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一看就是秦地或者燕地的吏員,第一張試卷只答了一半,倒是第二張試卷答的不錯,條理清晰,論點充足。短短數百字便將預防水災,治理水災,以人文字的觀點表達了出來,裡面似乎還有楊朱學派的影子。”藺相如捧著一份卷子,大體掃了一眼。

趙國出的這些題目其實很噁心,隨便一個拿出來都能寫出上千字的論文,但考試的時候長篇大論是肯定不行的,考卷的地方不夠,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他們。

這就考驗到考生用最簡短的話將意思表達出來的能力,而藺相如手中的考生就做的不錯。

“字寫得也不錯,應該特地練過。”藺相如看了一眼考生名字:文鄒,暗暗記在心中,如果年輕,稍微培養一下,至少是郡守之才。

“這個叫張坦的也不錯。第一張卷子至少能夠得九十五分,看來熟讀過我趙國法律。第二張卷子雖然沒有第一張卷子答的好,但主要是因為時間不夠了。他是按照順序答題的,沒有遺漏一題,並且凡是他回答的題目,都有理有據。”虞信也捧著一張卷子說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趙國的遺珠還真不少,若是沒有吏員考試,他們恐怕一輩子都不會被人所發現吧。”荀子嘆了一口氣,相比較一張張試卷,他更關心那些懷才不遇計程車子們。

僅僅趙國,僅僅一場考試,就有這麼多有能力計程車子出現。

那天下各國加起來,又有多少有學識的人一直被汙泥掩埋,終生未曾見到陽光。

“為什麼我看到的都不行啊。”趙勝翻著一張又一張卷子,忍不住抱怨道。他都不用細看卷子就知道考生答的不咋地,因為試卷上壓根就沒有多少字,全是大片的空白。

“不是所有人都是懷才不遇的,永遠都是無才的人更多,對於大部分吏員來說,其實也就認識字而已,甚至可能有的吏員壓根連字都不認識幾個,你讓他們答出一個滿意的卷子是不可能的。比如這張卷子,只答了一小部分,還有多處修改和錯誤,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很顯然沒什麼水平,但其實放在吏員之中,已經是中上了,如果放在所有人中,更是上層。”魏無忌指著卷子說道。

“不要指望遇到什麼驚世大才,能夠有一縣之才就是賺了,如果有郡守之才,那就是大賺,若是再年輕一點,培養培養,未必沒有公卿之才。大多數人沒有名士指點,又被凡俗困擾,只能捧著半本家傳的古籍苦讀,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孔斌笑著說道。

以前沒有學院,除了貴族之外,大多數人並沒有讀書的機會。

即便是現在有了學院,真正能夠上學的其實也只是少數。

“接下來就靠諸位將一枚枚散落在地上的遺珠撿起來的了,希望諸位不要遺漏我趙國任何一枚遺珠。”趙括說道。

“臣遵命。”諸臣俯身說道。

接下來幾天,朝中一半的大臣都忙著批改卷子,直到第五天中午,荀子將一摞試卷和一張名單交給趙括。

“大王,這是成績排名,這是成績前三百名的試卷。”荀子說道。

“整體怎麼樣?”趙括拿過排名第一的卷子掃了一眼,法律考了滿分,第二張雜類也快答完了,雖然有的地方有疏漏,但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答成這樣,已經很厲害了。

“出乎我們的預料,雖然大部分成績都不太理想,但還是有很多人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績,甚至有幾名士子有郡守之才。”荀子說道。

“看來是第一次舉行吏員考試的原因,讓大量的人才從中脫穎而出。”趙括笑著說道,又隨手從最底下抽出一張卷子。

看來排在第三百名是有原因的,和第一名顯然有著質的差距,錯誤和沒寫的地方大幅增多,如果生在貴族,受到過系統性的培養,或許還有郡縣之才,但現在來看,還是差遠了。

趙括又抽了幾張卷子檢視,荀子等人評判的還是相對合理的,當然,主觀方面肯定會有,這是在所難免的,就像孔斌會更加喜歡偏向儒家的弟子,而荀子雖然是儒家,但大部分時候更偏向於法家。

