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然520年之後,就是半農耕化,逐步採用魏晉中樞制度。

2、突厥取代柔然,不是柔然拒絕聯姻引起的,其中內情無從得知,但突厥人的準備很充分。

3、北魏自孝文帝以來,對草原的政策很成功,堪比隋朝。

其次是高歡,最差是宇文泰。

西魏的草原政策,堪稱是敗筆中的大敗筆。

李二的城下之盟屈辱,跟宇文泰當年的政策大有關係。

回過頭看,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北齊東魏的草原政策,被史書篡改或者長期故意貶低了。

實際上東魏對於草原勢力的控制與接觸,處理得都是很妥當的,且政策很有連貫性。

4、突厥是吸納了高車勢力的新部族,可以看做是高車人借殼上市,高車勢力的分裂,也為突厥人後來的分裂埋下伏筆。

5、柔然嫁女,乃是弱勢一方。

柔然從來不是爸爸國,它需要中原,大於中原需要它。

後來的突厥勉強可以算爸爸國。

6、520年阿那瓌上位後,柔然王庭的位置南遷東遷,更靠近東魏一些,與東魏的經濟聯絡遠多於西魏。

據我估計,很可能是因為柔然王庭已經半農耕化,不太方便繼續朝北方遷徙了。

柔然被突厥一戰而滅,與此關係極大。

這些就是考證後的柔然背景,書中故事以這個為準。

某些人想象中的柔然或許是另外一個樣子,也可能是現實中的模樣,但本書以這個為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