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嚳訪問齊國這件事在長安城內已經人盡皆知,當任嚳的隊伍距離長安城還有十里的時候,便見到了大齊的迎接隊伍。

這讓任嚳有些意外,他還沒有見過那個方國氏族有出城十里相迎的。

不過這也體現了齊國對於自己重視,這讓他有些微微得意。

這大齊戰勝了夏後又能如何,在自己面前還不是要做足禮數。

少炎作為戶部尚書兼禮部尚書,這遞交國書的活自然是落在他的頭上。

任嚳看著大齊的官員統一的服裝,和哪獨特的髮型和官帽,不由得嘖嘖稱奇,不過為了保持自己的威嚴,但也沒有東問西問,只是一本正經的接過國書。

至於什麼是國書少炎已經做了解釋,任嚳對這種方式,只當是齊國的一種風俗罷了,到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開啟文書,看著上面一個個方塊形狀的符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一旁的媯庚見此,暼了一眼,道:“少炎貴人,大齊文字我族並不認識,能否為吾等解說一番.”

少炎點點頭道:“這是自然!”

說著接過文書,將楊浩的寫的恭維任嚳的話讀了一遍。

那些誇讚自己的話,還有鼓吹兩族友誼的事情,任嚳並沒有太過於在意。

最讓他感到心驚的是,大齊的文字居然如此全面,居然可以將一個人的思想和意志完完整整的表達出來。

和這種文字相比,自己氏族或者諸夏的抽象文字,簡直就如同孩童一般,下意識的和媯庚對視了一眼,雙方對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震驚。

少炎笑了笑道:“有扔首領,大王已經在長安佈下宴席,等候您的到來.”

“大王?”

任嚳對這個稱呼有些疑惑。

少炎解釋道:“如今吾族已經建國,這大王之稱呼便相當於氏族首領了.”

“原來是這樣!那就有勞少炎貴人為吾等帶路了.”

任嚳說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少炎拱了拱手,上了馬車在前方帶路。

任嚳看著前方齊國的迎接隊伍,眼睛有些微眯。

“嗇夫,這齊國看來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媯庚笑了笑道:“那齊國首領擁有驚人之舉,所思所想與常人皆是不同,不能以尋常人來度之.”

任嚳點點頭,揮了揮手示意對於跟上。

長安城外,因為任嚳的到來,繁忙的工地難得有些平靜。

從城門處數百名士兵拿著金光閃閃的長矛分列兩側,統一的著裝與精美的鎧甲,讓人望之便會心生敬畏之感。

士兵們站的筆直,如果不是鼻中撥出的熱氣,彷彿就像是一尊極為逼真的雕像一般。

楊浩乘著四馬拉著的華麗馬車,與文武官員一起,出城迎接任嚳的到來。

長安城已經戒嚴,數萬人的大城,此刻顯得靜悄悄的,只有豎立在城頭上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隨著一名騎兵策馬而來,眾人知道這次的客人已經到了。

當任嚳的隊伍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楊浩和任嚳第一眼就看見了對方,雖然二人從來都沒有見過,但兩人身上,上位者的氣勢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燈一般耀眼。

楊浩站在那車上,對著任嚳遙遙拱手道:“齊國大王楊浩見過有扔首領!”

任嚳也用自己部落的禮節回道:“有扔首領任嚳見過齊國大王!”

二人見禮完畢,相視一笑,然後二人走下馬車,如同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相互擁抱了一下。

“有扔首領遠路而來我齊國,真是令我國上下感到無上的榮光!”

“齊國大王過謙了,以一族之力,戰勝諸夏萬族來攻,此等壯舉,我族與之相比,簡直就是渺小的螢火蟲與那皓月爭輝一般,真是令我有扔上下感到慚愧無比.”

任嚳笑了笑。

眾人就這麼看著二人相互恭維寒暄著,不知道實情的人還以為這兩人是至交好友。

寒暄了一陣,楊浩邀請任嚳與自己同乘一輛馬車,與自己檢閱大齊的軍隊。

這雄壯的軍隊,任嚳很遠便見到了,此時近距離一看,心中更是震驚,這些人無論是精氣神,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的超過了自己的部落中的勇士。

他甚至覺得自己族中最勇猛的戰士,都遠遠不如這些士兵中的任何一人。

如果楊浩知道任嚳此時的感觸,他只能說這傢伙想多了。

大齊拼的不是個人勇武,而是紀律,如果單獨拿出來一名士兵,與那些兇殘的氏族戰士廝殺,並沒有多少優勢。

而打仗拼的不是誰單挑更牛逼,而是列陣而戰,拼的是集體,尤其在冷兵器時代這一點更是尤為重要。

任嚳此時的心情很是複雜,羨慕,嫉妒,畏懼,慶幸,重重情緒在他的內心中糾纏。

任嚳朝四周看了看,忽然見到城牆周圍堆放著碼放整齊的磚頭。

“敢問齊國大王,這擺放的一堆堆磚塊不知做何之用.”

楊浩道:“有扔首領,您也不必如此客氣稱呼於我,如今你我兩族既是盟友又是姻親,稱呼我為楊便可。

至於那些磚頭嘛,是用來擴建城牆用的。

”任嚳倒吸了一口涼氣,完全用磚來修建城牆,這是何等的奢侈,見楊浩信誓旦旦完全不像是信口胡說,這讓他對齊國的實力,更加的畏懼起來。

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待心情稍稍平復一些,道:“原來如此,齊國真是好氣魄,既然楊方才如此說,那便稱呼我為嚳便可.”

楊浩笑了笑,道:“如此做也是沒辦法的事,齊國弱小,所處之地,乃四戰之地,如果不把自己的城邑修的堅固一些,我恐怕連睡覺都不不安穩啊!”

二人有相互恭維了幾句,交談間,馬車來到城門下。

任嚳看著城頭上飄揚的旗幟,不由得讚歎道:“早就聽聞齊國這陰陽八卦旗,今日一見果然令人讚歎,傳聞上古伏羲創八卦而通曉天地,能之生死事,卻不曾得見。

而如今楊又在八卦之上加入更加神秘的陰陽,當真是天地萬物皆在這圖案之中,不愧是有虞大族出身之人。

”楊浩聞言心中悚然一驚。

“嚳何出此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好駙馬

羅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