“從成績上來看,我趙國故地的強於秦地的,秦地是強於燕地的,秦國故吏雖然不懂我趙法,但很擅長處理雜事,就是手段往往比較苛刻。”荀子說道。

“環境影響人的成長,秦地出來的吏員苛刻一點也很正常。”趙括說道。

“寡人大體看了一下,前一百名多名,兩百名左右答的都不錯,正確率已經超過一半了。傳令下去,將中取名額增加到一百五,至於排名,就按這個來吧。”趙括將名單遞給荀子,吏員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才,不是為了篩人,只要能夠達到標準,就沒有放過的理由,趙國的官位又不是不夠。

“那臣這就去謄抄名單,明日放榜。”荀子高興的說道。

……

第二天,無數學子朝著朝廷門口匯聚而來,翹首以盼放榜的時間。

和學子一同趕來的,還有各大貴族的僕人,以及各大酒樓的掌櫃,他們敏銳的嗅覺發現這又是一場不亞於軍功受爵大會的商機。

凡是能夠上榜的,只要年輕一點,未來絕對是潛力無限,只要這時候做好投資,將其招為夫婿,日後定能得到回報。

對於地位較低的,則想辦法資助一些其他的,哪怕只是免了其這段時間住宿的錢,也是一段善緣,日後說不定就能用到。

“這群人真是狗鼻子啊。”趙括站在高臺上,望著外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忍不住說道。有些事情真的和時代無關,只要考試存在,有些事情就會一直存在。

“大王,要不要將他們全部轟走?”賁大聲說道。

“轟走幹嘛,隨他們去吧。”趙括擺了擺手,這個時候轟走,只會將雙方都得罪了。

荀子身著大紅袍服,手裡捧著三張大紙,喜氣洋洋的從正門走了出來,來到眾人面前,大聲說道:“大王有言,諸君勤勉有加,刻苦學習,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鬱郁不得志,此乃趙國之過,寡人之過。為彌補諸位,此次中取的名額增加到一百五十人,凡是成績在前一百五十名的吏員,皆能夠獲得官位。”

“真的嗎?太好了!”

“千古聖君!千古聖君啊!”

……

一眾士子激動地差點從地上蹦起來,如果不是榜單還沒有張貼,不知道自己中沒中取,可能有人要彈冠相慶了。

“下面開始放榜嘍!”荀子大聲說道,手下小吏快速在牆上刷了一層開水燙過的麵糊,荀子將三張榜單依次張貼到牆上。

“我,看到我名字了,代郡張恆,哈哈哈,我中榜了。”一名士子興奮的將跳了起來,甚至脫下帽子扔到空中,周圍沒有一個人嘲笑。

“我也中榜了!”因為不斷有人跳起來。

“文鄒兄,你中了第十名,第十名啊。”漢子猛然看向旁邊的年輕人,激動的說道。

文鄒雖然沒有過激的舉動,但臉上的笑意早已遮掩不住,“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李兄雖然排名靠後,但只要中榜,都能夠授官,大家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文鄒對漢子說道,漢子名叫李文,和他是一個地方來的小吏,一直以來都很照顧他。

“所有中榜計程車子,明日巳時前往正殿集合,等待大王召見。”荀子最後說道,帶著小吏轉身離去。

“文兄,這次可一定要請吃飯啊。”漢子抓住文鄒。

“放心吧,文某雖然窮,但一頓飯還是能請的起的。”文鄒笑著說道,兩人結伴朝外面走去,很快,兩名下人模樣的男子便滿臉堆笑的迎了上來。

“文公子、張公子,我們是卓府的……”

