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么笑的彎著眼睛連連點頭:“好,往後缺銀子我找你借就是.”

蘇子誠下意識的鬆了口氣,站起來,揹著手走了兩趟,看著李小么低聲說道:“太平府昨天傳了信來,冬至那天,吳國朝廷頒了大赦令.”

李小么怔了下:“吳國三年一大禮,下一個大禮年該是明年,怎麼今年大赦了?都照著大禮年規矩來的?”

“那倒沒有.”

蘇子誠擰著眉頭:“只下了大赦令,照理說,這個大赦不是常例,常例外的大赦也常有,但必有緣由,或乞福,或慶賀,這大赦令,”蘇子誠說著,從案上取了捲紙遞給李小么:“你看看.”

李小么接過仔細看了,看著蘇子誠,突兀的問道:“你見過吳貴妃,是個什麼樣的人?”

“謹慎精明,出手狠辣,絕不是徒有其表.”

蘇子誠皺了皺眉頭,謹重的說道。

李小么輕輕折起紙張,看著蘇子誠接著問道:“大皇子呢?現在何處?”

“冬至前一天趕回了太平府!”

蘇子誠猛然頓住,看著李小么,眼睛裡閃著亮光,“必定是吳皇病重!這大赦令應該是吳貴妃所發,吳貴妃所生皇六子不過十六七歲,吳皇能多撐幾年才最好!對她們母子才最有利!”

李小么點頭贊同:“大皇子必是得了信兒,這才扔下兵馬趕回太平府,他怕關鍵時候,要是他不在,萬一被人掉了包就大事不妙了.”

蘇子誠帶著絲笑,凝神想了想,揚聲叫南寧進來吩咐道:“告訴長遠,讓他傳書給太平府,緊盯吳宮和大皇子,還有,仔細留意吳國除夕守歲、元旦朝賀等等各項大禮,看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沒有,越快越好!”

南寧答應一聲,轉身奔出去尋長遠傳話去了。

李小么看著轉身過來的蘇子誠,低聲道:“讓人護著些大皇子,太平府……是吳貴妃的掌下之地,大皇子和吳貴妃母子,要是隻有一家,不管誰承了位,往後都比如今的吳皇強,最好是兩家勢均力敵,大皇子不能有閃失.”

蘇子誠揹著手,眉頭緊擰著思量了片刻,點了點頭:“你說的極是.”

說完,叫了北慶進來又吩咐了下去,走到正屋門口,看著北慶急步出了垂花門,才轉過身,看著李小么輕輕嘆了口氣:“吳貴妃極有手段,吳國宮廷讓她這些年經營的水洩不通,就連朝裡,唯她之命是從的大臣也不在少數,咱們能得到的信兒太少了!”

“嗯.”

李小么心不在焉的應了一聲,凝神盤算著,“大皇子不宜在太平府耽擱,趕緊回去軍中才最好,吳皇的身子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樣了,畢竟是上了年紀……”蘇子誠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站在窗前,揹著手看著窗外呆呆的出神。

“能兩虎相爭最好,要是此事不可行,必要二擇其一,最好的還是吳貴妃母子,吳貴妃的性子強橫,這樣性子的人嘗過了權力的味道,再要她放手可就是極難的事了,要是不肯放手,往後這母子之爭總還算有個可為之處,大皇子極能隱忍,這樣的性子最能成大事,小視不得.”

李小么走到蘇子誠身邊,低聲說道。

蘇子誠緩緩點頭,遺憾的嘆了口氣:“北平苦寒之地,國力有限,不然……大好時機!”

李小么沉默下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帝王霸業,又得枯乾多少白骨?李小么看了眼蘇子誠,當年屠寧安城時,他才不過十四五歲,聽說他騎在馬上,冷眼看著寧安城在他眼前化為一片灰燼!李小么的心收縮了下,他們和她不一樣,她不能用她那一世的道德去看待這一世。

“聽南寧說李二槐和張鐵木三月裡成親?”

蘇子誠輕鬆的轉了話題。

李小么微微甩了下頭,把那些沒用的念頭甩開,“是,準備的差不多了,還有姜順才,一共三樁喜事,城外莊子裡也是喜事連連,今年年裡年外,有五個娶上媳婦成了家,都是託王爺的福,前兒張大姐從莊子裡回來,還讓我代大傢伙謝謝你呢.”

蘇子誠笑起來:“託你的福才是,你大哥和范家姑娘呢?日子定了沒有?”

“還沒有,範姐姐要明年臘月裡才除服,再快也要後年了.”

李小么笑語盈盈的答道。

蘇子誠低頭看著李小么,感慨的笑道:“有你這個妹妹,是他們的福氣.”

“嗯,我覺得也是!”

李小么不客氣的點頭贊同。

蘇子誠大笑出聲。

二十四交年那天,李小么在二門裡下了車,只見二門裡擠擠挨挨站滿了人,一邊是僧,一邊是道。

李小么怔了片刻,轉頭看到粗使的楊婆子,忙招手叫過來問道:“這是幹什麼?這都是誰找來的?”

