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看在你這麼倒黴的份上,比市價低百分之二十,我幫你打包收購了,你覺得怎麼樣?”李利好心的提議道。

譚季平內心很憤怒,卻苦於無法發洩出來,李利可是代表何美華,來向他討債的,他再怎麼樣憤怒,也知道不能夠得罪了債主,否則對自己會更加的不利。

“李總!比現在的市價還要低百分之二十,這怎麼可以泥?你這不是在趁火打劫嗎?”譚季平強忍著怒火說道。

“譚董事長!既然你不想低價買掉手中的股票,那你倒是痛快點給錢呀?你還差我們何董事長三十五億多元,總不能賴著不給吧?”李利冷笑著說道。

“我有公司的股票抵押給她了,她還想怎麼樣?”譚季平無奈的說道。

“不想怎麼樣?你抵押在他手上的公司股票,現在的市值不過三十一二億,早已經資不抵債了,就算你要用公司股票抵押,也應該再增加個幾億股吧?三十五億的欠款,至少也要用市值六七十億的公司股票來抵押才夠吧?”

“你有那個本事,能夠用市值三十一二個億的股票,向銀行抵押貸出三十五億元嗎?你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我剛才好心的提議你,低價把手上的股票給賣了,你又不聽。就算你以現在的市場價低百分之二十,把你手上的股票全部賣掉,至少也能夠套現五十億吧?”

“還掉欠我們何董事長的三十五億,你也還有十五億剩下來,總好過現在這樣被人追債吧?你不嫌麻煩,我還嫌煩呢!”

“再拖上兩天,美華集團的股價如果再給你跌去一半的話,那你除了跳樓,都沒有別的辦法了。”

壞訊息一個接著一個的傳來,艾立信公司正式向法法提交了索賠訴訟,東門子公司也正式以美華集團涉嫌洩密為由,與美華集團代工廠解除代工合同,摩托拉羅公司也要求解除代工合同,並追訴去年發生的商業洩密桉,要求美華集團公司賠償損失。

美華集團公司的股價,受此影響繼續大跌,股價跌到了二點五元左右。

僅僅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度市值突破了500億大關的美華集團公司,現在的市值一度跌破了八十億元。

譚季平手中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股份,市值僅剩下三十億多一點。全部賣掉了,都不夠償還欠何美華的三十五億元欠款。

譚季平此時無比的後悔,收購了何美華手中的美華集團公司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原本他如果不花費一百多億元,去收購何美華的股份,就算是美華公司的股價跌得再不值錢,他手中也有幾十億元的現金資產,可以繼續過他的富豪生活。

可一時的貪心,卻讓他陷入了萬劫不復當中,他此時已經想明白了,自己是被李利和那個何美華給算計了,要不然這件事情不會發生的這麼巧。

尤其是最後這十天不到的時間,股價爆漲之後又爆跌,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操縱了股價的爆漲。

另外就是艾立信新款手機的洩密,三大合作商同時解除合作,也顯然是有人蓄謀已久,突然發難。

尤其是一年多前發生的摩托拉羅新款翻蓋手機洩密桉,是譚季平父子聯手設計的,他也是因此而得利,逼得何美華下臺,而他則取而代之,成為了美華集團公司新的董事長,徹底的掌控了美華集團公司。

這一年多來,譚繼平利用自己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了鉅額的利益,簡直就把美華集團公司,當成了他的私產一樣。

然而這一年多,譚季平過得有多麼的得意,現在便有多麼的失意,所有的財富都已經失去了,還欠下了鉅額的債務,一旦公司易主,對公司的賬目進行稽核的話,那麼他這一年多來,在集團公司所謀取的鉅額收益,也將會被人查的一清二楚,難逃牢獄之災。

譚季平站在公司大樓的樓頂,看著繁華的城市,樓下道路上的車來車往,想想自己從身價百億的富豪,到如今的負債累累,不由得悲從中來,再也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了。

