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知蕩陰縣令開啟城門。”等了一會兒,趙括還是不見城門開啟,於是對賁說道。

其實蕩陰縣令已經來到城頭了,但是他不敢開啟城門啊。

他是收到了大梁發來的命令,告訴他趙國已經同意魏國的求援,讓他全力配合趙國救災,不要出現什麼差錯,但他萬萬沒想到,趙括是帶著大軍來救災的。

誰家好人帶大軍救災啊!

蕩陰縣令望著城下的趙軍,心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知道該不該開啟城門,讓趙軍進城。

“縣君,趙軍一到城下,首先便是救助災民,然後才讓我們開啟城門,屬下以為,趙軍應該不會對我們動手。退一步說,萬一趙軍真的對我們動手,憑我們這些人也攔不住趙軍啊。”身後的幕僚勸說道。

城頭變化大王旗,即便趙軍真對他們開戰,他們又能怎麼樣?還不如趁機倒戈,至少能夠保住小命。

若是趙軍不對他們開戰,他們更不會有任何影響,最多在事後被魏王呵斥一頓。

“傳令,開啟城門。”蕩陰縣令聞言,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揮手說道,“所有官吏隨本官出城迎接趙王。”

聽到縣令的話,大部分官吏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縣令一意孤行,將趙王拒之城門外,最後惹惱了趙王,他們雖然是魏國官吏,但並沒有為魏國效死的想法。

對於他們這些底層官吏來說,跟誰混都是混,跟著趙國混待遇還會更好。

好在縣令沒有胡來。

“屬下雖然聽說趙國答應了我魏國的求援,卻沒有想到趙王竟然會親自前來,不愧是連信陵君都稱讚的人主啊。”一名官員笑著說道。

蕩陰縣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是不知道魏王現在還在大梁嗎?非要把趙王點出來,讓魏王如何自處?

實際上,這次旱災魏國和韓國應對的沒有任何問題,全國範圍內的災難,已經不是他們能解決的了,他們已經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了需要做的事情。

該減免的賦稅已經減免,該賑濟的災區也派人賑濟了。

但這次旱情持續時間太久了,國庫都掏空了,楚國又趁機來攻打,魏王和韓王實在沒有任何辦法了。

這個時候他們出巡對災情起不到任何幫助,還有可能導致有些災民被驅逐,倒不如待在王宮中。

這件事本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魏人和韓人對朝廷也沒有什麼埋怨,畢竟魏王和韓王也不是那種任由百姓在路旁餓死,國庫中糧草堆積如山,自己酒池肉林的無道昏君。

問題就出現在趙括身上。

好端端的,他閒著沒事,非要親自來救援災民。

萬事最怕的就是對比。

本來還能有點好名聲的魏王和韓王,在趙括的襯托下,一下子就變成無道昏君了。

等到魏王和韓王得到訊息,不知道會在心裡怎麼罵趙括呢。

不過他們也就罵罵了,想要讓他們像趙括這麼做,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並非起於微末的國君,生長於深宮,高高在上的他們,有著專屬於貴族的驕傲,高貴的他們是不可能真正重視平民的。

而且,國庫中的糧草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外臣拜見趙王。”蕩陰城外,縣令率領一眾官吏俯身一禮。

“免禮,城內還有多少糧草。”趙括詢問道。

“稟趙王,城中只剩下千餘石糧草……”縣令苦澀的說道,對於一個縣來說,這點糧食幹啥都不夠。

“寡人帶來了糧食,你立刻組織人手,在城外整理出空地。對了,城中帳篷,衣服之類的衣物,也全部拿出來。寡人來的急,帶的帳篷有些少,可能會不夠。還有醫師也全部喊出來,再準備一些藥材。對了,找幾個人挖兩口水井,至少要保證大家都有水喝。”趙括吩咐道。

由於長期乾旱,不少深度較淺的水井都沒水了,不過只要挖深一點,還是有水的。

“諾。”縣令見到趙括真的是來救災的,也是鬆了一口氣,不敢有任何異議。

“郭開。”趙括看向郭開,“你帶領一些文士對所有災民進行登記,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親人等等,方便之後安排他們回家,若是遇到親人走散的,也好幫助他們找到親人。”

