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體育臺。

“剛剛我國選手謝正業在半決賽跑出了極佳的成績,放水20秒20,這放在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成績,決賽全力以赴,都是值得慶祝的成績,可現在在這個18歲的年輕人身上……”

“卻只是輕描淡寫就跑了出來。”

“他現在絕對擁有硬實力破20秒的能力。”李韜接過話頭篤定道:“沒有這樣的實力是很難在國內沒有特別好風速情況下跑出這樣的成績的。”

“更不要說,你看看他這一槍最後還有明顯的放水,我只能說這個少年人在200米的領域上已經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可能是所有黃種人的前面。”

“這李指導給的評價很高啊。”楊劍說完李韜道:“我只是在說一個事實,我這個人並不喜歡吹噓,而現在就我的經驗和理解看見了他,就擁有這樣的實力。”

“就是這麼強大。”

“既然是這麼強的,那也沒有什麼好不能說的。”

“李指導說得對。”楊劍點點頭:“表現的好就該誇,表現了出色就該讚美,我們新時代的運動員不比別人差。”

“現在就看看,在預賽跑出20秒75的蘇神,會如何應對。”楊劍笑著說道:“雖然比賽的勝負沒有什麼懸念,可大家還是很期待,蘇神個人能跑出什麼樣的成績來。”

話音剛落,蘇神就跟著工作人員貼好號碼牌,走上了跑道。

謝正業第2組的出色表現,本來就讓現場的氣氛相當的火熱,現在輪到了蘇神,這個人氣已經幾乎相當劉祥的男人,整個羊城中心體育場……

頓時爆發出了更熱烈的歡呼。

這個時候大螢幕也把鏡頭對準了蘇神這邊,似乎是想要看看在自己的後輩跑出了這麼好的200米成績後,他作為前輩是什麼樣的感覺。

蘇神也知道現在鏡頭對著自己呢,但他早就已經是面對這種場合,駕輕就熟,並沒有任何的過多波動,就是靜靜的調整著自己的起跑器。

一些傳統系的教練,看到蘇神如此的氣定神閒,即便是兩條線在並不對付,也忍不住稱讚了一句——

瞧瞧人家。

都好好學學。

這氣度。

上了比賽場就該這樣。

可聽到這句話的傳統系運動員們,只能是相互面面相覷,然後苦笑一聲,有苦難言。

開玩笑。

我們能和他比嗎?

人家可是亞洲的黃色閃光。

人家是世錦賽的百米金牌獲得者。

人家是第1個開啟10秒的黃種人。

所以他有這樣的自信和氣度。

即便是面對謝正業,剛剛跑出了極佳的半決賽,成績也能沉得住氣。可是他們……

沒這個能力。

強行去弄。

也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傳統系今年200米跑的最好的選手高東石,他在聽見自己的教練說了類似的話後,也是忍不住翻白眼。

你這不是開玩笑嗎?人家能夠穩得住氣場,是因為人家自己的實力也很強。雖然在國際賽場上200米還沒有太多的競爭力,但是在亞洲賽場上……

蘇神可是之前的全亞洲紀錄保持者。

你以為是什麼小卡拉米嗎?

就自己今年這個剛剛開啟20秒80的200米水平,你告訴我自己看到了,謝正業跑出20秒20後,還能保持淡定?

還能保持泰山崩於前不變?

是的。

強行繃著。

但是內心的發虛他們沒有辦法去抵消啊。

那一跑還是得露怯。

沒什麼區別。

而你要知道在原本的2012年,高東石他這個20秒79的成績,就是國內的200米第2人。

而領先他的那個人。

就是18歲的謝正業。

所以他已經是傳統系今年200米最強的選手,連他都這麼想,你就更不要說其餘的傳統系運動員心中怎麼想。

根本就頂不住。

只能面對教練的話,打個哈哈。

完全沒法學。

“各就位。”

就在電子口令響起的時候,袁郭強和旁邊的餘位力道:“阿業這個賽季的狀態太好了,這次恐怕就是小添,也要喝一壺吧。”

“沒辦法,小添今年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全都賭在了100米上,這種200米備賽狀態肯定是沒法和阿業相提並論。”

“也是,備戰百米已經夠辛苦了,200米的事情就隨他去吧,不要再有更多的要求。”

兩人說完,“預備”的口令就響了起來。

蘇神抬起了自己的身體,原本輕輕釦在地面上的膝蓋,也跟著口令頂了起來。

他的身體已經蓄勢待發。

幾秒之後。

嘭————

槍聲響起。

比賽開始!

