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軍,是沈毅從無到有,一點點拉扯起來的,說沒有感情,明顯不現實。

從東南到淮安,再到徐州,淮安軍一直是他直接指揮,現在統統派遣了出去,心中多少會有一些失落感。

再加上不知道那三個下屬能不能打的好,又多了幾分忐忑。

師兄弟倆正說話的時候,飯菜已經熱好,重新端上來,忙了一天的張府尊,低頭吃了幾口飯菜,然後抬頭看了看沈毅,問道:“子恆收到恩師的書信了沒有?”

沈毅一怔,搖頭道:“不曾.”

“建康出什麼事了麼?”

張簡大概是真的餓了,又扒了幾口飯,嚥下去之後,才抬頭看著沈毅,開口道:“謝相致仕了.”

這個沈毅倒是知道,他年關在建康的時候,皇帝就跟他提過這件事,說謝老頭過了年就會告老。

宰相謝旻,在議事堂也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在議事堂資歷很老,幾乎是與楊敬宗張敬他們同時期的人物,在議事堂拜相,已經十好幾年了。

但是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從來沒有任過首魁,一直在議事堂裡做他不怎麼起眼的宰相。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宰相生涯才格外漫長。

沈毅這才回過神來,開口道:“趙師伯,機會很大啊.”

“嗯.”

張簡點頭道:“恩師上一批,便應該進議事堂了,只是那個時候戶部離不開人,因此陛下讓恩師繼續任戶部.”

說到這裡,張府尊嘆了口氣道:“本來這個時候,謝相致仕,議事堂空出了一個缺位,朝廷裡論資歷以及功績,除了恩師之外,幾乎無有二選,偏偏這個時候,朝廷又要打仗了.”

“一打仗,戶部更離不開人了.”

他低聲道:“因為這個原因,恩師的相位,才有了一些懸念.”

沈毅給張簡倒了杯酒,開口道:“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做了宰輔,又不是不能過問戶部的事情了.”

“再說…”

他面色平靜道:“實在不行,就以宰相的身份兼戶部尚書嘛.”

“又不是沒有成例.”

張府尊再一次嘆氣:“這一兼,可是要得罪人的,霸著戶部尚書的位置不挪窩,戶部的官員,怕心裡都要罵上恩師幾句.”

“怕他們做甚?”

沈毅輕聲笑道:“再說了,師伯在戶部那麼多年,戶部的人,應該不敢對師伯齜牙.”

“恩師信裡說.”

張簡抬頭看著沈毅,開口道:“還在廷推.”

“估計這幾天,建康那裡就會出結果.”

“這件事情,不管是對恩師,還是對於子恆你,乃至咱們書院的所有人,都不是一件小事.”

沈毅剛到建康的時候,是洪德六年,那個時候趙尚書還是戶部侍郎,只五十歲左右,還是個青壯官員。

如今八年時間過去,趙尚書已經年近六十。

而議事堂裡,其他幾個宰相的年紀都不算大,如果謝旻告老的這個機會他趕不上,沒有蘿蔔坑空出來,他這個戶部尚書,在整個職業生涯裡,恐怕都很難拜相了。

拜了宰相,哪怕只當幾天時間就被擼了,畢竟名分佔住了,以後退休了人家稱一聲相公,也能受的住。

再說了,宰相這個職位,是所有文官的終極理想,趙昌平也不會例外,這個相位自然對他很重要。

而甘泉書院,也需要一個宰相,來提升書院的影響力。

如果趙昌平這一次成功拜相,那麼今年陸夫子在建康的那個新書院,辦起來立時就會容易很多。

沈毅抿了口酒,感慨道:“畢竟是親師徒倆,師伯還是跟師兄你親一些,這種事情,竟沒有跟我提過.”

張簡輕聲笑道:“跟我提,不就是跟子恆你提?”

“恩師好面子,不好意思跟子恆說起.”

張簡微笑道:“畢竟子恆你在這種事情上,是幫得上忙的.”

“而且你現在在打仗,老師估計也不忍心打擾你.”

沈老爺笑呵呵的說道:“師伯太見外了,自家的事情,該伸把手出去,怎麼也該幫忙.”

沈毅在這種事情上,何止是幫得上忙,簡直是太幫得上忙了。

因為他手裡有邸報司。

搞點趙尚書競爭對手的黑料出來,再容易不過。

可惜的是,現在沈毅手裡只有一半邸報司,明面上那個成為了朝廷喉舌的邸報司,並不歸屬他管理。

不然,他甚至都不需要去找什麼黑料,掌握輿論,就可以左右政局。

沈老爺低眉道:“我會給建康那邊的邸報司打個招呼,讓他們幫忙注意些.”

