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楊朱學派、陰陽家、農家、縱橫家、名家……甚至包括醫家和史家,似乎全部出自這一階段。”

樂毅端著酒杯,若有所思。

最近樂毅越活越年輕,花白的頭髮開始變黑,臉色也逐漸紅潤起來,居然有了返老還童的跡象,讓藺相如羨慕不已。

他比樂毅還年輕幾歲,如今已是垂垂老矣。

“第一次靈氣復甦,天下出現了罡元境武者。第二次靈氣復甦,天下出現了超凡境武者。如今再次靈氣復甦,豈不是會出現超越超凡境的力量。”廉頗有些擔憂的說道。

“靈氣變得濃郁之後,我們肯定會更加強大,這不是好事嗎?你們怎麼都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

炎熊一邊大口吃肉,一邊奇怪的問道,這裡面能夠繼續安心吃下去肉的也就只有他了。

“不僅僅是實力增強那麼簡單,每一次靈氣復甦,天下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動。第一次靈氣復甦,犬戎實力大增,一路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周王朝被迫遷都洛陽,從此實力一落千丈,天下諸侯開始崛起。”

“第二次靈氣復甦,天下靈氣更加濃郁,諸侯中的各大貴族開始崛起,發展出超過諸侯的力量。”虞信看到趙括沒有反應之後,繼續說道。

“於是出現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意味著傳統的宗法制已經失去了維繫天下的作用,新勢力開始取代舊勢力。現在第三次靈氣復甦,雖然不知道最後結果是什麼,但天下必然會迎來新的變革。”

虞信心中有一種預感,這次會是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變革!

“而且每一次靈氣復甦,變強的不止是我們,還有敵人,特別是異族。”藺相如說道。

“如果說我們的實力是十,異族的實力是五,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擊敗異族。那麼靈氣復甦之後,我們的實力變成二十,異族的實力也變成了十五,雙方雖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

“匈奴、林胡、樓煩、東胡等異族,以前加起來都不是我趙國的對手,靈氣復甦之後可能三個,甚至兩個就能與我趙國抗衡,甚至像五百年前那樣威脅到中原。”

眾人聞言,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在大家心中,不管中原幾個兄弟打生打死,那都是華夏內部的事情。

雖然現在沒什麼人“尊王”了,但是“攘夷”大家可都是記在心中的,他們可不想讓草原上的那群渣滓威脅到中原。

趙括心中有些吃驚,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幾十年後匈奴迅速崛起,一統草原,壓迫了中原近百年,甚至打到大漢甘泉宮附近,直到衛青霍去病出世,才打敗匈奴。

難道在這個世界匈奴是藉助靈氣復甦崛起的?

“最近幾年草原上確實有動靜,有個叫孤塗的匈奴首領,一直在兼併其他部落。”燕周皺著眉頭說道。

“孤塗?有沒有叫頭曼的?”趙括突然想起來匈奴第一代單于好像叫頭曼。

“頭曼?沒聽說過。”燕周搖了搖頭,“不過匈奴的語言和我們趙國有些不一樣,孤塗只是叫我們對他們的稱呼,至於具體叫什麼,我們就不清楚了。”

“告訴李牧,想辦法收買幾個匈奴貴族,收集一些情報。另外,守好河套,不要被匈奴佔領了。”趙括對劉平說道。

“諾。”劉平點了點頭。

“河套是哪裡?”虞信問道。

“陰山以南那部分平原,土壤肥沃程度不亞於中原,若是開發出來,可活民數百萬。”趙括說道。

河套可是個好地方,不管是耕種還是放牧都是絕佳。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說的就是河套地區。

不過現在趙國連河北都沒有完全開發出來,更別說開發河套了,歷史上河北發展成天下糧倉都還要等到漢朝。

但是趙國現在沒有能力開發河套,不代表以後沒有能力開發。

退一萬步說,就算以後都沒有能力開發,趙括爛在手上,都不可能讓匈奴佔了去。

“陰山以南確實是個好地方,當年樓煩、林胡便是藉助這片廣袤的草場發展起來的。”燕周有些奇怪,趙括又沒有去過,是怎麼知道的。“直到武靈王擊敗樓煩林胡,設立雁門郡和雲中郡我趙國才將其佔領。”

燕國北面那塊地才是真正的好地方呢,南方更是有一年三熟之地。趙括心中想到,不過這些話他現在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不說了,不說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來,大家喝酒。伯父明天就要出發去上黨了,我們大家一起敬他一杯。”趙括為趙勝斟了滿滿一杯酒。