譚季平從公司大樓的樓頂下,突然縱身一躍,隨著一聲巨響,香江商場上的一代梟雄,從此消失了。

譚雪華正式成為了譚家之主,開始變賣一切可以變賣的資產,用於償還所有的債務,何美華正式完成了對美華集團公司的收購,宣佈強勢入主美華集團,接管了整個美華集團。

現在的何美華與李利手中,持有美華集團百分之七十一的股份,已經牢牢的掌控了美華集團公司。

從持股百分之二十一,到持股百分之七十一,李利與何美華不僅沒有花一分錢,還賺了八十億現金資產,笑到了最後。

譚季平父子則敗亡的十分徹底,譚季平跳樓了,譚雪華償還了所有的債務之後,家道也徹底的中落了,譚家的豪宅也用來抵債了,美華公司的工作也保不住了,豪車也成了別人的了,他只能找一份工作,租房子過日子。何美華和李利兩人,當然不可能還用他了。

香江正沉浸在迴歸祖國的巨大喜慶中,7月2日,太國政府卻突然宣佈,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泰銖急劇貶值。恐慌迅速蔓延到整個東南亞,波及全球,亞洲金融危機從此刻起開始爆發了。

1997年,太國政府開始整頓銀行系統,資本外逃加劇。央行不動聲色的在遠期市場拋售外匯,力求穩定太國貨幣的匯率。6月27日,16家金融機構被勒令停業。30日,外匯儲備淨值銳減到28億美元。7月2日,太國宣佈允許匯率自由浮動,太國貨幣急劇貶值。恐慌迅速蔓延到整個東南亞,波及全球。

而此時的東南亞各國,包括香江都還在隔岸觀火,並沒有感覺到危機的到來,香江的樓市依然火爆。

香江股市僅僅只是短暫的進行了一個調整,從七月三日到七月九日,恒指下跌了三百點,隨後又開始大漲了起來。

至八月十二日,一個月的時間裡,恒指上漲了近兩千點,之後便開始大跌了起來,到十月二十八日,恒指跌穿了一萬點的大關。

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原因十分的複雜。

東南亞國家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主要原因是島國和“四小龍”的產業轉移。

受盧浮宮協議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強勢島國貨幣影響,島國企業在東南亞的投資規模急速擴大。

東南亞國家承接的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或者其他低端產業。因為各種原因,生產效率提高很慢,產業升級還未開始。

而這個時候華夏的改開的步伐開始加快,特別是從九二年開始,華夏越來越開始受到世界的關注。

而東南亞勞動力和土地價格,和華夏國內相比,就開始喪失比較優勢了,因為此時的華夏國內,勞動力成本更低,土地價格更便宜,為了吸引外資,更是推出了很多的優惠政策。

東南亞國家匯率變相盯住美元,很早就實現了資本賬戶自由化。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好多熱錢流入,炒樓炒股,形成了泡沫。

長期的經常賬戶逆差依靠資本流入維持。1995年開始,島國貨幣開始兌美元貶值。島國是東南亞主要的出口市場,這導致東南亞國家經常賬戶逆差急劇擴大,國內企業對外支付困難。

幸與不幸,因為島國貨幣貶值和東南亞國家匯率變相盯住美元,讓投機資金湧入東南亞。

雖然暫時緩解了企業困境,但各國短期外債比例變得非常高。又因為前幾年的泡沫,短期債務規模遠遠超過各國外匯儲備。

九六年開始,島國金融市場開始動盪,各銀行收縮信貸,企業也開始收縮海外投資規模。對沖基金因為得不到後續廉價的島國貨幣,逐漸開始了結套息交易。

東南亞企業和老百姓嗅到風向不對,紛紛開始兌換外匯。各國脆弱的銀行系統爆發危機,恐慌蔓延。

早在邊上磨刀霍霍的對沖基金,順勢一擁而上,亞洲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這場危機的真正源頭,是島國,而索羅斯只是導火索。說到這場危機,就不得不提房產泡沫,把房產泡沫捋清楚了,自然也就知道為什麼 97 年會爆發金融危機。

信任危機就像多米諾,是鏈式反應,一炸炸一片。好比小黃車出事的時候,你覺得摩拜也會出事。蛋殼暴雷的時候,你看著自如也挺像渣男。

內部融資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連員工的錢都不能保證安全,他們還能融到錢就有鬼了。對於房企這種大規模「玩錢」的企業來說,信用破產,約等於事實破產。

