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了江寧水寨後,王景就帶著群臣返回金陵,隨後而來的便是大量的物資調撥,以及廬江行營的人馬整訓。

抽調其中一部分的人馬進入金陵,從金陵駐守的戰兵抽調人手加入行營。

像是賀若弼這種擅長領兵,手中還有數十萬大軍軍權的大將,很容易在軍中建立威望,創造屬於自己的山頭。

王景的聲望在軍中無可置疑,但軍中大將的聲望過大,也容易形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王景直接下令,讓樞密省和兵部的官吏,給廬江行營來了一次換防。

名義上是把行營的傷兵和士氣低落的兵卒有時間休息,實際上是給行營摻沙子。

這種摻沙子的技能,只要是正常的帝王就必須掌握。

包括傅友德的鎮江行營,也需要如此。

現在戰事還沒有徹底結束,所以只是摻沙子,等到戰事結束,行營兵馬就會解散,各自散佈道各地鎮守。

賀若弼是名將,也有一定的政治智慧,當然能明白換防的意義,所以沒有一點意見。

只要調來的兵馬能聽從他的調動就可以。

賀若弼所部兵馬沒有等待太長時間。

匯聚了水師戰船和大量的物資之後,就立刻開始行動。

大江之上,河面無比的寬闊,水汽濛濛,一艘艘的五牙大艦像是水中的猛獸,大量的猛獸匯聚,帶著數百上千的戰船,浩浩蕩蕩的溯游而上。

夏軍在大戰的時候,後勤體系也在不斷的運轉,其中大量的工匠不斷的建造雲車、戰船,五牙大艦,海戰所用的海船。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船下水。

夏軍的水師正隨著戰船迅速增多而不斷的變強,大夏王朝的疆土內部,江河湖海眾多,從北面的黃河運河,到南面的淮河、長江。

以及各大行省內多如牛毛的河道溪流……這些水道組成了細密的水網,而水網密集,就代表著水運的發達。

尤其是一直從北面延伸到揚州的運河,更是成了大夏的大動脈,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商船在運河來回。

大夏派了大量的苦役和工匠,針對運河不斷的梳理修繕,畢竟神州世界的運河並不是歷史上已經開闢成熟的河道,個別地方還需要用人力來干涉。

經過幾年的改善,運河的河流變得緩和許多,運送東西的速度更快……無論是官府還是民間,都需要大量的商船。

所以大夏設立的造船廠,所製造出來的船隻供不應求,即便不去製造戰船,也能製造大量的商船賣給民間的商號。

對於航運和戰船的發展,王景樂見其成。

畢竟他來自源世界的後世,知道大航海,也知道海域對於一個王朝的作用,以後大夏在其他地方擴張無力,就可以把目光放在海上。

神州世界經過六七年的時間,就已經發展到眼下堪比源世界歷史上成熟的封建王朝,等再過一二十年,造出能通航大海的巨型大船輕而易舉。

現在大夏積累的資訊,都是未來發展的底蘊。

河邊。

在賀若弼率領的大軍和水軍離開的時候,岸邊送行的官吏也收回了目光,這次王景沒有前來,而是讓樞密省的高熲和蘇威前來。

“聽說陛下這次下令攻打安慶,是劉伯溫的諫言?剛剛投奔,陛下就對他如此的信重,看來以後明系的人要多出一個厲害人物了!”

蘇威低聲說道。

高熲笑了一聲,說道:“無妨,劉伯溫是一個能臣,也是一個孤臣,除了葉琛之外,和傅友德、汪廣洋、李善長等人並不合群!”

“他們看似一系,實際上各有矛盾,不足為懼!倒是張居正必須重點關注!”

