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諸侯混戰數百年,從幾百個國家打到就剩兩個國家(趙國和衛國),沒有尚武精神,早就被掃入歷史的塵埃中了。

如果不是內部還沒有整合完成,連度量衡都沒有統一、田畝也沒有重新測量劃分,各地官吏也沒有安排齊全,天下制度仍然處於混亂,趙國早就主動打過去了,還會等到孔雀王朝打過來?

現在趙國什麼都不缺,就缺時間。

只要給趙國足夠的時間,將內部問題解決好,至少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反觀孔雀王朝,雖然比趙國早統一了近二十年,但是內部隱患並沒有得到解決,人種、思想、制度、宗教等等,每一樣都是足以毀滅一個帝國的隱患。

雖然在阿育王的壓制下,這些隱患暫時潛伏了起來,但早晚會爆發。

到時候,就算神仙來了都救不了。

“大王,或許可以給孔雀王朝施加一些壓力。”魏無忌說道。

“施加壓力?派使者譴責嗎?”趙括一時間沒理解,他可不覺得孔雀王朝會吃這一套,而且兩國距離太遠了,派使者有些浪費時間。

“提高絲綢、陶瓷、紙、茶葉的出售價格,降低香料的收購價格,就以孔雀王朝挑起兩國事端為由,如此,孔雀王朝貴族自然會想辦法給朝廷施壓。”魏無忌說道。

絲綢、陶瓷、紙、茶葉等等,都是硬通貨,趙國掌握全部的定價權,而且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就算趙國和孔雀王朝真的爆發帝國大戰,也不愁銷量。

孔雀王朝朝廷更不可能禁止和趙國貿易往來,斷絕國內貴族的財路,那樣只會激發矛盾,甚至將這些貴族推到對立面去。

“孔雀王朝也可以透過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我趙國啊。”樂毅有些疑惑,他對商業不是太瞭解,但僅憑直覺也知道這麼做是兩敗俱傷。

“不一樣的,我趙國主要從孔雀王朝進口的有三種商品,香料,棉花,糧食,以前還有玉石,不過後來發現西域也有很多玉石,而且價格很便宜,從孔雀王朝進口的就少了。”

“糧食和棉花我趙國本身就能自給自足,從孔雀王朝進口,主要是因為便宜,不僅可以用來做戰略儲備,還能夠建設養殖場。至於香料,我趙國在中南半島也有種植,雖然產量不高,但也能滿足一部分國內市場。”

“如果孔雀王朝提高價格,我趙國可以減少進口,甚至不進口,來反制孔雀王朝。反觀絲綢、陶瓷、紙、茶葉、漆器,只有我趙國才能生產。只要孔雀王朝還需要這些商品,就只能從我趙國進口。時間長了,最先承受不住的,肯定是孔雀王朝。”魏無忌說道。

總而言之,趙國在和孔雀王朝的貿易往來中,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

沒了孔雀王朝,趙國只是會受到影響,而且趙國有商會,可以調動所有商人共同進退。

但沒了趙國,孔雀王朝的經濟將會傷筋動骨。

“那就按信陵君說的來,給商會傳信,所有出口孔雀王朝的商品,價格全部上浮百分之三十。香料的收購價格下調百分之三十,棉花和糧食下調百分之十。以孔雀王朝擅自挑起兩國戰爭為由,讓那些貴族給孔雀王朝施壓。”趙括說道。

棉花和糧食價格本來就很低,沒有太多下調空間。

不過趙國和孔雀王朝貿易大部分都是採用以物易物,這一來一回,漲價都快五成了,足夠孔雀王朝喝一壺了。

孔雀王朝拿趙國沒有任何辦法。

八月初,趙括終於抵達邯鄲。

藺相如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道路兩側站滿了一同前來迎接的趙人。

趙國一統中原的訊息在朝廷的主動散播下,已經傳遍了整個河北,趙人皆以此為榮,自發性的前來迎接趙括。

甚至有人從百里之外趕來,只為見趙括一面。

他們經歷了趙國這十幾年的變化,深知這一切是多麼的不容易。

十幾年前,他們飽經戰亂,朝不保夕,從來不敢相信自己能夠過上現在的生活。

“辛苦相國和諸位了。”回到大殿,趙括先是對藺相如及所有朝臣施了一禮。

“大王言重了,大王出征在外才是真的辛苦,我們不過是坐在後方喝喝茶聊聊天罷了。”藺相如等人連忙回禮道。

“大家都坐下吧。”趙括伸手道,“都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這天下算是打下來,如何治理,就要靠諸位齊心協力了。”

