差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考生們排好隊,來到學府後院的門前等候。

獲排在中間的位置,看著前面的人走近後院後,院門被緊緊的關上,根本看不到也聽不到裡面發生了什麼。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從清晨到中午,考生已經進去了好幾波,有人一臉喜悅,有人滿臉憂愁,其餘的考生想要詢問一下,但是守在一旁的吏部官員的存在,讓他根本不敢多說一句話。

輪到獲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正午,炎炎烈日刺的人有些睜不開眼睛。

隨著院門再一次的被開啟,獲緊張的跟著前面的人走入的後院。

還麼等獲多打量院中的情況,身後便傳來一聲重重的關門聲,突然的聲響嚇了幾人一跳。

“不要耽誤時間!”

一聲頗為威嚴的聲音,讓幾人回過神來。

獲便聲音方向看去,只見幾名官員正端坐在一處涼棚下面,而在正中間的寅身前的桌子上,堆放著一堆竹簡,不知道是做何之用。

幾人有些忐忑的來到諸位官員身前,躬身拜道“學生拜見寅尚書,拜見諸位上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