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藺相如也承認,從長遠來看,趙括的做法是正確的。

真正的天下定於一,絕不僅僅是武力上的統一,而是政治、文化、信仰、語言、文字、制度各個方面的統一。

趙國吞併了燕國,燕國人並不會立刻成為趙國人,只有當他們內心認可趙國,認為自己是一個趙國人,他們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趙國人。

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跨度,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趙國的各種政策則是加快這個時間。

但……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要是再繼續下去,趙國馬上就要遭遇變法以來第一次糧食危機了。

“希望平原君能夠帶來好訊息吧。”藺相如嘆了一口氣。

前段時間他給慄腹寫信,希望能夠從河套調一批糧草過來,結果被慄腹一頓訴苦。

河套這幾年沒有收百姓一粒賦稅,所有的糧食都是慄腹帶著俘虜墾荒種出來,或者花錢從百姓手中買來的,除了要支撐水利、城池、道路等各種大型工程建設,還要支撐前線戰爭。

沒有請求朝廷支援,已經是慄腹這幾年超常發揮了,哪裡有糧草支援朝廷。

然而,藺相如沒有等到平原君的糧食,卻等來了一個驚天噩耗。

秦軍打到了城外!

傍晚,藺相如處理了一天政務,正準備起身回家,一邊樂呵呵的和其他人聊天。剛剛家中僕人來報,他長孫媳婦有喜了,老藺家過幾個月就要四世同堂了!

周圍人紛紛賀喜,藺相如也是滿面紅光。

藺相如這輩子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趙國在自己手中變得富強,另一個是老藺家在自己手中枝開葉散。

如今兩個基本上都實現了,九泉之下即便是面對趙國曆代君主和列祖列宗,也能挺直腰板,硬氣的說一句,我藺相如沒有給趙國和列祖列宗丟臉。

“相國,相國不好了,秦國打過來了!”就在這時,一名侍衛慌慌張張從外面衝了進來。

政事堂所有聲音瞬間戛然而止,目光全部匯聚在侍衛身上,嚇得侍衛心虛地低下頭,雖然他並沒有說謊。

藺相如僵硬的轉過臉,看著侍衛,不太確定的問道:“你……剛剛說什麼?老夫沒聽清。”

“相國,真的,秦軍已經打到城外了。”侍衛急聲說道,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也不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啊!

“這怎麼可能?”藺相如嘴角微微顫抖,難以置信的說道。

前幾天趙括還傳捷報給他,說已經大敗秦軍,斬殺秦國大將王齕、穰侯魏冉。

並告訴他,再撐一段時間,等到徹底打敗秦國就會班師回朝。

結果現在秦軍打到邯鄲城外了?

那捷報算怎麼回事?

“屬下怎麼敢欺騙相國,您快去看看吧。”侍衛苦著臉的說道。

“備車。”藺相如雖然依舊難以接受,不過還是立刻起身朝外面走去,侍衛是不敢欺騙他的。

虞信、孔斌等人互相對視一眼,皆看出對方眼中的凝重和疑惑,紛紛跟了上去。

等到藺相如等人趕到城頭,心瞬間涼了大半,只見城外黑壓壓的全是秦軍,旌旗招展,殺氣沖天。

從規模上看,至少也有四萬。

而此時整個邯鄲城,僅剩一千多名守衛四個城門以及王宮的侍衛,連一支成建制軍團都沒有。

除了廉頗、李牧手中的大軍之外,趙國所有大軍全部在前線!

邯鄲的城門早已緊閉,趙兵們手握兵器,警惕的望著城下秦軍,見到藺相如等人,瞬間有了主心骨。

“相國、司寇、內史……”士兵們紛紛行禮。

“大敵當前,不必多禮。”藺相如揮手道,接著指著城下的秦軍,“可曾派人交涉?”

