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趙括與齊王建在城外祭天結盟。

兩人年紀相彷,身高體型也差不多,但氣勢上卻完全不同。

一個是從千軍萬馬中廝殺出來的沖天殺氣,一個是在深宮中養成的胭脂氣,一天一地,形成鮮明的對比。

“將士們。”趙括站在祭壇上,看向下方將士。佇列整齊劃一,一直蔓延數里,黑壓壓一片。

所有將士聽到趙括的聲音,紛紛挺起胸膛,目光火熱的看著趙括!

近二十萬趙軍,一瞬間鴉雀無聲!

齊國人震撼的看著這一幕,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能有如此威望,僅僅靠一句話,就能讓二十萬將士瞬間停止說話。

“我齊國可有如此精銳?”齊軍車隊中,齊太后詢問兩側。

“稟太后,無有。”齊國大臣無奈的搖了搖頭。

到了這種程度,已經不單單是士卒的原因了,還有一部分是君主的原因,如果君主沒有足夠的威望,就算再精銳計程車卒也不會如此。

“唉!”齊太后嘆了一口氣,光滑的額頭上又添了幾道皺紋。

後方車輛中,一位少女掀開車簾,偷偷探出腦袋,一雙明眸好奇的看著趙括。

“他便是我的夫君嗎?倒也算是個英雄。”少女嘴角微微上翹,心中不由開始幻想未來的生活。

“長平之戰、伐秦之戰、燕趙之戰、齊趙之戰……一場又一場大戰,我們身邊的兄弟一個接著一個倒下,永遠留在了戰場。未來,我們還會面臨更多的戰爭,本王無能,無法保證能夠讓你們全部活下來……”趙括朝著諸將士深深行了一禮。

“但是,本王在這裡立誓,所有屬於你們的封賞,沒有任何人能夠奪走。你們的親屬,沒有任何人能夠欺辱。誰敢奪走你們的封賞,本王就殺誰。誰敢欺辱你們的親屬,本王就殺他全家。若是本王明知有人受到不公而無動於衷,猶如此柱。”

趙括勐然拔出佩劍,一劍將柱子砍成兩截。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

所有將士用力揮舞著武器,狂熱的吶喊聲彷彿能夠將整個天穹震碎。

他們出征的那一刻起,便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死,他們怕死的沒有價值,怕死後有人霸佔他們的田地,還要欺負他們的父母妻兒。

而那些被他們保護的官員不僅沒有幫助他們,還和那些鄉紳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

他們的熱血灑遍了天下每一個角落,然而,偌大的天下卻沒有一寸是屬於他們的土地。

他們心中充滿了憤怒,充滿了委屈,但是他們無法發洩,無人訴說,因為他們生來就是“賤籍”,生來就比人低一等。

需要賣命的時候讓他們上,賞賜的時候卻輪不到他們。

從來沒有人在乎過他們這些底層人!

但是,現在有了!

如果是別人說,他們不信,但是他們信趙括。

因為趙括從來不負他們!

“轟!”

突然之間,一股金紅色戰雲從趙軍將士身上冒了出來,在天空中瘋狂的翻滾著,如同萬丈怒濤,拍打著四方,隨時都有可能砸落下來。

廉頗等人雙拳緊握,身體激動地微微顫抖,幾乎快叫了出來。

沒有人使用戰陣!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支非軍魂軍團在沒有戰陣的加持下形成戰雲。

齊軍將士羨慕的看著趙軍,在這一刻,他們多麼希望能夠加入趙軍。甚至有人下定決心,明天就離開齊國,全家搬入趙國居住。

不為別的,只為了自己在外征戰的時候,家中老小能夠不被欺辱。

“儘快走完六禮,將姝兒嫁入趙國吧。”齊太后哀嘆道。

此時此刻,她心中再無與趙國爭雄的想法。只希望趙括能夠看在姝兒的面子上,對齊國手下留情。

旁邊官員口稱應諾。

過了數息,趙括展開雙手,平放,緩緩下壓。

一瞬間,近二十萬將士同時停了下來,臨淄城外再次變得寂靜無聲。

即便是第二次見到,所有人心中仍然感到非常震撼。

“齊王好。”趙括緩緩轉過身,彷彿是現在才看到齊王,隨口打了聲招呼。

“啊?趙……趙王好。”齊王建還沒有從震撼中走出來,忽然聽到趙括的聲音嚇了一跳,不知道該說什麼。

“齊王不對齊軍說點什麼嗎?”趙括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不……不了。”齊王建連忙擺手說道。

他一沒有趙括的實力,能夠用內氣鼓動聲音讓所有人都聽到。二可沒有趙括的威望,讓所有人都聽從他信服他。

本來已經被趙括擺了一道,若是再學趙括對將士們講話,只會自取其辱。

見齊王如此,趙括感到有些無趣,也不好意思再逗他了。

“那我們開始祭天吧。”趙括伸手說道。

“好……好。”齊王建畏懼的看了趙括一眼,生怕趙括一拳將自己錘死。

趙括和齊王建共同走上前,將早已準備好的太牢:牛、羊、豕三牲斬殺,將鮮血淋在祭壇之上,牛頭、羊頭、豕頭也擺放好。

還有玉璧、玉圭、繒帛等等都要燒給老天。

兩人面前擺放著兩個托盤,一隻托盤中放著一隻牛耳,另一隻托盤中放著兩杯鮮血。

趙括上前一步,當仁不讓的拿起牛耳,然後端起一杯鮮血遞給齊王建,自己端起另外一杯。

“齊王請。”

說完,趙括將鮮血抹在嘴唇上。

齊王建照做。

這就是所謂“執牛耳”和“歃血為盟。”

……

結盟之後,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趙齊兩國要共同進退了。

趙括沒有繼續逗留,第二天便率領浩浩蕩蕩的大軍朝著鄴城趕去。

至於成婚,還要等到六禮走完才行,雖然不至於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天子一年,諸侯半年,不過一兩個月也是很正常的。

……

“龐煖、燕周何在?”臨走之時,趙括下令道。

“末將在。”二人走到中間,抱拳說道。

“你們二人率領五萬大軍南下,將陶邑給我拿下來。”趙括大聲說道。

陶邑,是當年宋國國都,商業發達,各國都想要佔領,蘇秦、李兌、魏冉都想把這塊地方作為自己的封地。

宋滅之後,陶邑被齊國佔領,五國伐齊之後,又被秦國佔領,作為穰侯魏冉的封地。

歷史上穰侯魏冉死後,陶邑被秦國收回,設為陶郡。魏無忌大敗秦軍之後,魏國趁機將其佔領。

不過在這個世界,穰侯魏冉有些堅挺,似乎還能蹦躂不少時間,因此陶邑還屬於魏冉封地。

三晉雖然大敗秦國,但是魏國掉頭就攻打趙國,還沒來得及出兵攻打陶邑,所以現在還在魏冉手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從兩廣總督開始

墨影時光

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

十萬鐵騎下江南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西湖遇雨

明末戰臣

高山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