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太行山區之後,地勢就變得險要起來,道路兩側大山或延綿起伏,或直衝雲霄,或怪石林立,或懸崖峭壁。

三個娃娃趴在車窗上,好奇的看著外面,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雄偉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小嘴巴長得大大的。

不過很顯然,三個孩子沒有一個有七歲賦詩的天賦,只知道傻愣著。

“當年長平之戰,我們一路換馬疾馳,花了好幾天才從邯鄲趕到上黨。如今慢慢趕路,有時候還會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到路邊的人家討口水喝,再閒聊一會兒,也是幾天趕到上黨。”劉平撫摸著鬍鬚,頗有一番感慨。

長平之戰,是包括他在內,很多人的轉折點。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是啊,有了這條官道,上黨才真正屬於我趙國,誰也奪不走。”趙括指著前方有炊煙升起的地方說道,“我們去那裡看看。”

“現在有炊煙升起……看來平民還是一天兩頓飯啊。”劉平愣了一下,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這幾年每天三頓飯,有時還有加餐,都快忘了以前每天吃兩頓飯的日子了。

果然過慣了富貴人家的生活,就忘記了民間疾苦。

“是啊,我們還任重而道遠。”趙括說道,徑直朝前面村莊走去。

村莊並不是很大,只有三四十戶人家,門口多植桑樹,有些人家大門緊閉,有些人家大門虛掩著。

村子外面用一圈籬笆牆圍起來,從痕跡上看,籬笆牆修建的時間並不長。

籬笆牆底部,有殘垣的痕跡,像是以前留下來的。

上黨郡曾歸屬韓趙魏三國,三國勢力範圍犬牙交錯,互相爭奪的非常激烈,不少地方今天屬於你,明天就屬於我。

後來又加入了秦國,戰鬥更加激烈了。

長平之戰讓上黨凋敝至極,現在絕大部分村莊都是戰後重建的。

村口有一位老嫗在開墾菜地,見到趙括等人走過來,放下鋤頭,臉色先是露出驚慌,隨後平靜下來。

“老人家,吾等路過此地,過來討口水喝。”趙括走過去笑著說道。

“貴客……有幾位?”老嫗望向不遠處的馬車和護衛計程車卒,即便是她再老眼昏花,也能看出來這群人不一般。

“只有我的三個內人和三個孩子,其他人到前面再討水喝就行了。”趙括說道,這年頭打水不容易。

“讓他們都過來吧,來者是客,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老嫗說道,轉身朝家裡走去。

“娘,出什麼事了?”一名中年男子聽到外面有動靜,從家裡走了出來,見到趙括等人,連忙從門後取出長鍁,警惕的說道。“你們是誰?”

“他們是路過的客人,快把鍁放下,把貴客請家裡去。”老嫗斥責道。

中年男子抬頭看了趙括一眼,感覺有些面熟,但又想不起來,有些疑惑的搖了搖頭,將鍁丟到門口,把大門開啟,伸手說道,“客人請進。”

“叨擾了。”趙括抱拳說道。

交談之中,趙括得知男子名叫仲,正是這個村子的里長,父親戰死於長平,家中除了母親和他之外,還有弟弟、妻子以及兩個十多歲的孩子,以及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寶寶。

戰爭結束之後,仲回到家鄉,在郡守的組織下重建家園,因為頗有武力,被舉為里長。

“里長也參加過長平之戰嗎?”趙括問道。

“我們上黨的成年男子,哪個沒參加過長平之戰,戰爭激烈的時候連十三四歲的娃娃和健壯的婦女都要參加戰爭。”

仲看著趙括,越看越覺得像一個人,不過當初他也只能站在遠遠的地方看,因此並不敢確定。

在他心裡趙王是高高在上的,不可能坐下來和他聊天,更不可能喝他家裡的水。

“孩子有送去上學嗎?”趙括看著躲在仲後面的兩個孩子說道,變戲法一樣從袖子裡掏出兩塊飴糖,遞給兩個孩子。

“沒有,學校只有郡裡有,距離遙遠。”仲搖了搖頭。

“過幾年應該能建到縣裡,到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去讀書,即便是晚幾年,也不能不讀。”趙括說道。

“仲會記得貴人的話。”仲點了點頭。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讀書,不過他覺得以趙括的身份應該不至於騙自己。

“客人還沒有吃飯吧,我們這……粗飯……不知道貴客能不能看的上。”老嫗和兒媳婦端著飯菜走進屋裡,放好之後,便站在一旁搓著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們人有點多,就不留在這裡吃飯了,喝口水就好,馬上就離開。”趙括看了一眼飯菜,飯是粟米粥,挺稠的,還有烙餅,菜是醃製的小蔥。

算不上好,不過吃飽不成問題。

如果連里長都吃不飽飯,那趙國大部分人就都吃不飽飯了。

“那……我再給客人添點水。”老嫗連忙走了出去。

“家裡有幾畝田地?”趙括詢問道。

“一百一十畝。”仲說道。

“畝產幾何?”趙括問道。

“粟畝產一石半左右,小麥和黍要低一些,只有一石,大豆更低。”仲說道。

“可曾有多徵收賦稅或者多派勞役的現象?”趙括問道。

“以前有過,最近幾年沒有。”仲搖了搖頭。

“每畝地能產一石半,沒有苛政,糧食應該足夠每天三頓飯了吧,為何還是每天兩頓飯?”趙括詢問道。

“為了省點糧食,雖然現在能吃飽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現天災。另外,還要留下一些糧食防止朝廷加稅,免得到時候又要借糧,總之,家裡有餘糧,心裡不慌。”仲嘆了一口氣。

“你們是哪裡來的訊息?我沒聽說朝廷要加稅啊?”趙括眉頭一皺,這才短短几年,難道又要殺一批人了?

“朝廷加稅是不會提前通知的,隨時都有可能加稅,另外,只要發生戰爭,必定會加稅。”仲說道,“其實加稅也無可厚非,畢竟前線計程車兵總不能餓著肚子打仗吧,他們餓著肚子打敗了,我們這些躲在後方的人也要遭殃,只要加的不是太多,我們也是能接受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無敵被驅逐開始

五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