張簡微微搖頭,皺眉道:“還是不要了,你動邸報司,陛下一定是瞧得見的,不要讓陛下覺得,咱們書院的人暗結私黨.”

沈老爺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張簡。

甘泉書院,並不是暗結私黨。

而是早已經結了明黨!

早年沈毅還是個秀才的時候,趙昌平就因為他的事情,進宮在皇帝面前,袒護了沈毅這個門人。

恐怕那個時候,“甘泉派”的印象,就已經在皇帝心裡,根深蒂固了。

“師兄放心,我會把握分寸的.”

沈老爺輕聲道:“這些年,咱們書院朝廷做了不少事情,也立了不少功勞,便是看在這些功勞的份上,也該給師伯一個宰相的名分.”

張簡抬頭看著沈毅,努力讓自己的呼吸平穩。

這件事,對他也很重要。

畢竟張相已經離開朝堂太久太久了,他身上這個宰相之孫的名頭,已經愈發黯淡。

這個時候,有個當朝宰相的老師,對於他的仕途,大有助益。

這位府尊老爺端起酒杯,正色道:“我敬子恆一杯.”

沈毅舉杯,面帶微笑。

“師兄客氣.”

…………

沈毅回去之後,便給建康的邸報司去了信。

他寫這封信,其實對於朝廷廷推,沒有太大的用處,畢竟廷推是三品以上的朝堂大佬才有資格參與的,邸報司即便想要影響他們,也來不及了。

但是他給邸報司行文,瞞不過皇帝。

所以實際上,這是他向皇帝,表明自己支援趙昌平的態度。

雖然這種表態有些隱晦,但是君臣二人,都會心知肚明。

除了給建康邸報司寫信之外,沈毅還給身在穎州的大將軍裴俊,寫了一封信,跟他溝通進兵的事情。

三日之後,沈毅的兩封信,都送到了地方。

建康邸報司的反應暫且不提。

身在穎州的裴俊大將軍,收到了沈毅的書信之後,不僅立刻給沈毅回信,同時在第二天,便領兵離開了穎州,踏入了河南境內。

這就意味著,大陳北伐的進度,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二月初十,淮安軍右路軍,拿下了單縣,曹縣,兵進城武,定陶。

十一日,左路軍蘇定所部,輕取藤縣,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反抗。

十五日,蘇定兵進鄒縣,確定鄒縣有五千左右的守軍之後,沒有猶豫,立刻往東北方向進兵,於二十日取下費縣。

與此同時,凌肅所部,已經基本將兗州西南的六個縣,統統佔了下來。

整個過程,也基本上沒有遭遇到什麼抵抗。

甚至,凌肅的右路軍,已經開始朝濟寧州靠攏,準備吃下這個大的。

二月二十四日,薛威所部先鋒軍,兵圍沂州城。

此時,一個月時間,已經差不多過去。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三路大軍每日的動向,以及具體的見聞,每天如同雪花一般,飛向徐州府,飛到沈老爺的案頭。

二月二十五,沈毅翻看了最後一份前線的文書之後,親筆給三個主將都回了信。

回完信之後,他讓人送了出去,然後動身來到了知府衙門,尋到了張簡。

此時,朝廷的官員已經基本上到位,雖然這些官員的業務能力都還不行,但是張簡畢竟不用再事事親力親為,輕鬆了不少。

很快,沈毅就見著了張簡。

此時,因為前面安排的作戰任務,已經基本上完成,沈老爺心情頗為爽利,對著張簡微笑道:“師兄,我這幾日,就要北上山東了.”

“後方徐州府的事情,要多靠師兄辛苦.”

張簡點頭:“子恆放心,各級官員基本上都齊了,再加上有王師駐守,出不了岔子.”

沈老爺輕聲道:“要請師兄給我多找一些馱馬,我要帶點東西北上.”

張簡直接答應,連沈毅用來做什麼都沒有問。

說完了公事之後,沈毅左右看了看,低聲問道:“師兄,那個相位已經快一個月了,還沒有定下來麼?”

張簡聞言,微微皺眉,看了一眼建康的方向。

“還沒有,不過應該…”

“就是這幾天的事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隆慶大帝

休息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