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我知曉了世間的大秘,神霄派原來並不是向天祈雷法,而是向天上之天所祈求,那你們豈不是都知曉如何進行天人迴響?”

嘉靖皇帝對這個真相亦是頗為震動,答案自元妙口中說出,那便不再是猜測而是真實。

“天人迴響,那需要回才行,我們只是知曉,如何去傳遞祈求.”

“天與我同體,我們所希望合一的,是天上之天,是在天心之外的心,那是更大更遠的路,雖然現在看來依舊有些偏差,不是真正的正路,但比起天心,毫無疑問能夠走得更遠!”

“天上之天不可知,天上之天之意不可知,天心境是代替天之心,靠近天上之天,而我們則是起步就要與它合一,自然遠高於天心境.”

“但從古以來,無人得以證成,固然常被嘲笑,神霄之名,終究還只是一個無人得到的名.”

嘉靖皇帝明白了:“剖析世間的天心與天意,但也沒有走到終點,可你似乎不一樣,你這樣說,意思是,你得到過天人迴響.”

“你被選中過?如北極真人一樣.”

北極真人得到過天人迴響,在裡山河中,過去也有寥寥的人得到過天人迴響,這些人是被天上之天選中的人。

但北極真人,是參悟了一份古書,得到了“天意神通”才得到了天人迴響的。

“你也得到了天意神通?這是開道之祖才有的本領.”

“世間還有幾人擁有天意神通?”

嘉靖皇帝迫切追問,元妙大聖回應:“如今的路都是絕境,所以再也不能見到開道之祖,如果我證得神霄之念,我就是開道之祖。

但世間到底有多少人獲得了天意神通,那是天上之天的意志,我又怎麼能知道呢?”

“就如同北極真人突然的消失,過去還有多少獲得過天意神通的人消失了呢?而且也並不是得到了天意神通就可以得到天人迴響的,天人迴響的終點在於迴響,只是連線天上之天,這不夠,還需要得到天上之天的確切回應才行.”

“這,才是完整的過程。

漢代有天人感應的妙法,但是隨著神仙道的自鎖,與儒教源流的變更,已經不能習得,也無法找尋到完整的天人感應法.”

“要有連線道的媒介,要有天人感應的古法,要得到一份天意神通,要找到天人迴響開啟法門,自身還要具備足夠高強的悟性.”

嘉靖皇帝聽著,不免驚歎:“比起三清合流來說,麻煩程度也不遑多讓。

要多個大教合力才能創造出一人.”

“如此看來,北極確實了不得,是天賜的機緣,是真正天上之天選定的命定者,他也一定有天命在身了,只是平時不顯,那或許是比王朝天命還要高一層次的命,依照佛祖所言,真正的命是假借與給予而不是性命,那就是天上之天借給了北極一份‘命’.”

“天人感應法,如何獲取?”

元妙大聖:“天人感應法,不是道教的法,是儒教的古術。

所以漢仙復甦,大部分卻是道教的人,但如今,在儒教源流被變更之後,這世間應該還有會這種法的人.”

嘉靖:“誰?”

元妙大聖:“佛帝”。

嘉靖皇帝眼中漸起光華。

確實是還有一位。

還有這一位。

談話間,源流的覆寫已經幾乎完成。

“沒有辦法回溯到最根源的源頭,但現在,在道教的歷史之中,您就是上清大帝,無可更改,不可撼動,青史不變.”

元妙大聖做完覆寫,一份天命便從這裡誕生,從道之內擴散,等到他們從這裡出去,過去的一切都會固定,不會再變更,因為天命也蔓延到遙遠過去,與道相合。

“這就是你們神霄一直修煉的那份念,是神霄獨特的,是你獨特的天人迴響.”

嘉靖皇帝感覺到了變化,元妙大聖道:“即使天上之天沒有回應,但傳遞上去的東西,也是不朽長存的,天心之下的人不能違抗,天心之上的強者,還沒有誕生.”

這其中沒有提及混元,是因為混元不過是掌握了真一之力的天心而已。

“即使是那一道從未來投下的巨影,他也應該不能夠更改,因為他還沒有獲得全部的源流。

這就意味著,他對過去的影響,至少不會是無處不在.”

嘉靖點頭:“你說得對,我已經接受了上清大帝的過去未來,並且與其完整相合,不分彼此,玉神磐如我臟腑生化,氣起即震,上達道聽。

靈寶天尊的完整存在性我亦有所感應,只需要回到一個特定的時刻,就能見到。

只是這個時刻還不能確切知曉.”

“下一個,是獲得一位玉清天尊的存在性,只是元始天尊已經消失,想要獲取天尊名號,只能從元始天尊的弟子入手,也就是十三個固有的玉清修士,而不是我們這些因儒教源流變更而得利的‘臨時工’.”

“離我們最近的玉清.....”“是元皇吧?”

元妙大聖點頭:“攻打地府?不過元皇有遠見,地府乃宋庭主導,三帝並存,天命同樣渾厚,亦不是人間帝王,而是仙路之中的陰界天子.”

“若漢時有佛帝,明時有陛下這位道帝,那陰界就有三陰帝。

又與人間緊緊相連,若是撬動地府,人間氣運流入,恐怕會引起陰陽天命並行,影響陛下.”

嘉靖皇帝卻突然笑了:“這麼說,我們是弱的一方.”

元妙大聖點頭:“表面上看,是這樣的,地府根基深厚,我們的存在性,不可與地府比較,他們是一座整體,是名為‘陰’的世間反面.”

嘉靖皇帝:“我還有一道法,你從未見過,名為‘弱者道之用’。

道若不弱,就不能反;道要反,就非弱不可。

現在正是天人相反的時候,所以地府恆定存在,出現而不可撼動,是它強而人間弱的時候.”

“但是就如人間有強弱更迭,地府也會有強弱更迭的時候,我的第二道法,便是能把它變作弱的時刻.”

“人的生老病死,大海的漲落消停,湖泊的充盈乾涸,石頭的凝固朽爛,世間萬物的消失和重生,都由道牢牢把握,而萬物最後復歸於道。

弱,是道的武器,我用這種武器,製造一個只屬於地府的‘末法時代’.”

“衰弱會消耗天命,就如王朝一般生滅更迭,天命耗盡也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裡山河的天心與仙人們,往往也在這個時候選擇新的天命眷者.”

元妙大聖驚異不已:“還有這種專門為弱小者制定的法?弱者使用,使強者變弱,而弱者變強.”

嘉靖:“因為過去,我就是這個弱者。

我搜集了無數的法,而這兩門法,就是太清源流中最重要的法門之二.”

“我未曾得到過天意神通,不像你這樣手段奇異,但我能用太清妙術,同樣有逆轉世間萬萬變化之能.”

“現在,我前去人間,借萬曆的身份,以人間的氣運進攻地府!”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家族修仙,我要成為種植大戶

尋過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