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幹嘛?就在所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蘇神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一下唐.誇裡先生,我有幾個跑步方面的小問題,能不能請教一下您.”

“哦?有問題是好事,再小也提出來吧.”

唐.誇裡笑吟吟說道,這也是他本應該乾的事情嘛。

“請問著地瞬間著地點距身體質心間距怎麼計算,怎麼調整,怎麼最佳化?”

唐.誇裡:!!!“請問調整離地瞬間支撐腿大腿角和著地瞬間軀幹角有什麼聯絡?”

唐.誇裡:???“請問實戰性模擬訓練,太多了為什麼影響身體的身體默會認知特徵?”

唐.誇裡:……“請問……”等等。

這尼瑪你叫做小問題?這些問題講實話,有些東西他連聽都沒有聽過。

七八十年代,哪有這些彎彎道道啊。

唐.誇裡抬起了手,看著這個年紀不大,但問題角度極為刁鑽的蘇神,勉強堆起笑容問道:“這些問題都是哪裡來的?孩子?”

想找我的破綻?你想太多了。

“我都是從sci論文期刊上看到的,難得有機會碰到唐.誇裡大師,機會難得,正好想和您請教一下.”

蘇神這話一出來,袁郭強也以為蘇神是真的在“求知”,幫腔道:“不懂就問,是我們中華美德,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趁著唐.誇裡大師在,盡情的問,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咯.”

可事實上,除了蘇神,絕大部分怎麼可能問出什麼問題出來呢。

倒是趙昊煥,他似乎明白了蘇神的意思,立刻也站出來提出了一個問題道:“請問一下大師,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生理學基礎是什麼?我也一直很好奇.”

唐.誇裡:???不會吧,這是到了米國運動實驗室交流會嗎?我們牙買加的棒小夥子都不會問這樣的問題吧。

這到底是種花家還是米利堅啊。

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生理學基礎,這個問題是蘇神上個星期才和趙昊煥他們說過的小課題,沒想到後者這麼快就用上了。

看到小團隊倆人都上了,自己也是小團隊一份子啊,怎麼能什麼事情都不做呢?兵娃不甘人後,也一步邁出,大聲說道:“請問一下,大師啊,米帝國的‘三點一線’起跑後面是不是還有別的進化呢?或者‘四點一線’?”

唐.誇裡:???不會吧,不會吧,亞洲國家的理論基礎都這麼好了?小孩子一個個都這麼“出口成章”嗎?顯得自己好沒文化啊。

既然大家都問了,那麼好一會兒後,一個女聲也帶著點點怯生生傳了出來,道:“大,大師,我也有個問題,請問運動想象法怎麼使用才可以效率更高更有反哺意義呢?”

唐.誇裡:???蘇神還是直接用的英語,其餘幾個人用中文,連翻譯都有點呆了,不知道有些詞到底怎麼翻譯才準確。

而且顯然有些是專業的詞彙,根本不好亂來。

“唐.誇裡先生,還請給我的弟子們解惑一二.”

袁郭強也很期待,雖然他知道蘇神這個小團隊的“科學素養”高,但是他們能問出這些問題,他也是沒有料到的事情。

因為裡面,他也一個都不知道。

所以,他也很想聽聽看,到底什麼意思。

面對這麼多求知若渴的眼神,唐.誇裡有點慌了。

還好他是個“實誠人”,沒有乾脆一通亂說信口開河,否則蘇神也只能為了不耽誤冬訓,給他當面揭穿。

“咳咳,我感覺我的身體有點不舒服了,可能還沒有適應這邊吧。

我想今天就到這裡吧.”

“小夥子們,咱們回見.”

說完唐.誇裡,居然就這麼腳底抹油,回酒店去了。

蘇神知道,這傢伙估計要連夜查詢資料,明天好回答問題,但唐.誇裡不知道的是……有些東西,現在壓根就沒有,你怎麼查?而且現在網路也不是很發達,別想輕易找到那麼完整的資料。

在其餘人一片不知所以中,第二天就這樣結束了。

一晚過後,就在大家期待唐.誇裡第三天到來時,結果人家直接……撂挑子。

不來了。

讓袁郭強過來“遺憾”的告訴大家,他牙買加的家裡突然哥哥的表哥,從小照顧過他的鄰居摔斷了腿,必須馬上回去幫忙。

袁郭強自己聽到這裡理由的時候,腦殼都是懵的。

好傢伙,好不容易請過來的一代牙買加名將,唐.誇裡就這樣走了?這不是開玩笑嗎?開國際玩笑了啊。

反覆打電話確認,的確不是因為禮儀或者怠慢後,袁郭強才只能帶著這個“噩耗”,苦笑著過來告訴一臉期待的年輕運動員們。

聽到這個訊息後,大家都是一陣譁然。

不是說好一星期的嗎?怎麼這才第三天就走了?我還有很多問題要問要和大師交流和探討呢。

尤其是一些教練員,好不容易自己的理念和理論,得到了國際大師的支援,正在自我肯定ing中,突然人家就不來了?這讓他們還怎麼“自我嗨皮”呢。

這時候,不知道是哪個教練員,脫口就是一句埋怨,雖然聲音不大,但操場上原本就沒有多少人,還是被大部分人收入了耳中。

“現在的小孩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胡亂提問題,把人家國際大師氣走了吧.”

