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主將的守軍,雖然數量上仍然佔據優勢,但是已經完全不是趙軍的對手。

暴欒衝在最前面,大刀不斷揮舞,如同勐虎衝入羊群之中,不斷收割著秦軍的性命。

李斯也加入了戰鬥的行列,他的實力雖然不如暴欒,但好歹也是有內氣的,比大多數士兵要強上一點。

尹闕關內已經點燃了無數火把,將城內映照的比白天還亮,密密麻麻的秦軍從四周包圍過來。

“噗噗噗!”

趙軍扣動扳機,一支支弩箭飛射出去,冰冷的箭失刺透秦軍的胸膛,秦軍如同割麥子一樣,一排排倒下。

唯一沒有加入戰鬥就是燒刀,雖然他和這些秦軍沒有任何感情,連認識都不認識,但畢竟都是秦人,還是有些下不去手。

暴欒和李斯也沒有強迫他,兩人的心情很好,尹闕已經拿下來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剩餘的秦軍見到敵人無可戰勝,紛紛放棄尹闕,轉身朝南逃去,但很快被暴欒和李斯追殺的一乾二淨。

“暴欒將軍,麻煩您立刻南下前往尹川,檢視尹川是否被秦軍佔領。如果尹川已經被秦軍佔領,立刻回來告訴我。如果尹川還在韓國手中,請尹川縣令召集民夫,運一些糧草到尹闕,並派人通知韓王和相國。雖然天已經黑了,還下著大雨,但我們實在是沒時間了,請將軍辛苦一下。”李斯快速說道。

尹川同樣位於尹水下游,不過在尹闕以南,是尹水流域最大的城池,即便是尹闕也比不上。

尹闕只是一座關隘,而尹川城是真正的城池。

如果尹川還在韓國手中,拿下尹闕的三晉幾乎可以說安全了,只要韓國運來糧草,三晉兩萬多大軍可以在尹闕耗到秦國自行退軍。

若是尹川已經被秦軍拿下,三晉就只能想辦法拿下尹川,或者繞過去了。

但這個時間必須快,因為三晉的糧草不多,用一天少一天。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暴欒笑著說道。

李斯又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如果不是有李斯,三晉也走不到今天,早就被秦軍困在王城中了。

“剩下的兄弟們,打掃一下戰場,將屍體堆起來燒了。留兩百個人隨我一起守城,剩下三百人燒一些姜水和食物,吃過飯之後立刻休息。”李斯下令道。

在王城的時候,趙軍還能經常吃上肉,特別是透過河水直接從港口送過來的鹹魚幹,根本吃不完,連西周守軍都能跟著混上魚肉。

自從離開王城之後,趙軍的伙食一落千丈,別說肉,連個熱的吃的都沒有。

也就現在奪下尹闕才敢生火。

“參軍,您都戰鬥了一天了,您也去休息吧。”趙軍百夫長李好走過來,坐在李斯旁邊,笑著說道。

“你們不是也戰鬥一天了嗎?”李斯反問道。

“我們都是粗人,和參軍不同。雖然參軍現在和我們在一起,不過我們兄弟們都認為,參軍以後是要做大官的,我們一輩子最多也就當個千夫長了。”李好說道。

“有什麼不一樣的,都是爹媽生的,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難道我李斯還比你們多長了個嘴巴不成?難不成你以為我出身貴族?”李斯看向這個五百年前的一家人。

“難道不是嗎?”李好說道,他一直以為李斯出身貴族。

雖然從春秋晚期開始,一直到戰國時代,由於大量貴族被打落神壇,導致之前一直被上層壟斷的知識學問下移,進而引發士大夫階層的崛起。

各國從世卿世祿,逐漸變成唯才是舉。

但歸根結底,那些所謂的寒門,仍然出身貴族,往上數個幾代,很多都不遜色趙氏、韓氏、魏氏。

畢竟沒有過極其燦爛的巔峰時代,又怎麼可能在華夏的歷史上留下絢爛的一筆呢。

而且,這些所謂的,被唯才是舉選拔上來的寒門,只是極少數。

各國佔據最多數的仍然是貴族。

秦國會告訴世人,他們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商鞅,張儀,范雎等人都是寒門,皆登上相國之位,執掌秦國大權。

但他們不會說的是,也只有這些人是寒門。

剩下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貴族。

寒門無根無基,非驚才豔豔之輩,不可能衝破貴族的枷鎖。而驚才豔豔之輩,一個時代又能有幾人呢。

至於寒門之下的庶民,就更不用說了。

趙國同樣號稱唯才是舉,但整個朝堂,所有公卿加起來,也只有蔡澤和墨風兩人出身寒門,賁一人出身庶民。

而賁達到今天這個地位是因為能力嗎?有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趙括對他的信任。

說句不好聽的,對於君主來說,手下的忠心遠遠比能力重要。

否則也不會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了。

軍功制下,趙國給國人開起了一個看得見的晉升之路,但這條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能夠看到盡頭的,而且這個盡頭並不遠。

當然,大家已經很滿意了,雖然他們透過一代人的努力,無法成為貴族,但如果每一代都能這樣努力,每一代都能向上面爬幾步,那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貴族。

但軍功制下,總有那麼一群人是特殊的,就像秦國四貴,沒有軍功也照樣封君。

趙國也不能免俗。

在普通人還冒著生命危險殺敵,為了一個首級的歸屬而爭搶的時候,趙勝的兒子,魏無忌的兒子,藺相如的孫子早已執政一方,施展自己的抱負,或者加入軍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或許他們並沒有透過自己父親,或者爺爺的關係,只是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走到這一步。

但只要他們的父親,爺爺仍然是趙國的大官,是趙國的重臣,就會有人對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官場永遠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李斯的年齡註定是不可能透過軍功爬上這個位置的,否則這個名字早像李牧、蒙武一樣響徹整個趙軍了。

所以李好很自然的認為李斯出身貴族,來到軍中歷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燼餘暉

楚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