如果說剛剛謝正業的200米啟動和加速就已經是遠超國內的等級太多,其餘某人看起來已經像是看怪物。那現在蘇神這一波啟動……

那就是怪物本物。

最主要的是,對比預賽的那一下200米,半決賽這一槍透過了預賽的預熱,身體的200米,感覺和節奏都恢復了不少。

這樣蘇神跑起來。

200米上的速度只會更快。

曲臂啟動。

蹬出。

沿著切線方向,黃金三步踏出。

然後入彎。

因為200米有彎道,因此啟動的時候怎麼切入彎道,是200米其中的一個難點。蘇神預賽的那一槍這方面就有些沒做好,還是這個賽季200米跑的太少,節奏和本體感受上多少有些問題。

好在他的調整能力以及經驗都是這一事,其餘人不具備的。

在一槍的習慣和適應後,這一槍他的啟動感覺顯著提升。

已經更像是百米啟動的感覺。

而且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光是一個啟動在200米這種專案上,用處還不是那麼大,他還要把後面那些專案做好才行。

比如彎道加速。

其實這一槍他也沒有其餘人作為對手。

因此該怎麼跑,該怎麼比,想要怎麼跑,想要怎麼比……

全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做決定就行。

蘭迪和其餘人,今年的主要精力和任務指標也都在百米上,自然讓蘇神200米以上,沒有額外指標壓力。

這種難得的“真空期”。

讓蘇神感覺十分的好。

他要在這裡做的是……

大膽的200米推進實驗。

他學習這個技術,學習這些先進的理念以及動作力學原理,可從來就不僅僅只是為了百米。

200米。

同樣適用。

雖然理論上來說,前側力學和前側技術,適用於100米到400米範圍內的短跑比賽。

但是。

那只是理論上。

事實上的話,百米都還沒有研究清楚呢,直道專案都還有很多東西,重新需要修訂和推敲呢。

就算是拉爾夫.曼也都還沒有其餘的精力去研究其餘的專案比賽怎麼發揮。

事實上200米開始投入前側力學技術,那都是東京奧運會之後的事情。

專案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

體系的推動,同樣需要時間。

需要大量的實驗樣本試錯以及重新的修訂和修正。

再加上在百米運動上的迫切性。

自然是首攻百米。

這沒有問題。

畢竟百米專案在短跑裡面的影響力最大,你想要把自己的新東西推廣以及讓全世界都接受,那肯定是要首選最熱門的專案上來開始。

因此,百米專案上有多少的問題,拉爾夫.曼都沒想明白,現在很多東西都還是蘇神自己強行利用超前的知識體系和經驗再強行推進。

200米?

那還是算了,近些年是沒有時間幹這個。

拉爾夫.曼是這麼想的。

雖然在實驗室裡面推論出來,前側力學就是適合100米到400米,可怎麼推廣,怎麼把這個運用到專案裡面成為專項化的燃料,那都是需要長時間去磨合和詳細研究的地方。

甚至可以這麼說……

拉爾夫.曼,只是在理論上提出了100米到400米,適合前側力學技術。

然後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百米的前側力學開發上。至於200米400米這些專案……

很遺憾,他只提出了一個理論上的可行性。

就沒有後續了。

起碼現在。

暫時還沒有後續。

蘇神這裡,等於是提前開始了給他的200米推進鋪路,或者說是……直接大步流星的往前跑。

你要知道,動態強度的產生涉及身體四肢在高速運動中產生力的能力,隨著收縮速度的增加,身體產生力的能力會出現下滑。

甚至明顯下降。

人體需要招募肌肉力量來改變350度每一秒速度運動節段的角速度能力,在節段靜止時間可用的力會減少50%。

是的,你沒有看錯。

就是會減少50%。

這個問題在隨著你奔跑的距離越來越長,也會越來越凸顯。雖然這是每個運動員都需要忍受的物理法則,但是……

關鍵的地方來了。

那就是雖然每個人都會是呈現下降趨勢,可是每個人因為力量減少的不一樣,那就會出現有一些這個方面衰減更少的人,有能力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以方便在更大的層面上保持力量水平。