兩人登上了雲車,在返回金陵的時候隨意的討論起來。

高熲、賀若弼、蘇威……他們都來自隋朝,關係比較密切,並隨著高熲成為樞密使,蘇威成為大學士,三省重臣就佔了兩個。

再加上賀若弼、史萬歲這些大將,隋系的人馬,在大夏的地位越來越高。

他們本身並不是想要結黨營私,但他們來自同一個時代,還曾同朝為官,有著共同語言,不免走的近一些,你幫我我幫你的,就逐漸的成了團體。

一個王朝,肯定會有不同的派系。

如今大夏之內,如南梁系、南唐系,都逐漸被隋系和明系壓制。

隋系和明系雙方,也在不斷的相互比較,比較他們立下的功勳,爭奪在朝中的話語權。

這次劉伯溫的諫言,除了得到王景的認可之外,高熲和蘇威也是鼎立支援。

賀若弼只要拿下安慶,就相當於他們一派再立大功,所能影響的範圍也會隨之增強……如果王景能聽到他們的話,就會明白為何歷朝歷代開國的時候,總有皇帝要殺開國功臣了!皇帝能明白也能理解臣子各有訴求。

但不經過自己的允許,臣子就不斷的增強自己的影響力,主動的抓權……只要是人,再英明的君主心中也會有些不舒服。

有些君主能忍耐,也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臣子絕不可能威脅到自己。

就如李世民,還有君主心眼比較小,就算知道臣子勢力增強,也不會真的威脅到自己,但還是要將之解決,為子孫後代剷除後患。

“張居正……他的確應該注意!”

“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後必然會進入政務省!並且他在明系的聲望極高,很有可能成為明系的核心!”

蘇威在聽到張居正這個名字後,神色變得微微凝重。

他雖然是政務省的大學士,但手中的權柄,在朝中的聲望,根本無法和沈翼、汪廣洋相比,而這兩人看似是元老系,但實際上都出身明朝。

再加上一個張居正的話,整個政務省都要被明朝出身的文臣給佔了。

“張居正會入閣,但不會那麼快!”

高熲淡淡說道。

在說話的時候,雲車已經接近了金陵,兩人透過車窗,能看到路上多了不少車馬,還有許多穿著不一的讀書人。

“恩科開始了!”

兩人看到這一幕,頓時心中瞭然。

當初在討論寧德行省和京兆尹設立的時候,君臣就已經商量好,要新開恩科,選出數千舉人、進士擔任官職,鞏固大夏的統治基礎。

經過這些天的忙碌,恩科已經開始。

除了各個行省新考出來的舉人之外,還有上次成為舉人在會試落榜的老舉子,足有數千上萬計程車子湧入金陵。

科舉的事情,歸禮部管轄,而禮部尚書乃是裴矩,也是他們隋系的人。

不過科舉的事情,上到王景,政務省,下到六部官吏都十分重視,因為這是大夏的根基,也是民間百姓、讀書人提升階層的重要渠道。

一旦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影響極大。

如果蘇威和裴矩敢利用自己的權柄影響科舉,那王景也不得不痛下殺手。

甚至會讓兩人知道什麼是國法無情。

不過很顯然,高熲和蘇威都知道王景對於科舉的看重,都沒有這樣的心思。

甚至在科舉之前,有很多出身隋唐時期的世家子弟向他們投遞行卷,都被他們拒收。

兩人回金陵覆命的時候。

王景正在翻閱軍情司傳來的情報。

在大夏奪取江南之後,軍情司也跟著擴張了一倍,並且軍情司因為探子過多,權利過大,已經被王景下令分割,變成了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

除了範因之外,王景又調吳用為南鎮撫司的主事,軍情司的南北主事,品階和他擔任的禮部侍郎差不多。

不過在禮部,吳用的權柄很低,需要事事聽從裴矩的吩咐,調到軍情司之後,他的權柄立刻擴大了好幾倍。

在進入金陵之後,吳用不斷的和軍情司磨合,主要負責的便是長江以南的各種情報,而範因則偏重於江北的情報。

此時王景看的,便是兩人遞送上來的資訊。

透過軍情司的情報,還有六部各司遞送的奏摺,王景能對大夏各行省、府縣瞭解許多資訊。

“荊州……佔據襄陽的是劉表,劉表先後擊敗宋軍殘部、赤眉軍殘部、黃巾軍殘部,成為襄陽之主……不過現在劉表已經開始向劉秀轉移權柄,要不了多久,劉表就要被劉秀內部消化了!”