事實上,歲月變遷而人性永恆。科技在變,生活方式在變,人的貪婪與恐懼卻從未改變,所以金融危機總是如影隨形週而復始,而且每次都有一樣的地方,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過度負債」,不論是政府、銀行、企業還是個人的債務,都可能成為下一次危機的源頭。

而房地產,又是典型的高槓杆部門,房子是理想的抵押物,圍繞它,可以延申出龐大的債務鏈條,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好比小黃車出事的時候,你覺得摩拜也會出事;蛋殼暴雷的時候,你看著自如也挺像渣男。

內部融資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連員工的錢都不能保證安全,他們還能融到錢就有鬼了。對於房企這種大規模「玩錢」的企業來說,信用破產,約等於事實破產。

咱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的房產泡沫都是咋回事。

類似的話題,任澤平的團隊在 2016 年寫過,資料非常詳實,就是太乾太硬了,看著眼花。我的強項就是把複雜的經濟問題,用人話和大家聊,你可以在看過我這篇文章之後,再去啃任澤平的雄文,一定會更有收穫。(見:方正證券研報《房地產週期研究之八:全球歷次房地產泡沫》)

美國的經濟學家卡門·來因哈特與肯尼斯·羅格夫合作了一本書,叫《這次不一樣?800 年金融危機史》。

光看書名你就能知道,作者的主旨之一,是批評人們對於經濟風險的過度樂觀,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次不一樣」,「我們不一樣」……

事實上,歲月變遷而人性永恆。科技在變,生活方式在變,人的貪婪與恐懼卻從未改變,所以金融危機總是如影隨形週而復始,而且每次都有一樣的地方,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過度負債」,不論是政府、銀行、企業還是個人的債務,都可能成為下一次危機的源頭。

而房地產,又是典型的高槓杆部門,房子是理想的抵押物,圍繞它,可以延申出龐大的債務鏈條,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張三看中了一套房子,市價 1000萬,但他毛錢沒有,就問李四借,承諾按月還款,30 年內連本帶息一共還 2000萬,而且房本抵押給李四。

有房子做抵押,李四當然願意借錢給張三,於是立下字據。李四轉手就把這字據作價 1100萬,賣給了王五,王五也樂意呀,一來是有閒錢,二來是認可有張三的房子作抵押物。

李四一看,啥也沒幹,淨賺 100萬,這也太好賺了,這時候他會怎麼想?

第一,多找幾個張三,把錢借給他們買房。

第二,多籌幾個 1000萬,1 個 1000萬讓他淨賺 100萬,2 個 1000萬,不就能賺 200萬嗎?

第三,讓錢快速地週轉, 1000萬1 個月內週轉 1 次,賺 100萬,週轉 2 次,月收益不就是 200萬?

想想看,為啥房企總說利潤率很低,但他們製造首富的能力卻一點也沒有打折了?

因為高槓杆+高週轉,才是他們發財的秘密。

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張三,買了越來越多的房子,欠了越來越多的債務。

一旦房價下降,或者張三收入下降無法按月還貸,那麼這條債務鏈條上的被忽悠了的張三、借錢給李四的倒黴蛋、接盤的王五以及王五之後的螞蚱,都會因此蒙受損失……

債務危機是鏈式反應,一炸炸一片,所以歷史上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與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有關,所謂「十災九房」,就是這個意思。

所有的金融危機的發生,幾乎都與房地產泡沫有關,島國如此,東南亞如此,香江也是如此。

亞洲危機的爆發,對於新美華集團的影響微乎其微,因華新美華集團的發展重心已經轉向了國內,東南亞的資產都基本上已經變賣出逃了,該賺的都已經賺到手了。

李利以僅次於何美華的大股東身份,出任美華集團公司的副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在時隔一年半之後,再次的走進了步吉的美華工業園。

這一次美華集團公司爆發的危機,對於美華代工廠的影響巨大,所有的手機代工專案停產,工廠不得不進行大量的裁員,控制人工成本,畢竟沒有班上,你就是想要留人也留不住。

就算工廠免費的提供吃住,但大家出來打工都是為了賺錢的,只是有吃有住,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只是為了吃住,那就沒有必要出來打工了,在家裡種田也餓不死,有地方住。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分手,美女會長找我結情緣

青舟渡雲

讓你當舔狗,怎麼女神反來追你了

愚蠢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