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華氏城。

“陛下,這是趙國的最新情報。”阿善德快速邁入大殿,將一大堆資料放在阿育王面前。

“我們都被趙國給騙了,或者說,趙國故意將我們帶偏了。他們自稱中原的這個地方雖然有七個強大的國家,但另外六個國家的實力遠不能和趙國相比,而且有一個國家已經在數年前被趙國滅了。趙國應該是擔心我孔雀王朝插手中原各國之間的戰事,故意將這些訊息隱瞞了,讓我們以為中原各國都無比強大。”

“事實上,我孔雀王朝和趙國的距離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遙遠,從我孔雀王朝一路向東,一千多里,會有一條大河,沿著大河一路向北,然後折向東北,翻過數座大山之後,就會抵達中原的另一個國家——秦國。

這個國家和趙國接壤,同樣盛產絲綢,而且遠不及趙國強大。根據他們國人所說,秦國和趙國在數年前打過一場戰役,秦國大敗。”

自從趙國和孔雀王朝建立外交關係之後,趙國不斷派人前往孔雀王朝,透過貿易往來培養一些和趙國交好的官員和商人,為趙國謀取利益。

孔雀王朝同樣也不是啥好東西,他們對這個遙遠而富裕的國家充滿了好奇和覬覦之心,如果不是距離太過遙遠,早就發動戰爭了。

別以為羯陵伽之戰後,阿育王洗心革面,一心求佛向善,就真的從劊子手變成白蓮花了。

這不過是因為國家戰略方向從擴張轉變為對內治理,搞的洗白罷了。

羯陵伽之戰後,孔雀王朝周圍要麼是看不上的蠻夷小國,要麼是塞琉古帝國這樣,雖然強大,但彼此核心區距離遙遠,沒有利益衝突,接壤的地方又都是沙漠和高原,你打不過來,我也打不過去。

整個孔雀王朝已經沒有地方擴張了,為了內部的穩定,阿育王只能將自己給洗白,把罪責全部推給‘過去的阿育王。’

表示自己從此以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和中原王朝後面那些皇帝搞的罪己詔同出一轍。

那些壞事都是我以前不懂事的時候乾的,現在我已經改了,請大家再給我一個機會!

至於裡面有幾分真幾分假,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就孔雀王朝這種到處都是隱患,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局面,如果真是一朵白蓮花坐在上面,早被撕成渣渣了,怎麼可能安安穩穩坐幾十年王位,壓的國內那麼多勢力都不敢冒頭。

早在孔雀王朝和趙國建立外交關係之前,秦國的商人就沿著西南古道進入了孔雀王朝,只是因為人數太少,規模太小,語言不通,並沒有引起孔雀王朝的注意。

直到這兩年,孔雀王朝才注意到這批商人同樣來自中原,只是來源於另一個叫做秦國的國家。

據他們所說,他們秦國和趙國還是一個祖先。

好吧,這其實只是在孔雀王朝表達和趙國的友好之後,秦國商人為了保命,靠的近乎罷了。

否則誰會把這種事掛在嘴邊,他們又不是秦國王室,和趙國八竿子打不著,就算是秦國王室,對趙國也沒有任何認同感,有的只是仇恨。

得知孔雀王朝和秦國之間有道路聯通,阿育王大喜,立刻派人和秦國商人一同返回秦國,探明兩國之間的道路,為接下來的戰略做準備。

這才有了阿善德剛剛的彙報。

“能行大軍嗎?”阿育王激動的站了起來。

“很難,沿途多高山、河流阻隔,樹木藤蔓叢生,有的山路無比狹窄,只能容納一人透過,行軍和糧草運輸都非常困難。”阿善德搖了搖頭,如果不是兩地之間複雜的地形,也不可能等到現在才建立聯絡。

“有困難就是有可能做到,直接將軍團開過去,滅掉沿途的國家,然後使用軍團攻擊將那些大山轟平,再進行鋪路。”阿育王兩隻手臂撐在桌子上,身體前傾,眼眸中閃耀出無比興奮的色彩。