“諾。”郭開抱拳說道。

“等全部登記完成之後,寡人就會安排人幫你尋找丈夫。”趙括回頭對婦女說道。

“多謝大王。多謝大王。”婦女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激動地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用謝寡人,好好活著就行。”趙括嘆了一口氣,亂世之中,連活著都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吩咐完所有事情之後,趙括親自走到前面,為災民們施粥,幫助他們安排居住的地方。

趙軍來的有些急,帶的帳篷不夠,蕩陰縣倉庫中也沒有多少帳篷,很多災民只能擠在一起,包括趙軍也是一樣。

但即便如此,已經比他們之前的情況好很多了。

這個季節,白天有太陽照射很溫暖,大家還感覺不到寒冷,但到了晚上,便感覺到刺骨的寒冷,再加上吃不飽飯,不少老人熬不下去,死在了荒郊野外。

也有不少婦女和孩子染上疾病,需要救治。

好在趙括從國內帶來了數百名醫師,並且還在從全國各地調集。

“光是一座蕩陰縣就有這麼多災民,整個魏國得有多少啊。如果不是有官道,我趙國就算想幫魏國,恐怕都做不到。”趙括望著眼前一個個災民,忍不住感嘆道。

這次救援,官道幫了大忙,從邯鄲一路南下,連彎都不要拐,源源不斷地朝著魏國運輸物資。

“多謝大王……”每一個災民見到趙括,都毫不猶豫的跪在地上,眼睛看著趙括,牢牢地記住趙括的樣子。

“都起來吧,都起來吧。”趙括連忙扶起一個老者,結果這邊剛扶起來,那邊又跪下去了,“所有人都不準下跪,寡人是來救災的。除了你們這裡之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寡人救濟。寡人希望我們能夠儘可能節省時間,去幫助更多的人。”

眾人聞言,這才不再下跪。

趙軍一直忙碌到深夜,月亮高高掛在頭頂,方才擠在一起休息。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趙括便將大家召集了起來。

“蕩陰縣已經步入了正軌,寡人便不留在這裡了。趙福,你留在這裡,負責蕩陰的救災工作。”趙括對不遠處的一名官員說道。

“臣遵旨。”趙福抱拳說道。

“魏國如今災情有多嚴重不用寡人多說了,時間已經不容許我們再耽擱了,寡人的意思是我們兵分四路,寡人負責魏國濟水以北地區的救災,信陵君負責方與郡和宋郡的救災,內史負責濟水以南、鴻溝以西的救災,望諸君負責鴻溝以東剩下地區的救災工作。”

由於魏國並不是所有地區都設郡縣,除了河東之外,只設了方與郡和宋郡兩個郡,無法按照正常的郡縣劃分,所以趙括簡單的將魏國分成了四個部分。

除了不需要救災的河東郡之外,每個地方都有人負責。

“諾。”魏無忌、孔斌、樂毅鄭重的說道。

“事不宜遲,現在就出發吧,若是遇到問題,隨時可以給寡人傳信。至於軍隊入境的問題,寡人會和魏王、韓王解釋的,想必他們應該能理解。”趙括說道。

若是他們不願意理解,那趙括也沒有什麼辦法。

如今趙軍已經進入兩國境內,他們就算不願理解也必須理解。

這個時候可由不得他們。

“臣等這就……告退了。”魏無忌三人俯身一禮,離開了帳篷,沒有耽擱任何時間,立刻點齊人馬,馬不停蹄的朝著三個區域趕去。

“給藺卿去一封信,運送的物資再增加五成。”趙括對劉平說道,魏國的災情比預想的還要嚴重,現在運送物資的速度已經跟不上了。

“大王,若是徵派太多壯丁,國內百姓恐怕會有意見。”劉平說道,趙國這次救援的畢竟不是趙人,雖然正常情況下大家不會介意,但若是徵派壯丁,可就不一定了。“臣以為,不若徵派魏人運送物資?”