王景在看到軍情司從萬里之外好不容易傳來的訊息時,先是一驚,然後便是說不出來的羨慕嫉妒。

劉秀真是氣運無雙,無論是在源世界還是神州世界,都是如此。

或許在爭奪洛陽的時候,劉秀耗費了不少時間,但在復立東漢之後,他就越來越順,攻入南陽,消滅韓、魏、都水到渠成。

等消化南陽,準備繼續擴張的時候,襄陽直接步戰而降!沒辦法,兩漢四百年江山,影響太大了,並且劉邦的後裔分散天下,已經成了劉姓的代表,只要是姓劉的,大部分和劉邦有關。

劉表也是高祖子孫,還是東漢末年的宗室大臣,本身便是劉秀的臣子,歸附劉秀順理成章,即便是劉徹,也沒辦法說什麼。

劉秀不費吹灰之力,輕鬆拿下襄陽。

若不是楚國的項燕以及恆溫,江陵和江夏,也會直接落入他手中。

劉漢的血脈優勢太大了。

王景忍不住的嘆息,同時有一種預感,未來等幾個王朝在四面擴張到極限後,肯定會相互接壤,到時候大半的王朝,都會把劉漢當做眼中釘。

三家漢庭並立,太犯規了。

“可惜,我現在是鞭長莫及啊,只能先攻佔安慶,然後奪取九江、武昌……江陵暫時拿不到手,江夏之地一定要攻下!”

王景暗中做出決定。

看完荊州的資訊後,他隨手一翻,開始看北面的情報,前幾天軍情司傳信,曹魏大軍和高齊的大軍要在濟南附近進行決戰。

這件事對大夏來說比較重要。

所以王景很是關注。

“算算時間,兩軍大戰應該已經結束了……”王景心中暗道。

如果可以選擇,王景更希望高歡能取勝,畢竟高歡父子三人遠不如曹操的威脅大。

不過仔細的想想,王景就感覺這個可能不大。

曹魏一方名氣很大,文臣武將,還有曹操自身都得到了天眷加持,實力比歷史上提升了一階或半階。

再加上曹魏的底蘊更在高齊之上。

王景實在想不出來,高歡有什麼辦法能夠翻盤。

很快。

外面傳來腳步聲,太監在門外稟報:“稟陛下,軍情司傳來加急情報……”“拿來!”

王景心中一動,立刻叫道。

太監輕手輕腳的走進來,雙手託著被密封的奏疏,遞送到木案之前。

王景意念一動,蜜蠟就憑空蒸發,翻開奏疏,上面正是北面兩支大軍決戰的結果。

“不出我所料啊!”

王景目光一掃,立刻感嘆。

曹操果然更勝一籌,在濟南大戰的時候,和齊軍在野外合戰,以虎豹騎衝破齊軍大陣,大獲全勝,段韶被許褚重創,差點隕落。

斛律光和高長恭也受了重傷,三傑帶著高歡和一部分精銳狼狽突圍,數十萬大軍潰散。

高歡帶著上千殘部一路敗退,直到高澄和高洋搜刮兵馬,帶著援兵上前支援,才勉強穩住陣腳。

不過,他們隨即遭到曹軍的再次強攻。

趁你病,要你命!曹操把這點發揮到極致,根本不給齊軍喘氣的機會,甚至不去攻打隨手可得的濟南城,直接抓著高歡一路追擊。

在看到這裡的時候。

王景眼神微微閃動,曹操這是抓住了重點啊,眼下魏軍已經擊潰了齊軍的主力,最重要的不是消化戰果,而是趁著這機會,徹底將高歡父子趕盡殺絕。

齊軍的核心,就是高歡父子三人。

把他們殺了,就像是斬掉了蛇頭,剩下的齊軍,就算有三傑帶領,也最多掙扎一段時間,最終免不了滅亡。

“曹操若能全據青徐,對我的威脅,就大了!”

王景微微沉吟,想著要不要插一手。

給高歡一些支援……只是,眼下夏軍小半主力還在東南,賀若弼在攻略安慶!再調兵北上,就三面開戰,太託大了。

想了半響,王景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傳令,召群臣議事!”

王景抬起頭,傳令道。

門外立刻閃出一個太監,恭聲應是。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穀神之遨遊太虛

不喝酒的老羊

廢柴開局,三年成帝,五年滅聖

白山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