孔雀王朝內部的矛盾太大了,他用了二十年時間,也只能暫時壓制,沒有辦法徹底解決。

現在孔雀王朝急需一個強大的對手,將這些矛盾轉移。

如果不能把矛盾轉移出去,等到他去世之後,孔雀王朝一定會分裂。

除此之外,趙國的財富也讓他無比眼紅。

趙國太富庶了,絲綢、陶瓷、紙張、漆器、茶葉、琉璃還有酒精,每一樣都可以推動整個王朝的經濟發展,給國家帶來難以相信的財富。

如果能夠佔領趙國,孔雀王朝每年將不必耗費大量的錢糧棉花從趙國購買這些物資,所有的貴族都能夠穿上光滑的絲綢,使用精美的陶瓷盛放東西,用便捷的紙張書寫文字。

而他,也會成為整個孔雀王朝最偉大的君主,獲得所有貴族的擁戴。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寡人要讓佛祖的光輝,普照另一片的大地,拯救正在處於黑暗中的人們。”阿育王大聲說道。

至於能不能打過,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帝國是不會敗的。

作為天下最強大的帝國,阿育王有足夠的自信,就算秦國和趙國再強大,也不是孔雀王朝的對手。

……

第二年春天,趙軍經過近一年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大宛東境的鬱成城。

大宛王得知趙國派兵來攻打他,差點氣死在王位上,你他奶奶的派個使者過來給老子戴綠帽子,老子把他殺了,你竟然還要派兵來為他報仇?

這是有多不要臉啊!

天下還有王法嗎?

怒火中燒的大宛王眼睛頓時紅了,立刻從全國各地徵派數萬大軍,在鬱成城等待趙軍的到來,如果不是大臣拼命勸阻,他甚至要御駕親征。

太欺負人了!簡直就沒有把他當人看!

“將軍,有我趙國的商人在外求見。”趙軍剛抵達鬱成城外,便有一名士兵前來稟報。

“快請進來。”蒙武連忙說道,這次行軍,徹底改變了他對商人的看法。

趙國和大宛國距離遙遠,糧草運輸艱難,如果沒有商人的幫助,趙軍絕對無法這麼順利的抵達大宛。

“田七拜見將軍。”過了一會兒,一名頭戴氈帽,嘴角留著山羊鬍子的男子走了進來,看上去四五十歲左右。

“坐。”蒙武示意田七隨意,不必如此拘束。

“在下得知大王派兵攻打大宛,便湊了一些糧食和物資,倒也不是太多,一共十萬石糧食,牛兩百頭,羊一千頭,贈與將軍。”田七開門見山。

“田公也知道我軍的情況,本將便不推辭了。日後田公到邯鄲,一定要告訴本將一聲,本將必會掃榻相迎。”蒙武鄭重的說道。

這一路上,他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像田七這樣的商人,雖然他們沒有田七捐贈的多,但也都是在盡力幫助趙軍。

“在下還有一個請求。”田七俯身說道。

“田公請說。”蒙武說道。

“我想留在軍中,跟在將軍身邊,親眼看著將軍打敗大宛。”田七有些興奮,嘴角的小鬍子一顫一顫的。

“為什麼不留在後方?一樣可以看到我軍擊敗大宛啊,而且還沒有生命危險。”蒙武奇怪的說道。

“在下以前也是趙國士兵,十二年前,我趙國擊敗五國聯軍之後,我們四十多萬大軍全部卸甲歸田,後來大王再次招募士兵,我沒有被選上。這才跟隨家族開始經商。這麼多年過去了,在下想重新感受一下沙場的氣息。除此之外,舍弟三年前跟隨在下來大宛經商,死在了大宛人的手中,我想親眼看著趙軍打敗大宛,也算為舍弟報仇了。”田七說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軍中規定非常嚴格,而且到了戰場上,本將可能無法保護你。”蒙武說道。

“將軍放心,在下明白。既然是在軍中,一切都按照軍中的規定,在下絕對不會亂跑,一切都會聽從將軍命令,到了戰場上,將軍不用管我,若是戰死在戰場上,那也是我田七應得的,將軍只要幫忙派人通知一下家人就行。”田七說道。

