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邸報司現在的影響力,主官正八品的確有些低了。

因此皇帝陛下開了口之後,禮部與禮部的幾個堂官很快點頭,經過幾個堂官的商議,把邸報司主官的品級抬到了正七品。

這個抬升的幅度是很大的。

大陳三品官以上,是一品兩級,也就是分為從三品與正三品,但是三品官一下,是一品四級,除了從正之分外,還有上下之分。

也就是說,這一抬,就是抬了四級。

要知道,這不僅僅是主官一個人升官,衙門品位抬升,理論上來說衙門裡的所有人,都會跟著原地抬升四級,除非是業務能力實在太差,或者是被主官看不順眼了,才會從別的地方另調。

在甘露殿裡,吏部與禮部敲定了抬升的品級之後,禮部侍郎吳勘站了起來,他看向首位的皇帝,微微拱手道:“陛下,邸報司司正沈毅,是去年才中的進士,後來被破例晉入了翰林院,又被陛下安排了邸報司司正的差事,不過他年資畢竟尚淺,如今邸報司往上抬了整整一品,是不是另派人進邸報司任司正,給沈毅一個副職…”“或者說,讓沈毅以八品官身代行司正事.”

吳勘這話聲音剛落,禮部的另外兩個堂官,都瞥了他一眼。

吏部的三個堂官,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皇帝抬邸報司,不是因為邸報司現在如何如何重要,而是要抬沈毅這個人,所以才抬了邸報司。

換句話說,是因為沈毅這碟醋,才包了邸報司這頓餃子。

而現在邸報司的事情已經議定,沈毅直升七品已經是大家預設的事情了,這位吳侍郎卻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不過幾個堂官只是瞥了吳勘一眼,就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便不再看向吳侍郎,繼續眼觀鼻鼻觀心了。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伸手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無語。

他很清楚吳侍郎為什麼這樣煞風景的跳出來。

因為吳侍郎是去年春闈,也就是去年春闈主考的兩個人之一。

換句話說,他跟沈毅是有一些師徒名分的。

正是因為這一層師徒名分,在沈毅火箭高升的時候,吳勘才會跳出來象徵性的攔上一攔,無非是為了彰顯自己全無私心的文人風骨。

不過吳侍郎心裡也很清楚,他不太可能阻止沈毅高升,也沒有想跟皇帝陛下作對,插上這一嘴,也就是單純的圖點名聲而已。

沒辦法,讀書人就好這個。

皇帝陛下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這邸報司成立,沈毅功不可沒,對於這種難得的人才,朝廷自然要破格提拔,年資年齡,朕一向是不怎麼看重的.”

“若非要說年齡,朕與沈毅同歲,莫不是朕的年資也不夠?”

說著,皇帝擺了擺手,開口道:“好了,邸報司的事情不算是什麼大事,就這麼定,不必再說了.”

這會兒,年輕的天子頂著一個不是很黑的黑眼圈,然後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朕有些乏了,諸卿散了罷.”

禮部與吏部的幾個堂官聞言,立刻起身,對皇帝陛下躬身行禮,然後告退離開了甘露殿。

等這些官員離開之後,小皇帝又伸了個懶腰,悶哼了一聲:“這些文官,真是又酸又臭,有些時候一點實事都不幹,小心思倒是一個比一個多.”

高太監站在皇帝身側,笑著說道:“陛下偏僻入裡,奴婢佩服.”

“少拍馬屁,朕不愛聽.”

皇帝這會兒有些困了,打了個哈欠之後,徑直躺在軟塌上,閉上眼睛:“朕稍稍歇息一會兒,午膳晚一些傳,替朕召中書宰相以及兵部官員議事,朕睡醒用了午膳之後,有事跟他們商議.”

高太監聞言,微微低頭道:“陛下,所有的中書宰相都要召麼?”

“都來.”

小皇帝睡眼惺忪:“免得他們說朕不把他們當回事.”

高明面色嚴肅了起來,恭敬低頭道:“奴婢記下了.”

同時召集五個宰相議事,一般都是朝廷裡一些比較要緊的事情。

而這一次,皇帝不僅召集了五個宰相,還召集了兵部官員議事,那麼他們議事的內容,就昭然若揭了。

商量有關抗倭軍建制的問題。

或者是,允許沈毅李穆兩個人,在沿海徵募多少抗倭軍將士。

一個國家,要新建一個軍隊建制,這自然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且很難落地。

首先戶部那邊的預算就過不去。

好在抗倭軍目前不需要從錢庫裡拿銀子,他們可以憑藉沿海富商的現銀養活自己,不過皇帝陛下很明顯還是害怕戶部那邊找事,因此乾脆就沒有讓戶部的人來議事。

以沈毅目前的搞錢能力,三五年之內,新建養護抗倭軍的錢不需要從錢庫裡出。

而三五年之後…就更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這天下午,兵部的三個堂官,在甘露殿裡嘰嘰歪歪了一整個下午。

最終,皇帝陛下力排眾議,無視了兵部三個堂官的意見以及幾位宰輔的意見,給了抗倭軍很高階別的建制規格。

次日,一位穿著紫衣的太監,從宮門出發,然後一路出了皇城,在十幾個內衛的護衛下,直奔台州府。

因為這位紫衣太監已經年過五十,不能騎快馬,只能坐在馬車裡趕路,因此這支隊伍的行進速度不是很快,從建康到台州府一千里路,他們走了六七天時間,才趕到了台州府治所臨海。

這位紫衣大太監在臨海縣城裡打聽了一圈之後,才終於在王家大宅裡見到了沈毅。

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大宅現在已經沒有王家人了。

因為王家嫡脈的二十多個人,被憤怒的李穆統統殺了,一個不留。

甚至王家支脈,也有人遭遇了殺身之禍。

整個王家,統統被這樁通倭案波及,在晉世子李穆的憤怒之下,有二百多個人王家人被流放。

王家大宅,自然也被充公,現在是沈毅的臨時辦公點。

聽說朝廷的使者到了,沈毅連忙帶人迎了出來,看到了眼前這個一身紫衣的小老頭之後,沈老爺目光微變。

他雖然對宮裡內侍省的架構不是特別清楚,但是也知道內侍省能穿紫衣的太監不多,在高明之下,估摸著也就有七八個紫衣太監而已。

沈老爺笑呵呵的上前,對著這個年齡明顯比高明還大,大機率是先帝朝太監的小老頭拱了拱手,微笑道:“邸報司沈毅,迎拜天使.”

他作勢要下拜,但是並沒有拜下去,就被這個紫衣老太監扶了起來。

“可不敢受沈翰林的大禮,要折小老兒天壽的.”

他笑呵呵的看向沈毅,開口道:“恭喜沈老爺,聽說沈老爺在臺州府發財了.”

沈毅連連擺手:“公公取笑,何談發財二字?”

“沈翰林不止發財,還升官了.”

老太監微微一笑。

“雙喜臨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海獵影

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