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政,算是日常工作之一。

不過他們問政的物件,一般都是朝廷裡的大佬,比如說中書宰相,或者是大九卿之類的高階官員,像倭寇這種事情,本來應該問兵部的官員,絕對不會問到沈毅頭上。

沈毅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微微低頭道:“陛下,臣年少識淺,職低位薄,不敢妄議朝政.”

“年少識淺…”

皇帝皺了皺眉頭,看了看沈毅,淡淡的說道:“沒記錯的話,朕與沈卿你是同年同歲,只比你年長了兩個月,這麼說朕也年少識淺了?”

“不敢…”

沈毅連忙站了起來,微微低頭道:“陛下天縱之才,與微臣自然不一樣…”

“少來這一套,莫要像那些老傢伙一樣,滿嘴空話虛話.”

“還是坐著說話罷.”

沈毅依言坐下。

皇帝看了看自己面前擺著的文書,淡淡的說道:“只是問一問你有什麼想法,不是正經的問政,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顧慮.”

沈毅沉默了一會兒,低頭道:“陛下,一件事情想要平息,無非是治標跟治本兩個法子,所謂治標,就是出兵平滅海上的倭寇,而想要治本,則要掐斷沿海商人跟這些倭寇的聯絡.”

“臣詳細看過,這些年倭寇作亂的記錄.”

“一些倭寇是劫掠海上的商船,而商路不通之後,倭寇劫掠沿海,這些倭寇入村入鎮之後,能夠很快找到當地的富戶,甚至能夠非常準確的綁架當地富戶的家裡人,以勒索財物.”

“也就是說,這些倭寇在沿海,是有線人的,甚至是有主家的…”

說到這裡,沈毅頓了頓,開口道:“據臣所知,沿海的商路並沒有完全斷絕,還有一些人在跟東洋以及南洋以及其他海外的洋人做生意,也就是說,有些富商,並不擔心倭寇.”

皇帝皺了皺眉頭。

他看著沈毅,開口道:“你的意思是,這些商人與倭寇勾聯?”

“可能不只是勾聯.”

沈毅沉聲道:“若以臆測,臣甚至懷疑有些倭寇,就是這些商人豢養的!”

皇帝再一次皺眉,他回頭看了看高明,高太監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皇帝許久沒有說話,片刻之後才開口說道:“沈卿,假如你說的都是真的,你準備如何治本?”

“陛下,臣的邸報司,正在各地開分部,現在只在一些大城裡有,臣覺得可以派去這些沿海城市裡開分部,一來擴張邸報司的影響力,二來…”

沈毅微微低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有些話,不好說的太明顯。

二來自然是要暗中查探有沒有人跟倭寇勾聯。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看著沈毅,繼續問道:“那你再說說,如何治標.”

所謂治標,就是要平滅倭寇。

沈毅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造船,造炮!”

大陳是有火炮的,沈毅在不止一本書裡看到過關於火炮的介紹,醴泉樓裡就有不少火炮。

不止陳國有火炮,北齊也有。

在一百多年前陳國開國的時候,火炮就被大規模軍事應用了,但是這種應用,目前只適用於陸戰,還沒有一種能夠很好適配戰船的火炮。

即便是有,也是那種拖到大船上的陸炮,適配性差到了極點。

不過聽說淮河水師有幾艘戰船上是有炮的,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模樣,沈毅看過的書裡,也沒有記載。

皇帝皺了皺眉頭,看向沈毅,沉聲道:“沈卿前面那個治本的法子,倒是很有見地,這治標的法子,就有點空泛了.”

“不管是造船還是造炮,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乃至於幾十年,朕想要的,是短時間,最好是三五年之內,解決倭寇.”

“而且造船造炮,都需要大量的銀錢,這錢國庫不是說沒有,但是中書的宰相,戶部的那些堂官未必願意在船炮上花錢.”

沈毅低聲道:“陛下,臣說的是靖平海岸的法子,是長久之計,如果短時間內想要解決倭患,那就只能在陸地上伏擊倭寇,只要大敗他們四五次,短時間內他們便不敢來了.”

皇帝面無表情,開口道:“官軍一至,他們就聞風而逃,如何伏擊?”

“這就是情報差距.”

沈毅低眉道:“朝廷裡有倭寇的線人,沿海富商裡也有,因此不能做到伏擊,臣有信心可以用邸報司,來拔除掉這些通倭之人,緊接著在倭寇之中埋伏線人,這樣便可以做到伏擊倭寇了,至於陛下說戶部不願意在這方面撥錢…”

沈毅沉聲道:“臣聽說,沿海那些商人富得流油,如果能確定他們通倭,就可以立刻查抄他們的家產,用於鞏固海防!”

皇帝目光閃動,很顯然是心動了。

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呆了許久,然後看向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氣:“邸報司往沿海州府擴張的事情,朕準了,你立刻下去做,如果缺錢,朕從內帑裡給你補,至於剩下的事情…”

他低聲道:“朕需要想一想,你先下去罷.”

沈毅恭敬起身,退出了甘露殿。

沈毅離開之後,皇帝扭頭看了看旁邊的高明,問道:“你覺得呢?”

高太監想了想,若有所思的說道:“陛下,沈七所說,似乎有些道理,尤其是他說的“海防”二字,正應了陛下想要在沿海成軍…”

“那就讓他先幹著…”

皇帝喃喃低語道:“只是他口中的那些沿海富商,很多都是地方上的大地主,不僅在地方上根系深不見底,許多富商在朝廷裡都是有靠山的…”

“甚至,有些乾脆就是朝廷大員的家裡人.”

“這件事想要辦好,阻力重重,他一個八品官,一個沒有實權的邸報司…”

高太監微笑道:“那就等時機成熟了,派個有分量的人巡察沿海,讓這個有分量的人帶著沈七一起去就是了,一個掛名,一個實事.”

皇帝皺眉:“朝廷裡,哪一個有分量的人,願意聽他沈毅的話?莫說是他,就是朕,那些人都覺得朕年少識淺!”

朝廷裡,文官勢力非常大,而且這些文官,大部分讀聖賢書出頭之後,就被分到各個衙門去分管百業了。

所以這些文官,有一個幾乎人人都有的毛病。

那就是喜歡外行指揮內行。

似乎只要他品級夠高,就什麼都懂。

如果派個品級高的文官跟沈毅一起下去做事,沈毅不可能有任何說話的機會。

高太監伸手給皇帝倒了杯茶,微笑道:“奴婢這裡倒是有一個很合適的人選,既有分量,也能跟沈七合得來.”

“少賣關子.”

皇帝皺眉:“有話說話.”

高太監深深低頭,說出了四個字。

“晉王世子…”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桃源美人香

一葉落秋

盛世名門

蘭初

救命,天材地寶追著我們砸

真是柱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