“也好。”趙括點了點頭,“讓郭開挑選一些身體還比較強壯的男子出來,協助我們一起運送物資。”

“諾。”劉平點了點頭。

“再給魏王和韓王去一封信,說明情況,態度強硬一點。”趙括說道,現在趙軍已經進入了兩國境內,趙國的態度越強硬,魏國和韓國越怕,反倒是趙國態度軟弱,兩國有可能變得強硬。

很快,郭開將信件寫好,趙括看了一遍,沒有任何問題,交給劉平送出去。

接著,趙括巡視了一圈災民區,檢查衛生情況沒有問題之後,方才放心離開蕩陰。

其他問題他不怎麼擔心,官吏們基本上都能做好,唯獨衛生問題,很多官吏並不重視,如今天氣越來越熱了,災民區這麼多人居住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疾病。

以這個年代的醫療條件,萬一引起一場流行性疾病,哪怕不是特別厲害的,破壞力都不是旱災能比的。

離開蕩陰之後,趙括很快來到了下一個縣城,沿途不斷收攏災民。

這次縣令見到趙軍的大旗之後,沒有任何猶豫就開啟了城門,並下令全城所有人配合趙軍。

趙括待了一天,第二天便帶人離開了。

之後也都是如此,魏國受災的地方很多,他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待很久,只要步入正軌,不再混亂,他就會立刻離開,前往下一個地區。

不僅如此,他還將身邊所有人全部分派了出去,前往各個地方救災,身邊只有劉平和賁兩個人跟隨。

“大王,相國來信。”晚上,劉平找到趙括。

“什麼事?”趙括扯下毛巾,隨手擦了一下臉,連續幾天從天不亮忙到半夜,還要趕路,他倒是還好,但有些士子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

“相國說,衛國也派人過來借糧了。”劉平說道。

“……”趙括停頓了一下,如果不是劉平說,他都忘了還有衛國這個國家,實在是存在感太低了,就一座城池夾在各國中間,平時也不惹事生非,就默默地躺在那,這誰能注意到啊。

“讓李齊帶人去救援衛國。”趙括說道,衛國就剩一座城池,人口也沒有多少,隨便安排點人就夠了。

至於衛國借糧他派兵。

連魏國和韓國在趙國面前都沒有反對的權利,更何況衛國?

如果不是衛國實在老實,死死抱住魏國大腿,同時又不得罪其他國家,早就被滅了。

“諾。”劉平對於趙括的回答沒有任何意外。

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小小的門客了,作為趙括心腹,同時也是天下最頂級的文臣,劉平的眼界早已超越了中原。

趙括點了點頭,示意劉平沒事的話可以離開了。

“還有一件事。”劉平說道。

趙括看向劉平。

“平原君回來了,楚國……拒絕撤兵。”劉平說道。

“哎!”趙括嘆了一口氣,他現在是真不想開戰啊,趙國那麼大的疆域還沒有消化完呢。

“你覺得呢?”趙括看向劉平。

“臣覺得,楚國並不知道我趙國的真正實力,他們一直以為能夠和我趙國抗衡,或許,我趙國需要讓楚國認識到兩國的差距,他們才會對大王的話重視。”劉平說道。

“楚國現在打到哪裡了?”趙括問道。

“已經完全收復了南郡,以及部分南陽,正在攻打宛城。只要宛城被打下來,西邊的上庸、商於之地都將落入楚國手中。韓國已經派兵駐守宛城,魏國敗退的大軍也在宛城協助韓國。”劉平說道。

“傳令給廉頗將軍,命他統帥五萬大軍攻打楚國彭城。”趙括沉思片刻,決定出兵逼迫楚國撤軍。

不過這個出兵卻不能直接支援韓魏兩國,原因很簡單,荊州離趙國太遠了,就算打下來一些城池,也輪不到趙國來佔領,最終只會便宜了韓魏兩國。

趙括能願意嗎?

反倒是楚國淮北距離趙國很近,且自古繁華,人口稠密,只要打下來,趙國就能佔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太子,你都退婚了還哭啥?

墨染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