你可以把它統稱為天賦。

起碼之前是這麼認為的。

認為有天賦的人就是這方面會衰減更少,沒有天賦你就是會衰減更多。

可是……自從前側力學問世。

這個情況會出現改變。

開始用人為發現的規律,人為發現的體系,有意識主觀的彌補這方面的問題。

以此來讓運動員拋開天賦層面的選擇,從技術層面來決定自己這個方面的衰減多少。

這就是突破性的東西。

讓人類在對抗這個世界法則的時候,多了一道新的選擇,除了天賦之外,還可以選擇技術性的對抗。

現在蘇神做的就是這個。

因為200米的比100米更長。

只見蘇神每一步從落地開始。

踩準位置重新蹬地。

上肢完成最大向後伸展位置。

小腿完全伸展。

在下一個落地的單步中,恢復小腿達到最大屈曲位。

然後重新蹬地。

恢復腿的腳踝和著地腿,膝蓋交叉。

踝關節交叉。

再次升空。

然後讓整個上肢回彈到最大回彈位。

……

這聽起來好像有些雲裡霧裡。

但其實就是一個基本的前側力學運用單復步。

只是外行根本看不出來。

只有內行人。

尤其是對這個方面鑽研很深的人。

現在才能看得出來。

事實上這眼下能夠看出來的,只有拉爾夫.曼一個!

就連蘭迪,因為他都不是這個體系的創造者,因此他都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這個。

他的精力都放在了百米上。

對於200米蘇神在這裡展現出的變化,他還真沒有第一時間察覺到。

當然這也是他下意識認為……

蘇神不可能在200米今年玩出什麼花樣。

因此自己給自己來了一處燈下黑。

只有拉爾夫.曼,他是第1個感受到的人,最開始也有些不敢相信,可是隨著蘇神步伐在彎道上展開……

那一步一步的步伐動態。

讓他不能不相信。

這個東方人,他就是在這一場嘗試把前側力學融入進去200米當中。

這……

這傢伙。

真不得了。

兩百米……

他還根本沒有這個方面的實際研究呢。

人家已經開始親手實踐化了。

不過,你第一次能做成什麼樣子呢?

到底你今年也沒有做太多200米方面的比賽訓練啊。

拉爾夫.曼,認識蘇神這麼久後,他已經完全不擔心蘇神對於技術的領悟能力以及創造力。

他只是覺得,今年給他的200米時間太少。

這麼點時間,真的有可能讓200米也融入前側力學嗎?

答案是……

可以。

蘇神在跑道上賓士起來,雖然動作還略微有限,不那麼成熟,到底200米,這裡要多個離心力的對抗,尤其是200米跑動,因為有彎道,所以側向力,幾乎是無法剔除。

所以說短跑比賽最好把側向力化為0,可100米都很難做到,更不要說200米。那就只能儘可能的抵消,儘可能的縮小影響。

這個方面,前側力學的優勢就出來了。

對比原本的力學機制。

前側力學在面對側向力的時候,更加的有控制力,尤其是在彎道上,只要你的掌握足夠好,就可以透過前側力學減少比其餘人更多的側向力。

現在蘇神,正在做的,就是這個。

他在幹什麼?

拉爾夫.曼,盯著看了一會兒,突然想到了什麼,差點失聲道:“他竟然在利用前側力學,進一步去嘗試抵消彎道側向力?”

“真是……”

“天才般的想法啊!”

“真是……”

“跑道上的牛頓啊!”

蘭迪本來還只是覺得有些不對勁,回頭一看自己旁邊已經有些臉色發紅的拉爾夫.曼,微微一愣後,立刻大師級的頭腦也運轉起來。

然後。

他也想到了拉爾夫.曼剛剛想到的東西。

這小子。

腦子真是……

和我們同樣不同款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者澤川

愛吃開胃羹的李郎

我的前半生我的趣味童年

南少林惠空北少林惠通

那隻旅行蛙崽

洛歲戎

年華一刀

君笑齡

我有一面青銅鏡,可通修仙世界

望生煙

沒人相信我們會結婚

晚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