“浪費了國家資源和田鞋領導們的一片心意啊.”

“我看就是成名太早了,飄了,自以為是.”

這種話,一個苗頭,就可以感染起來,尤其是的確“傷害了大家”利好的時候。

更是一呼百應。

蘇神其實知道肯定會有這樣的事情出來,因為現在的教練界,傳統派和頑固派才是主流力量。

而自己在提早實現國內田徑界大突破,免不了和這些人撞在一起。

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的蘇神,拉住了想要為自己出頭的周兵,看著這些人說道:“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也好意思叫做大師?我承認唐.誇裡作為運動員,的確是很厲害,可是作為教練員,他和那些俄羅斯請過來淘金的教練一樣,不適合.”

蘇神這話其實還是留了一點情面,畢竟他看得出來,唐.誇裡也並不是有意為之,人家是真的也只懂這些七八十年代的技術活。

可沒有辦法,現在他的時間緊,冬訓是絕對不能耽誤。

只能“亂世用重典”,早點請他“撒有啦啦”,打飛的回家。

現在自己和趙昊煥都是全運會獎牌得主,自己又是60米國家紀錄保持者,已經不再是一點羽翼都沒有“毛頭小子”。

那麼對於這種無法迴避的事情,早晚都得做,既然人家挑頭,他肯定不會手下留情。

根據2010年前後的期刊,比如《帝都體育大學學報》第三十一卷第八期的記載,在幾年後,我國的田徑類教練本科率也就是6,還有4成左右不合格。

有人會說了,6成好像也還好啊,那麼再看看另外一組資料,根據抽樣調查,每26個人裡面,有高達9個人,都是在35歲以後再去修的本科學歷,這意味著什麼,如果你但凡有點社會經歷,都應該明白。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六成人裡面,還有一大部分都是“學歷高能力低”的型別。

再者35歲以後才修完本科,那麼專業知識和專業結構的構成,在35歲之前,更是連國內的最先進體系都沒有搞明白,學完整。

更別提什麼國外的最新研究和最新體系。

引用一下這篇論文的原話——……這部分教練是在工作期間接受的本科教育,他們絕大部分就是運動員出身,由於基礎知識知之甚少,他們當中又絕大多數都是邊工作邊學習,教師們只能利用假期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各門系統的學科知識灌輸給學員。

侷促的時間,加上教育條件和環境又無法和正規院校相比,儘管他們最後獲得了本科學歷,但是與在大學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中的學習相比效果是有差距的……這什麼意思,這篇期刊上面的文章,應該已經是一目瞭然。

這也就是眼下國內的教練員們,為什麼水平不高,架子還挺大,練廢了不少天才,還覺得自己牛氣沖天的根本原因。

最可笑的是這一段,答應我,看完不要笑掉大牙——……科研人員對教練的幫助持肯定態度的人為%,教練員們認為起作用不大和沒有的佔比高達%!是的,諸君,你們沒有看錯,這篇期刊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居然有%的教練,認為科研人員起作用不大或者直接沒有……這還是2010年左右的期刊了。

在2005年,這將是個怎樣觸目驚心的數字呢?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反正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肯定比上面的數字,更難看就是。

在這樣一個教練環境和教練土壤下,出現各種天才隕落,就完全不是稀罕事了。

咱們不缺天才,缺了好的教練員啊。

不然鬼知道這些天才們,原本的上限應該在哪裡呢。

所以這種“小場面”。

蘇神早就有料到。

完全不慌。

只是。

他要和整個傳統教練界打響的第一槍。

恐怕就要從此處,開始了。

雖然現在他還“勢單力薄”,但他這個規劃,他卻早已胸有成竹。

ps:以上資料全都是真實無誤,來自於正兒八經的期刊內容,所以,小紫看見的時候都驚呆了。

居然會有接近一半的國內教練認為科研沒啥用甚至一點用都沒有,國內之前會耽誤那麼多天才,真不是偶然,不是偶然啊。

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說了我不是上神

晟淮陽

原神:我聖主身在提瓦特

討厭蝦餃

被賣後,她帶全家逆天改命

夢香夕

青春之殤

旺財汪汪

校花還是老師,這是個問題!

沒用的阿布

總裁,你老婆說她是王妃

小甜餅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