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皺眉道:“不瞞首領,這鋸子用的是製作矛頭的銅,應該是最為堅硬的,重做恐怕也不能改變什麼.”

楊浩想了想道:“將那幾種銅都試一遍,選一種最可靠的出來,製作長矛的銅並不一定適合製作工具,今後製作其餘的工具的時候,也按照此法處理,定能找到最合適的一種.”

見楊浩如此堅持,衛也只能答應下來,不過他並不看好這種辦法。

眼看著就要開春了,工具還沒有一件成品,楊浩心中很是焦急,如果不能在開春前,將犁鏵和耬車做出來,必然會影響今年的糧食收成。

沒有糧食,再說什麼偉大理想,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了。

想到這裡,楊浩道:“武器的事情交給其餘別人去製作,你這幾天就負責那些工具,務必要儘快將其做出來.”

衛疑惑道:“首領何以如此心急.”

“耕作時節很快就要來臨,這些工具,關係著糧食的收成,不管有多困難,都要將其做出來.”

衛聽到這些工具居然和糧食聯絡到了一起,心中頓時一凜,無比鄭重道:“衛領命!”

於此同時,三朡國覆滅的訊息,經過一個個小部落的傳播,傳到了位於東方的有仍氏族。

有仍氏作為東夷最為強大的幾個部族之一,雖然表面上臣服於夏王朝,但是小規模的摩擦仍然存在。

而三朡這個國家,處於夏朝和有仍氏族交流的必經之路上,無論是夏朝討伐東夷,或者東夷進犯夏朝,都繞不開這裡。

這一次,三朡國的覆滅,不僅震動了大夏朝堂,更是讓有仍氏感到意外。

有仍氏魚三朡國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只不過夏朝的存在,不敢進行大規模的討伐罷了,但雙方卻時常抓捕對方的族人當奴隸。

這一代的有仍族長任嚳可以說是一位雄才偉略的雄主,自繼位以來,透過不斷的對外戰爭,可以說是徹底平定了山東半島南部,將疆土推移到了沿海一帶。

有仍氏,大小方國數十,人口多如繁星,除了北方的有窮氏之外,可以說是東方最強大的力量。

正直壯年的任嚳,對於夏啟雖然忌憚,但心中並不臣服於他。

既然他夏啟可以做天下共主,他自然可以取而代之,正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當之。

任嚳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為此他徹底清理了領地範圍內反對力量,並且設計弄死了親近夏朝的薛國國君,只不過讓他感到遺憾的是,讓那個老國君的指定繼承人逃走了,而逃走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三朡方向。

只不過派人追殺後,和三朡國交手幾次,擔憂夏朝的大舉討伐的任嚳,向武丁討要無果之後,忍下心中的怒氣。

而這次三朡被滅,讓他隱隱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而且更加絕妙的就是,滅掉三朡國的這些人,居然是一些逃奴,這就有很大機會,能把這個新崛起的勢力,拉到自己這一邊。

如果他們不答應?任嚳露出一格殘忍的笑容。

有仍氏的反應很快,在得到三朡滅國的訊息緊過了一天,便召集了部落的貴族高層,討論這個變故,自己的部族能獲得什麼好處。

積雪漸漸消融的時節,有仍氏的都城,兩撥使者分別朝著西方和東方而去。

長安城外。

趁著天氣的轉暖,分到土地的農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雜草已經在冬季被焚燒一空,隨著天氣的轉暖,冰凍的泥土逐漸變得鬆軟許多。

農民們拿著簡易的農具,清理著泥土裡的石塊,還有那些沒有被燒盡的灌木根莖,這些東西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對於有經驗的農民來說,這時必須要做的事情。

河灘邊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如同生產大隊一般。

農民們忙碌之時,楊浩也沒有閒著。

雖然農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來,但為了春耕,他必須多做些準備才可以。

楊浩連續數天親自騎著馬,沿著河岸邊反覆檢視了數次。

農田安置在河岸邊,有好處也有害處。

好處當然是取水灌溉十分方便,但如果發生一場洪水,就有可能將所有的努力全部摧毀,一夜回到解放前。

畢竟去年夏天,那場可怕的大洪水,楊浩還記憶猶新。

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糧食的損失,建造堤壩與水渠是勢在必行的一步。

經過數天的實地觀測,楊浩開始評估建造所需的事宜。

想要防止近萬畝良田不受水患的損害,所要建造的堤壩,對於這個時代生產力來說絕對個極大的挑戰。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楊浩忽然覺得奴隸制度還是有些用處的,最起碼在人力的使用上,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畢竟死掉幾個奴隸,句如同死掉一隻臭蟲一般,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但是大齊部落卻不能這麼做,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大齊的基礎就是那些處在最底層的人,如果再次恢復到奴隸制,絕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不能使用奴隸,又不能強行徵發民夫去建造堤壩,楊浩有些犯難。

思量了良久,楊浩在竹簡上寫下了以工代賑,貨幣制度這幾個字。

以楊浩有限的經濟知識,知道貨幣如果沒有一個等價物作為支撐,就是空中樓閣,水中泡影。

不過好在,三朡國頗為富庶,糧倉中的貨物,足夠支撐貨幣的推行。

現在的大齊部落,只有在軍中實行著簡易的貨幣制度,而貨幣的用途只有一個,那就是嫖娼。

楊浩很好奇,如果後世子孫研究貨幣起源的時候,得出個結論,貨幣源於嫖娼,不知道會是個什麼表情。

軍中所用的貨幣是貝殼,這東西作為一種裝飾品,在許多部落中都充當做最初的貨幣使用。

但這種東西和真正的貨幣還有很大差別,想要推行貨幣,楊浩知道自己肯定不能用這玩意。

而作為這個時代最實用的金屬,銅便是製作貨幣的最佳材料。

楊浩所考慮的無非是用青銅還是純銅而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晉太祖武皇帝傳

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