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莘氏。

姒卞聽完探子的描述震驚無比。

大夏敗了,而且是全軍覆沒,這之前他想過無數種可能性,但是現實往往就是這麼匪夷所思。

烏亥這個人,他是知道的,這個人雖然不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但是也不是一個草包。

領著一千的精銳,居然敗給了一個逃奴組成的部落。

這怎麼可能,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冷靜下來後,姒卞開始思考大夏戰敗所帶來的後果。

依照姒啟的秉性,肯定不會輕易放過那個部落。

下一次進攻,很有可能演變成討伐有扈氏那樣的規模。

但姒卞不想為了夏啟的利益,而犧牲部落的精銳力量。

討伐有扈氏已經傷筋動骨,再來一次,部落沒有數年別想恢復元氣。

大齊打敗了大夏軍隊,雖然給他的震驚很大,但姒卞仍然只是承認了這個部落有一定的實力而已,戰敗的原因有很多,也許烏亥很有可能是輕敵冒進,導致自己戰敗。

他最擔心的是這個部落如果和東夷那兩個虎狼部落,狼狽為奸相互勾結。

這場戰爭就不僅僅是討伐有扈氏那麼簡單了。

夏啟幹掉的東夷推舉的首領,已經將兩族的關係徹底弄僵,指望著這兩個部落討伐大齊,他們除非腦子壞掉了。

很有可能,大夏軍隊正圍攻大齊的時候,東夷會趁虛而入,直接端了夏後的老窩,而且這種可能性極大。

想通了此中關鍵,姒卞鎮定了下來,如果姒啟不發瘋,短時間內應該不會討伐這個部落。

至於如何處置,那就不關他有莘氏的事情了.大齊這些人雖然是從他有莘氏逃出去的,但現在都看見了,並不是他有莘氏的疏忽,實在是叛匪兇殘狡猾,沒看見老大夏啟都被打敗了嗎?姒卞本想和這個部落接觸一下,但是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主人向曾經的奴隸交好,這傳出去,不僅會讓其餘氏族笑掉大牙,更有可能惹毛了夏啟。

姒卞決定不去理會這個部落,裝作什麼也沒發生,什麼也不知道,天塌下來,自然有高個的頂著。

齊歷,三月末。

長安城外,掩埋了一個冬天的野草,此時已經破土而出,遠遠望去,一片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畫面。

在柔和的春風吹拂下,河岸邊耕作的農民喊著號子,賣力的拉著犁鏵。

咱們農人有力量,嘿!咱們農人有力量!每天每日耕作忙,嘿!每天每日耕作忙,犁開了荒野農田,種上了五穀雜糧,改造得世界變呀麼變了樣!嘿!。

農政官親自來到田間視察耕作進度。

聽到有不少農人唱著這首楊浩編纂的小曲,揮汗如雨的勞作。

農政官笑了笑,被農民的勞動熱情感染,輕聲的哼唱起來。

“首領果然說的沒錯,勞動是最光榮的一件事.”

看著繁忙的田間地頭,農政官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而楊浩這邊在確定了女嬌正式懷孕之後,心情也談不上有什麼喜悅。

他原以為自己當父親了,會很激動,卻不想心中毫無波瀾。

對於現在的這三個女人,他沒有絲毫的感情,多疑的他,甚至懷疑這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為此他在得知女嬌懷孕的第一時間,就安排了侍女來監視女嬌的活動,只要發現她有任何不軌的跡象。

楊浩絕對會毫不留情將女嬌碎屍萬段,他可以負天下人,但是不允許天下人負他。

想到今後自己的後宮女人會越來越短,楊浩暗中組建了一個侍女間諜組織,專管後宮只事情。

而這些人相互只見並不知道自己身份,這樣就阻斷了串通起來,欺瞞他的情況。

後宮如此,對於外臣,楊浩也不是百分百的信任,他有心組建一個類似明朝錦衣衛的組織,來監管官員的行為。

但是思量的良久,只能暫時放下這個想法。

並非他楊浩善心大發,只是在大齊沒有徹底強大到不可一世時候,面對外敵的威脅,任何動搖軍心的舉動,都是十分不明智的。

他不想讓階級固化,那樣只會催生出擁兵自重的豪強出來。

楊浩一直以來都在積極的培養新人,利用新人將權利分散。

比如四個連長,他們的地位是很高,但他們如果沒有楊浩的調令,甚至連軍營都走不出去,初步的形成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開。

以他楊浩有限的歷史知識,對於古代防止擁兵自重的方法也有個模糊瞭解。

接他所知,古時將領傭兵自重,根本原因就是在部隊裡呆久了,有根基和盤根勢力,讓部下覺得天高皇帝遠,你對他們的影響大過千里之外的中央。

因為一個人第一天到一個地方當軍事長官,哪怕給你再大的權力,你第二天就也不可能能造反。

擁兵自重,大家沒感情沒交集,沒資歷,哪個願意和你幹?軍人對新來的上級可能看不起,但見了以前老長官還會本能的敬禮,就是這個原因。

楊浩知道古代防止擁兵自重,無非是一:經常換駐防地,不能讓內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搞得門生故吏遍地,幹三五年就滾蛋。

第二是對部隊供給的控制,地方軍隊經濟必須要依賴駐地,由朝廷統一撥款,而不能讓將領在一塊地上經濟自給自足,自給自足一向是封建軍閥最喜歡的。

能做到這兩條,就能從大體上防止擁兵自重,我和你又不熟,我幹嘛跟你造反。

老子吃的是朝廷的糧,又不是你什麼排長連長給的,這掉腦袋的活,老子有吃有喝的,跟你造反,丫的腦袋是不是有病。

現在大齊部落僅僅是一個城邦,還沒有擁兵自重的環境,但是楊浩是有爭霸天下野心的,為了防患於未然,這一點他不得不考慮。

畢竟有野心的人無處不在,除了他自己之外,他心中不相信任何人。

打天下的時候,大家是兄弟,但是天下太平之後,君臣反目成仇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楊浩選擇以史為鑑,相信華夏數千年的歷史經驗不會欺騙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春秋

天才小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