“……”趙勝。

……

魏國,大梁。

“大王,秦國使者來了。”範座快步走了進來。

“秦國使者來做什麼?”魏王臉色一沉,心中湧現出一股怒氣,六國之中他最討厭的就是秦國,特別是秦國的武安君。

龍陽君連忙用小手撫摸魏王的後背,緩解魏王心中的怒火。

“應當為結盟而來。”範座說道。

“讓他進來吧。”魏王想了一下說道。

他雖然討厭秦國,但是身為君主,不能單純的依靠喜好做事,他還是明白的。

“秦使拜見魏君。”秦使走了進來,俯身一禮。

“不知秦使所來何事?”魏王也沒下令給秦使賜座,直接問道。

“為結盟一事而來。”秦使說道。

“哦?”

“趙括起兵造反,以下犯上,誅殺趙王,自立為君,無君無父,不尊禮法,大逆不道,為天下所不容。我國大王心繫天下,不願趙國百姓被暴君所騙,欲聯合魏、燕、齊、楚、韓五國,討伐趙國,以正禮法,還天下一片朗朗乾坤。”秦使義正辭嚴,滿面生輝,彷佛是禮法的化身。

“誰為盟主?”魏王問道。

“我秦國願尊魏國為盟主。”秦使俯身說道。

來之前范雎已經叮囑過了,所有虛名都可以讓出去。

“秦國願尊我魏國為盟主?”魏王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列祖列宗,你們看到了嗎?連不可一世的秦國都尊我為盟主了!

“不錯。”秦使點了點頭。

“我魏國答應結盟一事。”魏王勐地一拍幾桉,激動地說道。

“多謝魏君,到時候我秦國會讓派武安君統帥六國聯軍攻打趙國。”秦使說道。

魏王臉色瞬間變了,沉聲說道:“結盟可以,但是我魏國軍隊絕對不可能交給白起統帥。”

……

韓國,新鄭。

“寡人再考慮考慮。”韓王將秦使打發下去,然後派人將暴鳶和相國張平找了過來。

“兩位怎麼看?”韓王有些發愁。

他不想得罪趙國。因為韓國已經得罪秦國了,如果再得罪趙國,那韓國將無立足之地。

“大王,臣……不看好秦國。”暴鳶說道。

“大王,不如派人與魏國商量商量,若是魏國與秦國結盟,我們就結盟,若是魏國不結盟,我們就不結盟。”張平想了一下,說道。

“就依相國。”

……

齊國,臨淄。

“結盟攻打趙國?你們秦國打了趙國三年,連上黨都沒打下來,還要打啊!”齊王建坐直身子,驚訝的看著秦使,“寡人聽聞秦趙兩國同根同源,現在怎麼看著也不像同根同源,反而像是有什麼深仇大恨似的,看來傳言不可信啊。”

“……”秦使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們打吧,本王對打趙國不感興趣。”齊王建擺了擺手,一幅興趣缺缺的樣子,起身準備離開。

他確實對攻打趙國不感興趣,之前秦國邀請他攻打趙國他都沒有同意。

秦使見狀,連忙對後勝使了一個眼色,後勝上前一步說道:“大王,不如先聽聽秦使說什麼,之後再做決定。”

齊王建想了一下,決定賣給舅舅一個面子,又坐了下來:“有什麼話快點說。”

“請問大王有兄弟嗎?”秦使俯身問道。

“有。”齊王建說道。

“請問大王,先王有兄弟嗎?”秦使又問道。

“有。”齊王建有些不耐煩。

“若是趙括不除,大王就不擔心他們日後成為第二個或者第三個趙括嗎?”秦使的話,擲地有聲,如同黃鐘大呂在齊王建耳畔響起。

齊王建臉色瞬間變了,忽青忽白,手掌緊握,再也無法平靜下來。

他不想打趙國,卻不代表他不擔心屁股下面的王座。

現在如果不除掉趙括,那就是告訴齊國其他宗室:造反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大王,秦使所言有理。”後勝說道。

“出兵!攻打趙國!”齊王建終於下定了決心。

“齊王英明!”秦使俯身一禮。

……

燕國,薊縣。

“大王,趙國長平之戰損失慘重,國內百姓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如今正是討伐他最好的時機啊。”相國慄腹說道。