“臣等竭盡全力。”藺相如等人齊聲說道。

“諸位聽說孔雀王朝的事情了吧,都說說想法吧。”趙括說道。

“臣等以為,孔雀王朝輕易恐怕不會放棄攻打我趙國,但我趙國剛剛一統中原,內部還在穩定中,短時間內不宜主動發起進攻。臣等建議,可以先將這裡拿下來,作為日後進攻孔雀王朝的橋頭堡。”藺相如指著緬甸平原說道。

這裡距離孔雀王朝很近,但是有若開山脈將兩地隔開。

只要佔領若開山脈,進可攻,退可守。

掌握戰爭主動權的同時,避免和孔雀王朝不斷消耗。

而且此地氣候溫暖溼潤,有大河從中間穿流而過,開發出來之後,足以活民千萬。

“臣聽聞孔雀王朝南部還有幾個小國?”虞信眼睛一轉,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就不信朱羅等國對富庶的孔雀王朝沒想法。

就像北方的胡人,會對中原沒想法嗎?

他們每天做夢可都想著南下中原,只不過是實力不允許罷了。

但是實力,趙國可以提供給他們啊。

“以那幾個小國的實力……恐怕很難對孔雀王朝造成威脅……”蔡澤說道。

孔雀王朝為什麼沒滅掉南方几個小國,不就是因為他們又窮又弱,沒有威脅,也沒有價值嘛。

“雖然弱了點,但是我趙國可以幫助他們啊。不求能夠起到多大作用,只要能夠牽制一部分力量足以。反正府庫中還有很多淘汰的武器兵甲,堆在那裡也沒用,都快發黴了,還不如便宜賣給他們。”虞信說道。

還有一句話他沒有說,哪怕到時候朱羅等國被孔雀王朝滅了,趙國也可以打著為他們復仇的旗號,招攬當地人繼續和孔雀王朝作戰。

趙國暫時無法派出太多大軍,但只要隨便派出一個名將,率領一些當地人,就能在南方不斷給孔雀王朝放血。

若是打輸了,把士兵丟了,主將自己溜掉就行了。

反正不是自己計程車兵,死再多也不心疼。

而且趙國最不缺的就是名將。

“那就先派使者和朱羅、阿伊等國接洽一下。”趙括點了點頭,若是能成功最好,失敗也沒什麼損失。

“這件事交給臣來負責。”虞信說道,只要趙國派人前往朱羅等國,那剩下的就不是這些小國能夠決定的了。

野心是隨著實力增長而增長的,他就不信等到國家強大之後,能夠安分守己。

只要有一個有野心的,就足夠了。

“接下來就是國內的事情了。天下歷經幾百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寡人慾免除農稅五年,免除徭役五年,讓大家儘快從戰亂中恢復。”趙括說道。

秦楚齊燕韓魏六國立國數百年,在各地確實有不小的根基,但只要讓大家吃飽穿暖,大家很快就會忘記六國,認可趙國。

至於少部分貴族,沒有百姓作為根基,是成不了事的。

“同時,趙國很多地方地廣人稀,需要大量人口,但百姓每年的收入就那麼點,很難養活更多的孩子,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錢糧養育子女,從今日起,六國故地,和趙國一樣,全部免除口賦,也就是人頭稅。”趙括繼續說道。

眾人一臉苦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國家敢一次性免除五年農稅和徭役,更是直接取消了口賦。