……

“走,我們回去吃火鍋,草原那邊送來了一批羊肉,馬上入冬了,正適合吃羊肉火鍋。”趙括看到走過來的荀子,開口招呼道,朝著後殿走去。

“其他人呢?”荀子問道。

“都在呢,就等你了。”趙括說道。

等到荀子推開門,發現朝中文武大臣,凡是在邯鄲的,果然都在殿內,幾張大鍋已經咕嘟咕嘟冒泡了,撲鼻的香味傳來,讓人瞬間食慾大增。

大家圍繞著火鍋,隨意的聊著天,因為趙括沒到,沒有人動筷子。

“別愣著了,大家開吃吧。”趙括坐下說道,示意大家開吃。

有了趙括的話,大家也不客氣了,紛紛開始大快朵頤。

“軌道建好之後,從草原到邯鄲,確實方便多了,要是以前,一次性可運送不了這麼貨物,也不可能這麼快。”樂毅笑著說道。

“不僅如此,我趙國牧場也擴建了一倍,並且還在繼續擴建。道路暢通,對兩端,包括沿途都有好處。”趙豹說道。

以前他的名字只有貴族知道,隨著牧場的擴建,軌道的鋪設,他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士子之中,甚至不少名士見到他都會主動行禮。

這是他以前從未有過的滿足感。

趙括沒有說話,直到所有人吃的差不多了,才下令將東西全部撤出去。

大家意識到趙括有話要說,紛紛整理衣冠,看向趙括。

“在過去,我們一直努力讓趙國所有人吃飽飯,這個目標我們用了七年時間來完成。目前除了剛剛納入趙國領土的一些地區,其他地區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趙括沉聲說道。

這個目標並不算難,甚至都不需要生產力有多發達,只要能夠將土地分給真正需要的人,並少收一些稅收,就足以完成。

但即便如此,趙國也花了整整七年時間。中間出現過多次波折,如果不是趙括掌握著趙國最強大的兵權,將所有擋在前面的阻礙全部擊碎,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恭賀大王。”眾人紛紛說道。

“接下來,我趙國的第二個目標,就是努力讓每一個趙國人每天能吃上三頓飽飯,偶爾能夠見到肉,這個目標,寡人準備用十年時間來完成。”

“寡人知道,這個目標想要實現並不容易,因此寡人承諾,任何一縣能夠先做到讓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每天吃上三頓飽飯,偶爾吃上肉的。縣令封倫侯,縣丞縣尉封上師,其餘皆有賞賜。任何一郡最先做到這一點,郡守封縣侯,郡丞郡尉封鄉侯,其餘皆有賞賜。”趙括大聲說道。

“大王,到時候如何統計?”藺相如立刻問道。

“寡人會在全縣或全郡範圍內的鄉社舉行投票,只有百分之八十的百姓贊同,才能夠獲得爵位,所以不要想著使用某些手段來強迫百姓。如果使用某種手段來強迫百姓,最好想想後果。”趙括冷聲說道。

公卿大臣聞言,紛紛深吸了一口氣,就算讓他們下去治理,也很難很難讓一郡百分之八十的百姓滿意。

不過想要獲得爵位甚至封地,難是肯定的。

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殺敵,難道不難嗎?最終又有幾人能夠拜將封侯?

“大王,這對於一些秦地和燕地的官員來說似乎不公平。”蔡澤拱手說道。

“從這個月開始,寡人會陸陸續續發放一百億來建設趙國,大部分都會用在燕地和秦地,雖然無法讓其在短時間內追上河北,但也不會相差太多。況且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公平可言。”趙括說道。

只有多創造工作崗位,讓大家都賺到錢了,大家才有錢花,經濟才能夠流通。同時,只有多創造商品,大家才有的買,生活水平才會提高,錢才不會因為發放過多而直接貶值。這是相輔相成的。

同樣,大家有事幹,能夠賺到錢,對趙國也會多一份歸屬感,還不會鬧事,趙國也更好管理,還能得到更多的利潤。

對大家都有好處。

“一百個億!”眾人聞言,頓時驚住了。

“大王既然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直接拿出來,我趙國直接便能夠徵派百萬大軍,便是其餘五國聯合,也不是我趙國的對手。”廉頗大聲說道。

“若是直接拿出來,對我趙國不僅沒有半點好處,還會造成難以想象的打擊。這件事寡人自有定計,都武君就不必多問了。”趙括擺了擺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的未婚妻是位將軍

三維作家

在路上 1946

太平紳士希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