楊婆子忙得額角都是汗,“是張嬤嬤,早十天頭裡就去定下了,唉喲,五爺不知道,虧咱們去得早,那去晚的可就找不到人了,這要是趕著交年沒人看經,這年還怎麼過?五爺您忙,我得趕緊帶他們過去,誤了時辰可不得了,如今可不比從前,張嬤嬤規矩可嚴,那是一點也誤不得!”

楊婆子絮絮叨叨答了話,忙著帶著僧人和道士們往前院過去。

李小么站在二門裡,看著左邊一隊僧,右邊一隊道,一個人笑了半晌,才慢悠悠的往她的半畝園晃回去。

她剛才被這僧道混雜一處的和諧場面驚著了,竟然忘了這是這裡的風俗,二十四交年是大事,要請僧道到家裡念一夜經,也不知道是為了求個來年平安吉祥,還是為了送灶神們上天言好事去,反正不管哪一樣,都是為了求份好日子過。

李小么轉頭看著各處掛著的大紅燈籠,那紅紅暖暖的燈光在微風中快樂的晃動,搖出一波波的溫暖和喜氣。

李小么站住,環顧四周,這是她的家,要過年了,大家都在高高興興的忙著備年。

李小么深吸了口帶著香燭味兒的冷冽空氣,裹了裹斗篷,站了片刻,轉身往前院過去,要過年了,她也看看熱鬧去。

李小么看完熱鬧回到半畝園,紫藤正站在半畝園門口張望不停,見李小么遠遠過來,急忙迎上去,將手裡捧著的手爐遞給李小么,“五爺今天回來的晚.”

“回來的倒不晚,我去前院看那些僧道唸經去了.”

李小么接過手爐。

紫藤笑起來:“我就說,五爺往常要是有事,必定打發人回來說一聲的,怎麼今天這麼晚了沒回來,也沒人來說.”

“嗯,看了一會兒唸經,又去廚房轉了圈,廚房好多人在忙,盧嬤嬤也在,這過個年怎麼忙成這樣?”

“瞧五爺說的,過年不忙,那還什麼時候忙?交了年就開始炸油貨、蒸饅頭,做細果點心,今晚上還要熬赤豆粥,明天一早要祀食神,可馬虎不得,對了,正要請五爺的示下,咱們除了每個月施五兩銀子的棉衣棉被,還要不要施銀?”

“施銀?”

“嗯,五爺是頭一回在咱們開平府過年,不知道咱們開平府的規矩,交了年起,開平府的富貴人家就把大銀錁子鑿成半兩、一兩的碎銀塊,挑著那些貧寒之家,半夜從門縫、窗縫塞進去濟人,散財積福.”

紫藤仔細的解釋道。

李小么怔了怔,這規矩她還真是頭一回聽說,真是有意思,那貧家一早開門看到那些半兩、一兩銀子,不知道怎麼驚喜,這個年也能歡天喜地的過了。

“梁王府每年施多少銀子?其它各家呢?”

“聽張嬤嬤說,梁王府前年和去年都是一千兩銀子,都是一兩一塊的,別家就不知道了,這散銀子講究個不聲張,各家都是遣心腹家人去的,散肯定是家家都散,可散了多少,就沒人知道了.”

李小么聽的有些感慨,轉頭看著紫藤吩咐道:“這上頭咱們不省,拿五百兩銀給張嬤嬤,她既知道梁王府散的銀子數,往年必定也經過手的,跟她說一聲,留心別和梁王府送重了人家就成.”

紫藤抿嘴笑起來:“五爺放心,這裡頭可有不少講究,必定不會送重的.”

李小么歪著頭想了想,彎著眼睛笑起來,紫藤說的是,自己可不能低估了這些人。

兩人進了屋,淡月急忙上前侍候著李小么去了斗篷,脫了鞋坐到炕上,紅桔奉了杯熱熱的紅棗茶上來,李小么接過喝了,舒服的嘆了口氣。

看著紫藤吩咐道:“跟張嬤嬤說,大家這半年辛苦了,年底賞錢讓她照雙倍準備,讓大家也都高興高興.”

紫藤忙笑著答應,答應完又曲了曲膝謝道:“我先謝五爺賞.”

正帶著兩個小丫頭擺飯的海棠也笑嘻嘻曲膝謝道:“還有我!”

淡月和屋裡幾個小丫頭也跟著湊趣謝著賞,李小么笑不可支,揮著手說道:“一聽有銀子就這樣了?這半畝園裡頭當差的,回頭讓紫藤一人再加個繡金荷包!”

滿屋子丫頭又熱鬧起來,紫藤轟了幾個出去,和海棠一處侍候著李小么吃了飯,才又取了份疊厚厚的紅紙過來遞給李小么,“這是今天一早上莊子裡送過來的,說是給幾位爺的年禮,張大娘子看著收下的,讓我轉給五爺,她和孫大娘子跟著車子去莊子了,說是要準備祭祖的事,明天下午再回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股海聖手傳

姬家二公子

風流俏寡婦:仙君別太愛!

歲歲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