“稟相國,沒有。”負責守衛城門的百人將說道。

“擂鼓吧,徵招全城壯丁守城!”藺相如下令道。

邯鄲四面城牆各有一座大鼓,一旦被敲響,就意味著邯鄲正在遭受外敵進攻,城內所有成年男子必須無條件服從官府徵招,參加守城或搬運物資。

必要的時候,所有糧草、物資,全部由官府統一管理。

當然,現在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這支秦軍……恐怕是河內的秦軍。”虞信望著秦軍,若有所思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秦軍騙過了廉頗將軍,從河內打到了邯鄲?”藺相如問道。

虞信點了點頭:“秦國主力在和大王交戰,關中空虛,只有河內的秦軍能夠直接打到邯鄲。”

“不應該啊,若是這支秦軍是河內的秦軍,一旦廉頗將軍發現他們的計謀,便可以直接切斷秦軍糧道。即便廉頗將軍沒有發現他們的計謀,我們也可以寫信告訴廉頗將軍,這麼短的時間,秦軍完全來不及撤退。”孔斌奇怪的說道。

“如果這四萬秦軍是棄子呢?”虞信說道。

“司寇就不要開玩笑了,誰會拿四萬大軍當棄子,哈哈哈,那他一定是天下第一大……”孔斌笑著笑著突然停了下來,“你的意思是……”

“不錯,秦國的目的在於逼迫大王退兵,只要能讓大王退兵,這四萬大軍能有多少活著回去並不重要。”虞信說道。

“……那秦國若是賭輸了呢。”孔斌沉聲說道。

“秦國一定覺得,我趙國國內空虛,即便是賭輸了,這四萬大軍也不會損失太多。不過……他們終究是錯估了我趙國的實力!”虞信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趙國國內空虛沒錯,但趙國可不是一點力量都沒有!

“我這就給廉頗去信,將這件事告訴他。”藺相如說道,甚至沒有耽擱時間,立刻命人取來筆墨紙硯,開始寫信。

“現在的問題不是如何守城,而是如何擊敗秦軍,邯鄲學院、水泥廠、農家試驗田、工坊、還有一大堆各種加工廠可都在城外,容不得任何損失。”虞信沉聲說道。

對於守住邯鄲,虞信沒有任何擔心,別看邯鄲城內沒有一支成建制的軍團,但光是徵招壯丁,至少就能徵招數萬。

別說城外區區四萬秦軍,就是再來十萬,虞信都有信心守幾個月。

但若是秦軍久攻不下,將目標放在城外的工坊上,趙國就難受了。

任何一座工坊或者加工廠被破壞,對於趙國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更不要說邯鄲學院、水泥廠這些了。

邯鄲學院幾乎匯聚了天下半數的名士,還有數千名學生,這些可都是趙國的希望,若是有個閃失,他們將沒有任何顏面面對趙括。

“我聽說司工在建設邯鄲學院的時候,將所有能用到的防禦手段全部用上了,應當不會出問題。”孔斌遲疑的說道。

“司寇有什麼好辦法?”藺相如看向虞信。

“調武安君南下,以長城軍的速度,三日左右便可抵達邯鄲。屆時,就算城外有十萬秦軍,也不是武安君的對手。”虞信殺氣騰騰的說道。

一直以來,趙國的長城軍都是在北方防守異族,從來沒有在中原作戰過,滅燕之戰中,長城軍更是沒有出手的機會,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趙國還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軍團。

虞信覺得,有必要讓中原各國感受一下,當年覆滅匈奴王騎,斬碎崑崙神,俘虜東胡王的長城軍,是如何的風華絕代!

藺相如沒有立刻答應。

虞信說的沒錯,只要李牧南下,就城外這點秦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但他有自己的顧忌。

身為相國,本來就手握政權,是趙國僅次於趙王的存在,若是再沾染兵權,所有君主都會忌憚。

這也是為什麼藺相如明明有調兵的權利,但從來不用的原因,甚至連給廉頗的信,都是將這件事告訴他,而不是直接下令。

就是為了避免沾染兵權。

藺相如明白,即便趙括知道這件事也不會有任何介意。

但這只是現在,以後呢?

誰敢保證以後?