“本將答應了。”蒙武點了點頭。

“多謝將軍。”田七興奮的站了起來,不停地行禮感謝。

“軍師有沒有作戰計劃?”送走田七之後,蒙武將毛遂請來,詢問道。

一路從趙國打到這裡,蒙武也算發現了,西域並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

這裡距離趙國太遠了,指望從後方運來糧食不現實,依靠商人籌集來的糧草,趙軍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也就是說,趙軍只有一戰之力,而且必須獲得勝利。

一旦戰敗,就是大敗,麾下這兩萬大軍能活著回去的寥寥無幾。

“給大宛下戰書。”毛遂想了一下,開口說道。

“下戰書?”蒙武有些不解,這玩意在中原都被拋棄了,和外邦打仗下戰書能有用嗎?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應該會答應的。從大宛王斬殺我趙國使者來看,對方很顯然不是善於隱忍之人,或者對我趙國的實力並不瞭解。如今我趙國千里迢迢趕到大宛,人困馬乏,大宛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躲在城中不出來。”毛遂說道。

“時間定在什麼時候?”蒙武問道。

“我軍長途跋涉,必須休養幾日,恢復戰鬥力,時間定在三日後吧。”毛遂說道。

“好,我這就下戰書。”蒙武說道。

“我來寫。”毛遂笑著說道,命人取來紙筆,快速寫了交給蒙武。“大宛將軍看到了肯定會非常生氣,出城和我軍交戰。”

“……大宛人能看懂嗎?”蒙武不確定的說道。

毛遂是用趙國文字寫的戰書。

“大宛肯定有人能看得懂,這些年我趙國的商會可是遍佈整個西域,他們會和我趙國過不去,但是不會和錢過不去。”毛遂說道。

“那我就派人送過去了。”蒙武說道。

毛遂點了點頭。

……

鬱成城中,大宛軍諸將同樣在商量怎麼打敗趙軍。

和趙軍不同的是,大宛對於趙國所知甚少,只知道趙國在遙遠的東方,那裡很富裕,有精美的絲綢,至於具體多遠,趙國強盛與否,一概不知。

這也使得大宛軍中分為兩派,一派支援主動進攻,滅掉趙國的囂張氣焰。另一派支援防守,先摸清趙軍的實力再說。

“要我說,我們就直接出城迎戰,我不相信趙軍長途跋涉,到了這裡還能有什麼戰鬥力。”大宛軍副將賴永學嚷嚷道。

“烏孫傳來訊息,去年冬天,趙軍攻破了烏孫國都赤谷城,殺了烏孫王,屠了赤谷城。還是小心點好。”參軍宏福說道。

“烏孫怎麼能和我大宛相比?”賴永學不屑的說道。

“烏孫雖大,不過一群匪徒湊在一起罷了,若是本將遇到,也能輕易將其擊敗。”主將伍爾夫也說道。

大宛的汗血寶馬跑的比烏孫馬更快,而且他們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小麥,有足夠的後勤保障。他們還有牧場,養了大量的戰馬牛羊,他們商業也非常發達,盛產葡萄酒,遠銷孔雀王朝、趙國。

完全不是烏孫能比的。

伍爾夫雖然不瞭解趙國,但還是覺得趙國應該比大宛要強大一些,擊敗烏孫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將軍,趙軍派人送來戰書。”這時,一名士兵推開門走了進來。

“戰書?讓他進來。”伍爾夫說道。

趙六邁入大宛營帳,將戰書交給最上面的伍爾夫。

伍爾夫接過來一看,才發現自己根本就不認識趙國文字,只能遞給參軍宏福:“看看趙軍說了什麼。”

“趙國說我大宛是邊陲小國,不通王化,殺死他們趙國使者,所以他們派軍來攻打我大宛。趙國邀請我們於三日後,在城東三十里處,一戰決勝負。如果我大宛不敢應戰,就認錯道歉,將國君交出去,並認趙國為宗主國,他們趙軍可以退兵。”參軍宏福大體翻譯了一遍,雖然有些顛倒,但基本上翻譯出來了。

“趙國欺人太甚,明明是他們有錯在先,卻要我大宛道歉,還要我們將大王交出去,簡直是猖狂至極。回去告訴你們將軍,三日後,本將必生擒他。”伍爾夫聽罷,頓時勃然大怒,指著趙六,大聲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在虎牢關賣AK47

一梵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