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括完全不知道甘德和石申倆老頭居然在想辦法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要是知道……嗯,也只能忍著不告訴他們。

沒辦法,數字脫口就說出來了,但是解釋起來就太麻煩了。當然,少不了提供一些幫助。

不過在理論物理和科學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想要精準的計算出地日距離不大可能,無論怎麼做,都會出現不小的誤差。

殿內觥籌交錯,趙國君臣一邊喝酒一邊交談,除了必不可少的青銅鼎之外,就是鐵鍋燉肉了。

這年頭鐵難煉,產量又低,要比銅貴出不少,用鐵來造鍋多少有些奢侈。

不過這方面肯定限制不了身為趙王的趙括。

至於大臣,肯定是選擇和趙括坐在一起吃肉了。

勸諫?趙括又沒有大肆徵鐵,只不過鑄了幾口鍋而已。

君主做錯了阻止的叫諫臣,君主啥事都要阻止的,那不是諫臣,是發現事情不對,打算跑路了。

而且……保不齊這些人中就有在家偷偷鑄鐵鍋的。

“什麼時候鐵的產量能夠大幅提升就好了,這樣我們就能有多餘的鐵用來造鍋了。”趙牧嘆了一口氣。

“這就看那些工匠了,我們這些人是指望不上了。”荀子搖了搖頭,讓他傳道講學可以,制定法律也行,治理國家也可,甚至帶兵打仗荀子都覺得自己可以試試。

至於搞技術研發,還是算了吧。

“突然發現他們這些技術人才的作用不亞於我們,國家的強盛,戰場上的勝敗不僅僅依靠我們,也依靠他們。”韓非說道。

以前只看到名將的作用,最多看到士卒和後面治理國家、籌集糧草的大臣的貢獻,直到今天,他才發現,這些一直默默無聞的工匠,同樣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這也是大王多次提高工匠待遇,並獎勵發明創造,甚至和軍功一樣,可以獲得爵位的原因。”劉平說道,他一直跟在趙括身邊,深知趙括為了提升趙國技術水平做了多少努力。

光是卿,就封了三個,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沒有過的。還兩次提升普通工匠的待遇,大力整頓工坊,以技術說話,避免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發生。

這兩年來,趙國最辛苦的不是士卒,也不是文武大臣,更不是各地官員,而是工坊的一名名工匠。

他們不僅要保證兵甲弓弩、農具、水泥、紙等等的產量,還要想辦法將高爐搞出來,還要搞羽絨脫脂,搞連弩,搞無色的玻璃。

帶顏色的玻璃趙國早就有了,準確的說是楚國的,幾百年前楚國就把這玩意搞出來。

在科學技術上,楚國還是很先進的。

這些玻璃製品‘色澤光潤,逾於眾玉’,在當地雖然不太值錢,但是賣到其他地方和玉一個價格,甚至比玉還貴。

楚國曾經為了求和,便將夜光璧送給秦國。秦國收了之後,二話沒說就出兵把楚國揍了一頓。

如果說魏國曾經的支柱是河東的鹽池,那楚國的支柱就是這些玻璃。

不過自從丟掉西邊大部分地區之後,楚國玻璃的產量大幅度降低,已經支撐不起整個楚國了。

相對來說,趙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就很落後了,雖然能制,但是遠不如楚國,賣不出去價錢,後來也就不制了。

趙括得知之後,又重新開窯,要求大家朝無色玻璃上發展,至於花費,自然由他來承擔了。

自從趙括成為趙王之後,這些工匠比以前還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趕到工坊,天黑透了才能回家。

不過他們卻比以前更加高興,因為拿的錢比以前多出幾倍,有突破之後還有獎金,若是運氣好,改進發明瞭啥,還有爵位。

一個人就能養活全家老小,加上田地,每年還能有不少的結餘。

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工作時間長,只希望一直這樣下去,不要像以前一樣,雖然工作時間短,但是一家老小養活不起,這年頭又沒有辭職之說,只能一輩子給公室打工。

所以說,大家痛恨的其實不是九九六,而是沒給夠錢,甚至不給錢的九九六,嘴上還要逼逼賴賴,說是福報。

簡直又當又立。

如果你給夠錢,別說九九六,讓我住公司都行。

“話語權是掌握在上層人手中的,這些工匠手裡連筆桿子都沒有,哪裡擁有話語權,他們被欺壓了連罵都不敢罵,只能隨著唾沫咽在肚子裡。”趙括說道。

幸運的是,這個年代的貴族還沒有爛到極點,大部分人是有救的。這個年代計程車子也還沒有看不起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甚至有不少貴族士子學習這些。

眾人面露尷尬,他們就是趙括口中“握著筆桿子”的人,不誇張的時候,只要他們統一口徑,黑的都能變成白的,白的也能變成黑的。

不過他們還是有節操的,不會幹這種事情。而且讓一群人,還是天下最頂級的那群人統一口徑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臣在變法的檔案中看到對工匠功勞等級的劃分,之前一直沒有在意,現在想來,是臣荒唐了,回去之後,一定好好制定。”孔斌說道,他之前看到自己負責的部分有這個內容,但是一直以來對工匠的不重視,讓他隨手扔在了旁邊,幸好及時發現了錯誤。

“不僅是這些,包括其他地方,還有寡人想不到的,諸君如果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一人計短,兩人計長。”趙括舉杯說道。

眾人也紛紛舉杯,大殿內一片君聖臣賢的祥和景象。

不過此時秦王稷的心情就不是那麼好了,原因很簡單,剛剛建好的藏書閣被燒了。

即使秦國反應迅速,搶救及時,藏書閣也被燒燬了大半,秦國近百名士子日夜抄錄的藏書有一半毀於一旦。

令秦王稷更加氣憤的是,放火的刺客到現在都沒有抓到。

即便他猜出來是趙國派人乾的。

秦國和其餘五國沒有人敢幹這種事情,而且燒燬藏書閣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處,秦國能建一座,就能建第二座。

只有趙國……

秦王稷雙手緊握成拳,尖銳的指甲刺入手掌之中,鮮血順著衣袖滴落在地上,旁邊宦官弓著身子,戰戰兢兢,也不敢提醒。

只有趙國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但秦王稷偏偏還拿趙國沒有任何辦法,甚至連指責都做不到,因為這件事是他秦國不仁在先,而且……連刺客都沒有抓到,證據都沒有,到哪裡指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獲大明強國系統,開局我槍掛榴彈

鋼鐵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