“本相這就調李牧南下。”藺相如掙扎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調兵。

以後就算被清算他也認了,至少良心上不能過不去。

若是現在他拒絕調兵,導致趙國遭受損失,後半生他將會生活在譴責和愧疚之中。

“其實你想複雜了,我們可以用金鷹傳信給大王,請求大王下令,然後再將大王的命令用金鷹傳給武安君,最多也就耽擱半天時間。”虞信說道。

相比較以前的傳訊速度,半天已經很快了,秦軍光準備攻城器械都不止半天,說不定李牧都開始整軍南下了,秦軍才剛開始攻城。

“你早不說,讓我糾結了半天。”藺相如臉色一板。

“其實我更傾向於你直接調兵,畢竟半天也是時間。”虞信非常認真的看著藺相如。

“唉。”藺相如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心中突然有些懷念魏無忌,如果魏無忌在,他就不用糾結這種事情了。

片刻後,藺相如眼神逐漸堅定,散發出縷縷殺氣,沉聲說道:“本相先調兵南下,再給大王去信。秦軍,哼,你們給本相等著!”

“相國,城下來了一大堆人,得知相國在這裡後,一定要求見。”這時,又有士兵上來稟報道。

“一大堆人?讓他們上來。”藺相如眉頭一皺,不過還是決定先見見再說。

不一會兒,一大堆人從城下湧了上來,有身著綢緞的富商,有推著小車的小販,有身著粗布葛衣的農夫,也有普通的工匠,大家皆面色激動,見到藺相如之後,紛紛俯身行禮。

“老夫就是藺相如?你們有事找老夫?”藺相如問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願意上前,最後一名身著錦衣的年輕人站了出來,抱拳問道:“敢問相國,可是秦軍已經打到了城外?”

“不錯。”藺相如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我沒有問題了。我文燕代表文家,捐糧食萬石,馬百匹,錢百萬錢,除此之外,我文家所有成年男子,全部聽從官府一力調遣,即便是去送死,也絕不退縮。”年輕人鄭重的說道。

“我也要捐,我沒有那麼多錢糧,我只能捐一千石。”推車的小販說道。

“我家裡不種地,糧食全靠買,就不捐糧食了,不過我可以捐五萬錢,另外,我還可以免費幫官府打造兵器。”一名工匠說道。

“呵呵呵,既然大家都這麼說了,那我卓家若是沒有點表示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我卓肅代表卓家,向官府捐獻鹽五千石,糧食十萬石,馬五百匹,錢兩百萬。若是戰爭耗時超過一個月,我卓家會想辦法再湊一些物資出來。”一名身著華服的老者緩緩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我郭家也是一樣。”緊接著,趙國另一大豪商郭縱也走了出來。

以前卓家和郭家只是迫於趙國的實力,被迫投靠趙括,同時也有破財免災的心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家背靠趙國,加上商會的同舟共濟,發展的越來越快,勢力範圍不僅突破了趙國,甚至突破了中原。北到東胡,南到南嶺,東到大海,西到西域,到處都有他們商會的影子。

卓家和郭家早就和趙國分不開了。

同時,隨著家族不斷的發展壯大,兩家也越來越害怕,他們只是普通的商人,除了錢,什麼都沒有。

只有錢,沒有權,這意味著卓家和郭家只是一隻肥羊,任何一個握有權力的家族都可以隨意拿捏他們。

卓家和郭家也在尋找出路,幫助自己家子弟往上爬,同時資助一些比較有天賦,但家裡面貧困的學子。

並想要投靠趙國頂層,在關鍵時候庇護他們。

但趙國頂層不是他們用錢能夠收買的,到了那種程度,錢財真的只是身外之物,多點少點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們追求的是封地,是名譽,是流傳千古。

這些不是卓家和郭家能給的。

他們唯一能靠上的趙牧也消失一兩年了,誰也不知道現在在哪裡,甚至連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他們怕啊!

好在終於被他們等到了機會,秦軍打到了邯鄲,趙國遇到了困難,到了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卓家和郭家毫不猶豫向趙國捐贈大量錢糧。

也就是秦國出兵突然,兩家沒有任何準備,一時間只能湊出來這麼多錢糧,否則還會多出數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