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從大梁撤軍不久後,就被巡邏的趙軍發現了。

不得不說,白起拖延趙軍的目的確實成功了。

當時趙軍正在忙著救災,沒空理會魏冉,而且魏冉雖然戰敗,麾下仍然有數萬秦軍,趙軍想要將其留下不是一件易事。

只有顏聚率領幾千趙飛騎跟在後方不停騷擾。

秦軍走,趙飛騎就追。

秦軍停,趙飛騎就停。

趙飛騎速度還快,秦軍想甩都甩不了。

埋伏也沒用,趙飛騎平原是無敵的,打不過還能跑。

魏冉被趙飛騎噁心壞了。

一直到陽城,趙飛騎足足幹掉了近一萬秦軍。

數月前,二十餘萬秦軍兵出關中,攻城拔寨,斬殺敵將,包圍國都,天下莫能當。

數月之後,二十餘萬秦軍只剩下不足五萬,狼狽至極,惶惶如喪家之犬。

此時陽城還屬於韓國,城內並沒有什麼守軍,連壯丁都不是太多。

不過白起並沒有去攻打陽城,而是選擇駐紮在城外,即便打下來,也不可能守住,還是要送出去,何必白白浪費時間和將士們的生命去攻城。

在城外找了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紮營後,白起一邊派人探查三晉大軍的動靜,一邊等待魏冉。

直到見到魏冉的大軍……

“穰侯,您這是……”白起看到魏冉狼狽的樣子,以及數量明顯不對的秦軍,心中咯噔一下,自己離開大軍就短短几天,不會又敗了吧?

“老夫敗給了信陵君,他幫魏國打出了一個軍魂軍團。”魏冉無奈地搖了搖頭,將事情簡單敘述了一遍。

“……”白起突然感到有些絕望,自己在這裡,那裡戰敗,到那裡,這裡又戰敗。

自己到底怎麼才能贏?

“你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給我說一遍。”魏冉對白起說道。

白起嘆了一口氣,從自己離開大軍,帶領小股秦軍趕往滎陽說起,一直說到發現虎牢關被趙軍所奪。

“大王回信了嗎?”魏冉問道。

“沒有。”白起搖了搖頭,信件送出去已經快十天了,這種加急信件按理來說應該早就送到秦王手中,並且回信了。

但白起一直沒有收到回信。

“那就說明大王其實還想繼續打,只是心中在猶豫,同時在等燕國和齊國的訊息。”魏冉對秦王稷非常瞭解,很快把秦王稷的想法猜的八九不離十。

“繼續打下去,我秦軍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趙國的樂毅、田單,還有魏無忌,都是當世名將。如果一人,末將還有幾分信心,但是三個人聯手,更有廉頗在旁邊策應,我秦軍又處於弱勢,末將即便是再自信,也不敢說這場仗能打贏。”

白起望著前方的山崗,目光深邃。

他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自信,甚至自負的人,過去所有的戰績也給予了自負的資本,但他不會自大。

樂毅、田單、廉頗、魏無忌任何一個,他都不敢說肯定能打贏,更別說四個人聯手了。

白起不喜歡去賭那萬分之一的勝率,他喜歡將敵人一擊必殺,如果沒有一擊必殺的把握,這場戰爭他寧願不開啟。

這場戰爭打到現在,秦國已經輸了大半了,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及時止損,而不是去拼那微不足道的可能。

在白起看來,秦王稷已經有些老糊塗了。

“大王自有他的考慮,我們等命令就行了。”魏冉嘆了一口氣,他知道秦王稷的擔憂,擔心自己的壽命,擔心太子不是趙國的對手,甚至還擔心太子壓不住白起。

如果白起聽話,秦王稷可能會找機會將其削爵貶官,等到太子登基,再重新啟用。

但是白起並不是很聽話,如果秦王稷發現自己命不久矣,很有可能不會留下白起。

“大王這些年越來越優柔寡斷了。”白起絲毫沒有掩蓋自己對秦王稷的不滿。

“慎言。”魏冉瞪了白起一眼,然後說道,“我們撤往哪裡?”

“末將的打算是撤往穰縣。”白起說道。

穰縣在宛城西南,也是秦國和韓國的邊境,曾經是魏冉封地,秦王稷罷黜四貴之後,穰縣就被秦國收回了,魏冉的封地只剩下陶邑,等到陶邑被趙國打下來之後,魏冉一塊封地都沒了。

虎牢關已經失守,洛陽門戶大開,即便秦軍撤往伊闕或是洛陽,也無法久守。

而穰縣南面就是南郡,西面則是武關,東北則是湍水,秦軍可在湍水沿線佈防,進可攻,退可守。

若三晉選擇追擊秦軍,則能夠拉長三晉補給線,減少三晉優勢,擴大秦國優勢。

若三晉選擇不追擊秦軍,而是收復三川,繼而攻打函谷關,直奔關中,白起則可以把南郡作為根基,從穰縣出兵,北上攻打三晉大軍後方,使三晉大軍不敢輕舉妄動。

其實穰縣的位置有點偏了,而且城池不夠堅固,白起理想的地方是宛城,離三川和韓國足夠近,且城牆高大,易守難攻,但宛城在幾年前被秦國割給韓國了。

白起只能退而求其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圍獵西歐

假道三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