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終於搞完了。”趙括伸了個懶腰,起身朝外面走去。

身為君主就是這點好,想什麼時候下班就什麼時候下班,誰都管不到。

以前大臣們見到趙括整天閒逛還會勸諫幾句,後來直接無視了。

沒辦法,趙括一句“我已經全部處理完了,剩下的是你們的事。”就把他們全堵回去了!

雖然所謂的處理就是把事情分給別人幹,但是話說回來君主要你們這些臣子不就是留著幹活的嗎?難不成所有事情都讓君主一個人幹,大臣留著享福嗎?

趙括聽說那些歷史上那些勤政的天子一個個都是天不亮就起來幹活,一干就幹到後半夜,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天天還擔心總有刁民想害朕。

秦始皇東巡甚至要拉幾馬車奏摺,在路上批閱,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最後活活累死了。

反正趙括不會這麼幹!

“自古以來昏君多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明君就不是人乾的事!”趙括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邁出書房。

旁邊侍衛連忙從架子上取下熊皮做成的衣袍為趙括披上。

剛過中午,太陽高高掛在天空上,卻帶不來半點溫度,冷風吹拂,帶來西伯利亞野人親切的問候。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更冷!

河水已經開始結冰,再過半個月左右,可能就會封河。到時候,港口的魚肉就只能透過陸地運至邯鄲了。

好在從港口到邯鄲的道路已經鋪設完一側,通車不成問題,只是陸運成本會很大。

負責開採販賣煤炭的少府和煤炭商人心裡樂開了花,這才十一月初而已,煤炭的營業額就已經超過了食鹽和銅鐵,成為趙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

等到了最冷的十二月,那還得了!

甘德和石申派人稟報趙括,年底很有可能會有一場全國範圍內的大雪,慄腹也發了信件過來,言從九月份開始,趙國便沒有降一滴雨,最近陽光明媚,也沒有下雪的跡象,雨雪很有可能會集中到十二月份。

趙括已經嚴令各地煤炭價格禁止上漲,做好應對大雪的準備,並且往各地運輸了大量煤炭,讓百姓可以透過做工來獲得煤炭。

雖然甘德和慄腹等人說的不一定準,但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早做準備總比沒有準備好。

“去邯鄲學院。”趙括對賁說道。

除了王宮之外,軍營和學院是趙括最常去的兩個地方,因為他們一個代表著軍權,一個代表著未來。這兩樣東西,以及獎懲之權趙括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很快,賁就備好了馬車。

“冬衣都送去北疆了吧,不能讓寡人的將士們凍著身子衛國戍邊。”馬車上,趙括問道。

“稟大王,已經送過去了。”劉平抱拳說道。

趙國以往戍邊將士的冬衣都是自備的,這是第一次為大家發放冬衣。

不過不是趙國吝嗇,而是每個國家都一樣,春秋時期連武器盔甲都要自備,多少家出一輛戰車等等。

只有戰爭跨度時間過長,從夏天打到冬天,國家才可能為買不起冬衣計程車卒準備冬衣。

為什麼要說有可能呢,因為長年累月的戰爭下,國家很難支撐起數萬甚至數十萬士卒的冬衣,最後很多時候都是不了了之。

就像當初長平之戰一樣,秦國為秦軍送來了冬衣,趙國什麼也沒有送來,直到上黨之圍被解,趙括才從魏國和韓國那裡弄來了冬衣。

否則雖然不至於說大部分人被凍死,但凍掉腳趾或者手指的絕對不會少。

“唉,要是有棉花就好了。”趙括小聲嘆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棉花是從什麼時候引入中國的,不過可以肯定的,現在趙國沒有發現任何棉花的蹤跡。

這個年代禦寒之物只能依靠絲綿、獸皮、木棉,窮人則在葛衣中塞一些蘆絮或者鳥獸的羽毛之類。

《二十四孝》裡記載孔子的弟子閔子騫,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絮做的“棉衣”。

不過這裡的棉花是木棉花,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是中原人民主要禦寒物之一,主產於南方,北方很少,只能從南方購買。

趙括已經讓人想辦法制作羊毛衫和羽絨服了,羊毛上的羶味好去除,但是脫脂技術還沒有搞定。

當然,不脫脂也可以,無非是多一些缺點罷了,以後可以慢慢完善。

但即便如此,也做不到量產,因為羊毛和羽絨的產量是一個大問題,趙國那點羊毛和羽絨不要說供用百姓,就是連士卒都供用不起。

就算將河套全部拿下,少說也要幾年之後才能把羊毛產業發展起來。

“我趙國不是有棉花嗎?”劉平好奇地問道。

趙括扶額,他忘了現在的棉花指的是木棉,“我說的是另一種棉花,嗯……和棉花差不多,不過產量更高,更容易採摘,如果能夠廣種,足以讓天下人禦寒。”

“讓天下人禦寒!”劉平雙手抱拳,鄭重地說道,“敢問大王,此物在何處?就算是再艱難,臣也要將其尋來。”

“現在……我也不確定,不過中原肯定沒有,或許西域有,如果西域沒有的話,那就在更西面……”趙括不確定地說道,他已經忘了棉花原產地是哪裡了。

“西域?”劉平有些疑乎,西域是哪?西邊那塊地?

“就是極西之地,還要在秦國西面。”趙括說道。

“臣聽說秦國最近在召集商人,想要前往極西之地尋找西王母。”劉平突然想到一件事。

“尋找西王母!”趙括突然樂了,秦王都快七十了,不會還想著和西王母發生點啥吧!“秦國貴族沒有阻止?”

“沒有。”劉平搖了搖頭,“秦王只是下令讓商人西行,沒有派貴族去。”

一般這種不牽扯自己利益的事情,貴族不僅不會阻止,還會送些錢糧,意思一下,表示自己擁護大王所做的一切決定。

當然,如果牽扯到自己的利益,那就另當別論了。

“挑幾個商人混到裡面。”趙括想了一下說道。

他不相信什麼西王母不西王母的,不過秦國西行的道路就是後來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

這條路有多重要,自是不必多說。

如果真讓秦國開闢了絲綢之路,就相當於多了一條輸血大動脈,西方的錢財透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送到秦國,對趙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宋秘史

無所畏懼的石頭人

鋼鐵蘇聯

柯基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