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場小雪的到來,楊浩開始了在這個時代的第二個冬天。

去年的冬天,弱小的齊部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佔領了這裡,而此時又到了冬天。

而大齊已經是坐擁三城,統治區域達到方圓近百里的諸侯之一。

這是個巨大的進步,楊浩雖然不知道現在統治區域裡具體有多少人口,不過從派出去的軍隊,傳回來的資訊判斷,新增的人口不會小於三萬人。

而這個數字保守的估計,實際的數量絕對會大於這個數字,而此時大齊的軍隊並沒有停下對外開拓的腳步。

無論是西方的小方國,或者北方的大族,都在大齊的兵鋒之下瑟瑟發抖,任憑那些來去如風的騎兵劫掠眾多小部落。

尤其是斟灌氏是最苦逼的一個,北方有窮南方大齊,在這兩個勢力的夾擊之下,斟灌氏的貴族們只能躲在土城內瑟瑟發抖。

他們除了對毫無意義的祈禱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有窮氏的目的就是透過劫掠增強自己部落的實力,至於佔領土地這一點,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

在這一點上,楊浩倒是與其不謀而合,只不過和有窮氏的劫掠奴隸不同,楊浩雖然也在劫掠。

但是雙方在對待那些俘虜的態度之下有著很明顯的差別。

楊浩的野心是統一華夏,並不是為了一時的享樂。

奴隸和反叛的力量的不是他想看到的,這些新抓來的人口,今後都是大齊的子民,而他們很多人,都會被迫的放棄以往漁獵的生活方式,拿起鋤頭成為大齊發展建設的一顆螺絲釘。

只不過這些人的待遇肯定要比之前的大齊差很多,在一年之內這些人是不會擁有自己的土地的。

開墾出來的土地大部分所產出的糧食,大部分都會進入到大齊官方的糧倉之中。

這些人想要擁有自己的土地,只能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徵召入伍,透過戰功來獲取土地。

但楊浩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去當兵,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第二種獲取的土地的辦法就是,這些人為大齊勞動一年,而這一年之內不能做出任何損害大齊的事情,不能離開自己的居住地數里之外。

只要堅持一年,他們便會擁有大齊的公民身份,成為光榮無比的齊人。

為了加速的同化他們,文官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透過基層官員的宣傳和洗腦,加上禮儀制度的建立。

迅速讓大齊所在之地,與其餘諸部區分開來,讓他們以成為齊人而自豪。

在長安城和齊城這樣的樣板刺激這下,楊浩不相信這些人不想過上和這兩城百姓一樣的生活。

齊夏之戰結束一個月後,楊浩停止了對外擴張,這一個月下來,諸夏與大齊接壤的各部族,都是苦不堪言。

劫掠完北方之後,楊浩甚至派人南下到有仇人有莘氏那裡劫掠了一番。

不過處在他如今的位置,曾經的仇恨已經影響不到的決定。

有莘氏的這些俘虜在如今的他看來,都是上好的勞動力,一刀殺掉固然能夠洩憤,但同化之後,為大齊增磚添瓦豈不是更好。

楊浩做出這個決定之後,自己都佩服自己現在心胸,讓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一絲帝王的氣度。

只不過劫掠有莘氏的同時,楊浩也聽說了有仍氏的訊息。

這一次有莘氏可謂是損失慘重,有仍氏的劫掠比他楊浩還要兇狠,如果不是急著攻打陽城,楊浩覺得,任嚳那傢伙甚至能將有莘氏的內褲都拔下來。

即便如此,這一次有仍氏從有莘氏的劫掠可以說是收貨頗豐,直接讓有莘氏的力量損失過半。

抓捕的奴隸多達萬人,除了在路上死掉的,活著被帶回有仍氏的,也有七八千左右。

而糧草布匹等物資,更是用了成群的馬車與奴隸運回了仍城。

當姒卞回到自己的部族之時,大吼一聲:“姒啟誤我!”

兩眼一黑直接從戰車栽下,生死不知。

隨著天氣的日漸寒冷,中原和氏族都龜縮在自己的地盤上,品嚐這各自的喜悅和悲憤。

作為齊夏之戰的贏家,大齊在這個新一年的冬至,楊浩在長安城新修建的宗廟前,舉行了盛大了開國典禮。

只不過楊浩建國沒有邀請外族人員到場,也沒有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而是將重點放在祭天之上。

之所以如此做,楊浩有他的道理,在這個矇昧的年代,武力也許可以征服一切,但祭祀卻是能影響人的思想。

只有祭天,大齊建國才有一定的正義性合法性,而這一次的祭祀楊浩不只是祭祀蒼天諸神,並且將上古三皇一起祭祀。

楊浩這樣做,表明自己的大齊是諸夏正碩,你看我連上古聖人都祭祀,而你們這些lo只跪拜邪神,簡直就是蠻夷之輩,與哥不是一個檔次的。

盛大的祭典,長安城內萬人空巷,當宗廟之內的銅鐘被敲響,楊浩用銅皮大喇叭鄭重宣佈齊國在這一天正式成立。

並且頒佈了新的紀年方式,年號紀年法,從這個冬至之後,大齊正式進入到洪武元年!楊浩對自己又一次的剽竊根本不以為意,而且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當得上洪武這二字。

這一次的開國大典,楊浩不僅頒佈了新的歷法,而且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官吏和爵位制度。

官制在原有的基礎上,借鑑了華夏古代和現代的制度,實行六部制度,戶,吏,兵,工,禮,刑。

而這六部的首腦都由文官來擔任。

而在統治區域實行府,縣,鎮,村制,楊浩要讓自己的政令下達到每一個大齊子民身上,至於什麼皇權不下鄉,在他看來簡直就是扯淡。

這種詳盡的制度加上即將實行了人口集中政策,可以說大齊的治下的臣民,完全的處在一套嚴密的監管體制之下。

楊浩將三城分為都城長安府,北方顧縣,西方齊縣。

而長安府,楊浩準備在冬天之時進行擴建,能夠讓長安周邊居住四萬人以上。

並徵發民夫以工代賑,以長安城為中心,修建通往其餘兩縣城的道路,並在戰略要地修建示警的烽火臺,徹底的完成由部落向國家的轉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陳:幫陳叔寶的子孫打天下

白深慕雁

世界末日我打造頂級安全屋

捧玫瑰待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