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隨即和身旁眾人將那篋子開啟,只見裡面放著三張度牒,一把剃刀,十兩白銀,還有僧袍僧鞋,一領當年太祖皇帝留下來的袈裟。

最後是一張紅紙,紅紙上寫道。

從鬼門可出,餘人從水關御溝而行。

建文帝當即落髮,隨後帶著兩名隨從鄭洽,楊應能一路從皇宮的一條地下暗道逃了出去。

其後就不知所蹤。

……建文帝到了那裡?誰也不知道。

當年的鄭和七次下南洋,據說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找不到建文帝,當年的燕王寢食不安……建文帝的下落,也許就在這推背圖裡面,畢竟當年朱重八得到推背圖以後,將真本藏於地下天眼寺裡面,市面上留下來的刻本已然被改的面目全非,尤其是推背圖裡面關於大明的那幾幅圖案,更是如此。

嶽小山來到這玉門關博物館,其實也是為了想要看一看,能不能從這失傳已久的推背圖真本里面找到一些線索。

畢竟嶽小山曾經答應過范家祠堂的老太太,為她找出當年失蹤的建文帝的下落。

嶽小山喃喃唸誦了幾遍。

金羽高飛日,邙山踏雪行。

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嶽小山心中一亮,他知道,自己或許已經找到了答案。

嶽小山忽然感覺有些異常,似乎有人在悄悄注視著自己。

嶽小山抬起頭,果然,在十餘米開外的另外一張站臺旁,一個身穿一身黑衣的年輕女子,正在靜靜的看著自己。

女子的眼神複雜難言……嶽小山笑著走了過去。

“你怎麼來了?魯敏.”

魯敏臉色凝重,看著嶽小山,低聲道:“咱們找一個安靜地方,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講.”

嶽小山點點頭:“好.”

半個小時之後,二人坐在玉門酒店嶽小山住的房間裡面,嶽小山給魯敏倒了一杯水,笑道:“有什麼事情找我?”

魯敏看著嶽小山,一字字講了起來:“我回去以後,跟我爺爺說了山口,山口正南的事情.”

提到山口正南,魯敏還是有些難過,這個嶽小山倒是能夠理解,畢竟一個撫養自己長大的人,突然之間就變成了自己的殺父仇人,換做是誰,恐怕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魯敏調整了一下情緒,這才再次慢慢講述:“我爺爺讓我繼續查詢建文帝的下落,我於是就再次蒐集各種線索。

前些日子,有一個記者做了調查,寫了一篇報道,報道里面說,建文帝靖難之役以後,逃出皇宮,流落在外,流落地不止十處,其中有福建的泉州開元寺,古田雪峰寺,這些寺廟我全部去查訪了一遍,全都沒有,最後只剩下一處,寧德的……”嶽小山忍不住道:“是不是金邙寺?”

魯敏一怔,奇道:“你怎麼知道?是不是你也看過那一篇報道?”

嶽小山微微一笑:“我胡亂猜的.”

魯敏皺了皺眉,繼續道:“前些日子我去了寧德,專門去看了那一座古墓。

那一座古墓坐落在上金貝村的南山上,墓頂有火龍珠,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明朝的墓制。

整個古墓呈舍利塔形,三進佈局,裡面是僧人須彌座舍利塔,外面是四柱亭式亨堂。

外圍墓坪三丈六。

整體內圓外方,內外結合的地方呈瓶頸狀,火龍珠罩頂,兩邊刻雙鯉朝地。

墓向正南,而且還用了閉嘴龍的紋飾。

這個紋飾和正南朝向除了古時候的帝王,誰都不敢用.”

頓了一頓,魯敏接著道:“這個古墓還有亨堂拜亭,和尚墓是不會有拜亭的.”

嶽小山心中暗道:“看來建文帝真的是曾經流落到寧德.”

魯敏告訴嶽小山,她又四處查訪了一下,原來這個村子的開基祖叫鄭岐,有學者研究過,說這個鄭岐就是當年跟隨建文帝逃出皇宮的二十二名大臣之一的鄭洽。

村民說鄭岐原名叫做鄭三合。

鄭三合娶親那一天,南山上金邙寺的一位和尚前來喝酒,鄭三合稱呼那僧人為師傅。

三合兩個字組起來就是一個洽。

鄭洽跟隨建文帝一直到去世,子孫後代也都留在山下為建文帝守墓。

村子裡面,僅存的六棟鄭姓村民的老房子裡面,其中有一棟建於明代的房子,門楣上此刻還有一塊匾額,匾額上四個大字……豹蔚南山。

魯敏打聽到了一個姓鄭的後人。

那一名鄭姓後人,看到魯敏後,起初百般不說,待聽到魯敏自報家門姓魯之後,這才試探著詢問魯敏是否知道魯班矢。

等到魯敏拿出魯班矢的時候,那鄭姓家人目瞪口呆,這才滿臉激動的拿過魯班矢,看了半天,隨後將魯敏悄悄的帶到附近的一座支提寺中,找到支提寺的方丈。

方丈看到魯班矢,也是激動不已,確認無誤之後,這才感慨萬分。

隨後方丈將魯敏帶到客堂之中,問魯敏所來何事?魯敏便將尋找建文帝下落的事情,一一跟方丈說了。

方丈這才告訴魯敏,原來當初建文帝帶著兩名親信鄭洽,楊應能從鬼門逃出皇宮,其他二十餘名隨從則從水關御溝逃了出來。

隨後輾轉各地,四處漂泊,沒想到還是被燕王手下抓住。

鄭洽,楊應能逃走。

燕王當時已經登基為帝,手下道衍和尚告訴燕王,要想定都北京,不使北京城王氣洩漏,必須在天津衛造一座鎖龍大陣。

這鎖龍大陣必須以活人為祭,然後選取七百八十四人,按照天上二十八宿的星位,二十八人為一宿,一共七百八十四人,然後將這些人埋在這天津衛的二十八個星位陣眼之上,這樣一來,北京城的王氣便不至洩漏流入渤海。

燕王當即命令道衍和尚去做這一件事。

道衍和尚將鎖龍大陣造好,便找了七百八十四人,要擇日將這七百八十四個活人埋在二十八宿陣眼之中。

便在這個時候,捉到建文帝。

燕王當即提議,要道衍和尚將建文帝頂替一個活人,埋入陣眼,永絕後患。

道衍和尚隨即按照燕王的吩咐,在十一月二十一日這一天,將七百八十四人包括建文帝埋入陣眼。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府:老鐵,你想要鐵飯碗嗎!

御清天帝

星藍為空

二流鹹豬手

季總別虐了,夫人她要帶娃改嫁!

門蟲

末日來臨第一天就成為龍國高層

星辰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