“昌國君覺得呢?”燕王看向樂間。

樂間是樂毅的兒子,樂毅回到趙國之後,燕王想請他回去,樂毅沒有同意,燕王便封樂間為昌國君,以示尊寵。

“請問秦使,秦國打算出兵多少?”樂間向秦使俯身一禮。

“十萬。”秦使說道。

“大王,此事不可行。”樂間立刻說道。

“為何?”燕王奇怪的問道。

“稟大王,趙國乃四戰之地,百姓熟習軍事,人人善戰,秦國派出六十萬大軍,打了三年連上黨一地都沒能打下來,如今只派出十萬大軍,又如何能夠打敗趙國。”樂間說道。

“昌國君莫非忘了,還有我等五國?”慄腹不高興的說道。

“請問相國,趙國有名將田單、廉頗,有百戰精兵三十餘萬。除了秦國之外,我五國有名將幾何?有大軍多少?秦國都只願出兵十萬,依靠我五國又如何能夠打敗趙國?”樂間質問道。

“我用五個打一個人。”燕王說道。

“不行。”樂間搖了搖頭。

“我聽聞昌國君的父親在趙國,頗受趙君看中?”慄腹說道。

“家父確實在趙國,但我是為大王考慮。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若是戰敗,我燕國最後只能割地求和。秦、齊、魏、楚、韓五國強大,我燕國弱小,若是最後滅掉趙國,我燕國也很難從五國之中得到好處。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攻打趙國呢?”樂間苦口婆心的說道。

“寡人意已決,昌國君不用在說了。”燕王揮手道。

……

楚國,陳郢。

“攻打趙國?”聽到秦使的話,楚王頗有些心動。

上次攻打秦國,三晉均得到好處,唯獨他楚國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損兵折將,淪為天下笑柄。

自那以後,楚王就將趙括記恨上了。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趙括造成的。

如今有了攻打趙國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大王,最近東越和南越反叛不斷,我國恐怕沒有能力出兵。”春申君黃歇起身說道。

“這……”楚王有些遲疑,他想給趙括一個教訓不假,但是他更在乎楚國內部。

“大王,穩定國內要緊。”見楚王有些猶豫,黃歇繼續說道。

“唉,那算了吧,你們五國打吧。”楚王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

咸陽。

“大王,韓魏燕齊四國已經同意結盟,楚國境內東越和南越叛亂,無法派兵。”范雎走進書房,稟報道。

“五國伐趙,也夠了。”秦王稷笑著說道,五國的實力足以碾壓趙國,有沒有楚國影響稟不大。

“但是韓國和魏國……不同意與我秦國合兵一處,而且……他們也不願讓武安君統帥聯軍。他們說擔心武安君會掉頭攻打他們。”范雎說道。

他沒想到武安君對韓魏兩國的震懾力竟然這麼大。

“我秦國怎麼可能攻打盟友,立刻派人告訴韓魏兩國,我秦國絕對不可能攻打盟友。”秦王稷臉色一沉。

“他們……不相信我秦國。”范雎無可奈何的說道。

現在秦國的名聲已經差到一定地步了!

“那我軍怎麼攻打趙國?總不可能翻過河水和呂梁山,去攻打趙國晉陽吧。”秦王稷沉聲說道。

別說那呂梁山就不是人能翻過去的,就算翻過去秦軍也打不下來晉陽,晉陽曾經可是趙國的都城,城牆高大厚實,護城河又深又寬。

“魏國說可以在河東為我秦國留一條道路攻打趙國。”范雎說道。

“兵分四處,恐怕無法滅掉趙國。”白起沉聲說道。

他本來就沒打算和燕國、齊國兵合一處,畢竟趙國剛好處在三國中間,想要合兵很困難。

只要韓魏楚秦四國聯軍,從河內攻打趙國,白起便有自信攻破邯鄲。

邯鄲和上黨不同,南方除了漳水之外,無險可守,大軍碾壓即可。

現在楚國拒絕出兵,韓魏兩國不答應兵合一處,秦國便無法兵出河內,只能繼續攻打上黨,但是上黨那鬼地方,就算白起見了都頭疼,而且現在秦國最多出動十萬兵力,幾乎不可能拿下上黨。

“大王,其實這樣也好,趙國距離秦國遙遠,就算趙國被滅,土地也是被燕齊魏三國瓜分,我秦國很難得到好處。元氣大傷的趙國,比滅亡的趙國更有利於我秦國。”范雎俯身說道。

“相國所言有理。”秦王點了點頭,揮手說道,“那就按相國說的辦。”

“諾。”范雎領命。

秦王稷四十八年,趙王括元年,公元前259年,二月二十八日。

秦、韓、魏、齊、燕五國結盟,攻打趙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進斗金

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