如果不是趙國還有絲綢,茶葉,陶瓷,紙等對外貿易,食鹽、煤炭、銅鐵、金銀、棉花、毛皮、藥材、酒等對內貿易。

免除農稅之後,連官員和工人的俸祿都發不起,更別說維持幾十萬大軍。

若是換做以前,國君敢這麼幹,掌管國家財政和稅收的內史非和國君拼命不可。

“剩下的統一度量衡貨幣,重新丈量劃分田畝,清除所有隱田,按照之前的規劃,按部就班進行即可。對了,從明年起,朝廷會在三年內累計鑄幣十億,供六國故地的百姓兌換新幣。這件事要發在詆報上,讓天下人都知道。”趙括說道。

這些趙國都有經驗,當年在燕地做過一遍了,雖然現在地盤變大了,但歸根結底還是一樣的。

“諾。”藺相如說道。

“寡人聽說六國故地有不少私學,多為當地貴族或名士開設。寡人不禁止私學。但從今以後,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必須使用官方統一教材,不得使用私人教材,違者抄家。”趙括繼續說道。

教材是統一文字、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武器,這個年代真正識字的終究是少數,只要趙國能夠大體上普及教育,很容易就能夠統一文字。

趙國河套和河北地區,學院基本上普及到鄉了,至於其他地區,或因為發展較晚,或因為人口密度太低,沒辦法普及。

趙國的目標,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普及到鄉,人口密度低的地方,一個縣有一個學院就行了。全部普及到鄉,趙國確實做不到,有的地方人口實在太少了,適齡兒童就幾個,學院倒是建的起,但是老師招不起啊。

如果不是趙國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搞教育,現在就算想普及教育,老師的數量也不夠。

“對了,國家字典編訂好了嗎?”趙括看向荀子,這玩意他幾年前就讓編訂了,就是為了今天做準備的,可別掉鏈子了。

“稟大王,已經編訂好了。”荀子說道。

“儘快刊印,下發到各個學院。以後所有文字書寫,必須按照字典,一切以字典為準,禁止異形字異體字。”趙括下令道。

“已經在刊印了,河北所有地區的學院都已經下發字典,其他地區的還在發放中,絕對不會耽誤學院開學。”荀子說道。

六國故地大部分地區的學院都還沒有建呢,時間上怎麼也來得及。

“還有就是村寨合併的事情,一些人口過少的村寨,連一百戶都沒有的,全部進行合併。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也給遷出來,由我趙國給他們劃分土地,建造房屋,編戶齊民。”趙括說道。

過去大家為了戰亂躲避到大山中,現在戰亂結束了,也該出來了。

趙國可沒辦法像後世一樣,山裡面只有十幾戶人家都能給修一條水泥路通到家門口。

趙國連中原的村子都做不到通水泥路,只能做到給每個縣通官道,更別說深山老林裡面了。

說句實話,這些地方趙國連稅收都懶得收,因為不夠成本。

收稅的小吏跑了一天,終於到地方了,收點糧食,還不夠路上消耗的。

這還是能收到稅的情況下,還有收不到稅的……

全部遷出來,給地給宅子,他們生活變好了,趙國的人口和稅收也增加了。

雙贏!

趙國又不是沒有足夠的土地。

不說每個村子一千戶,至少也得一兩百戶吧。

幾個村子靠近一點,組成一個鄉,以縣城為中心分佈,趙國也就有了建學院、醫院的必要。否則真的沒辦法管。

趙括不僅是對朝堂大臣說的,第二天更是把所有即將前往各地上任的官員叫了過來。

“這些任務很難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各地駐紮軍隊的幫助,寡人會讓他們配合你們處理政務。記住,無論發生什麼事,寡人都會站在你們後面。”趙括對所有即將上任的官員說道。

雖然地方官員插手軍權是很大的風險,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

天下初定,如果沒有軍權作為壓制,想要推行政令是一件很難事情,你不能指望所有的官員都具有非常強的政治手段,孤身一人到任上就能完成所有任務。

這是不現實的。

“寡人的目標,三年平穩,十年大治。望諸位與寡人共同努力。”趙括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獲大明強國系統,開局我槍掛榴彈

鋼鐵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