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天劍印,略微修改一番,不就是活脫脫的御劍術嗎?彼時,劍道剛剛萌芽,未成體系。

劍修一脈,更是不見蹤跡。

當此之時,姜塵要是創出御劍術,並將之傳下,正好可以做個劍修之祖。

也不用擔心搶了別人的機緣,劍修之祖的名頭,落在姜塵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只因,姜塵的師尊,喚作盤古上清道人。

三清之中,唯有上清聖人的證道之器是劍。

以劍載道,這劍修一脈合該落入上清一脈名下。

外人得之,才是竊取了上清一脈的機緣。

元始天尊的證道之器,是三寶玉如意。

太清聖人的證道之器,是盤龍扁拐。

這兩樣寶貝,哪一樣與劍道扯上關係了?唯有青萍劍,這開天聖器造化青蓮所化之劍,方能承載劍道。

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劍修一脈,當出自上清道統。

念及至此,姜塵忽覺靈臺一陣清明,上清神符更是爆發出璀璨光芒,種種劍道玄妙自他心中升起,無數神秘符文在他識海中流轉。

卻是姜塵明瞭天機,天道有感,賜下造化,助他開創劍修功法。

好似一瞬,又似千年萬年,一道璀璨的劍光,明亮照人,驟然自姜塵的眼中迸發。

那劍光,太過可怕,好似此劍一出,就要截斷天地間的一切變化、法理、存在,任何一切,都要在這恐怖的劍意與劍壓之下重歸於虛元。

“好可怕的劍光!”

那劍光,雖未斬在人的身上,但姜塵周圍之人看上一眼,就忍不住遍體生寒。

《上清截天劍經》!從頓悟之中醒來的姜塵,腦海之中多出了一部道經。

這是他自上清傳承之中領悟出來的無上劍經,為上清聖人所創。

一個“截”字,道盡了上清聖人的道。

太古之時,上清道人為成聖,立下截教,取自為蒼生擷取一線生機之意。

自此,截,便成了上清聖人的理念。

而《上清截天道經》,正是上清聖人對截的闡釋。

此無上劍經,重就重在一個“截”字上。

截生機,截氣運,截造化,截天地,截萬物……洪荒內外,萬事萬物無不可截者,如此方成無上劍道。

“好一部截天劍經,單此一部劍經,就不知勝過人族多少傳承.”

聖人還是聖人,境界高到沒邊,隨便拿出一部道經,就能比得上人族至高傳承。

沒錯,姜塵在心裡對比了一下,發現人族傳承之中,能勝過這部截天劍經的,也就寥寥幾部。

且,就這幾部傳承,還不是一人所留,而是歷代人族大賢合力修訂而成。

不成聖,終歸是螻蟻這句話,姜塵好似有些明白了。

合人族歷代大賢心血而成的傳承,也不過勉強能與聖人的部分傳承相媲美,這就是差距啊!人族,缺少一個,真正的屬於自己的,聖人境界的高手。

三皇聯手,的確有著力敵聖人的力量,但在境界上,終歸還是有所不如。

要成聖!立足於混元道境!默默的,姜塵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

唯有成就混元大羅金仙,方能真正的掌握自己的命運,得大解脫、大逍遙、大自在。

混元大羅金仙,統治乾坤寰宇,歷萬劫而不磨,沾業力而不染。

眼中觀過去、現在、未來。

掌中演時空、生滅、輪迴。

意念一動,自有天道變化,無極無量,無生無滅,歸寂虛空,可聚可散,不生不滅,萬劫不磨,超脫時空,業力不沾其身,遊於物外。

……收起《上清截天劍經》,姜塵繼續將注意力放在了小蒼山脈。

這傳下劍修之法的事,不急,待他手中的事忙完,再傳下也不遲。

上清聖人也是夠可以的,早在無數年前就謀劃好了一切,可奈何,門下弟子實在不爭氣,若非收了姜塵為徒,怕是這部無上劍經,不要一直蒙塵下去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若姜塵沒有記錯的話,在沒有他的時空裡,那劍修一脈,應是落入了太清道統的手中。

這就是上清道統弟子不爭氣的表現啊,祖師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後輩都沒抓住機會,想來,上清聖人也很無奈吧。

……也就是姜塵領悟上清截天劍經的時候,洪荒不可知之地,那無窮氣運匯聚之所。

屬於劍道的氣運,正在緩緩的向上清道統匯聚而去,使得那衰敗不已的上清氣運,漸漸有了復甦的勢頭。

“哈哈!”

天外混沌,感知到自家氣運的變化,上清聖人忍不住撫劍大笑。

而同樣位於天外混沌的聖人,知道這個訊息後,太清聖人依舊無喜無悲,元始天尊照樣面無表情。

倒是西方兩位聖人,忍不住皺起了眉頭,臉上的疾苦之色,更加疾苦了。

如今,正值西方道統大興之際,卻逢上清道統復興,也不知對佛門有何影響,是好還是壞?為何西方大興,就這麼難呢?接引準提心裡好苦,也不知該與何人說?………………時間匆匆而過,一轉眼,距離姜塵領悟上清截天劍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而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姜塵做很多事了,就比如,偌大的小蒼山脈,已經被他打下來了一大半,三十三天造化寶塔裡的妖魔,也從三百萬,變成了八百萬。

小蒼山脈自西往東,大半區域都已落入姜塵之手,而這,也造就了姜塵的赫赫兇名。

可以說,伏魔真君之名,在小蒼山脈這個地界,真的做到了小兒止啼。

尋常小妖聽到姜塵的名頭,嚇都都能嚇得半死。

甚至於,在暗地裡,小蒼山脈的妖魔,都是稱呼姜塵為魔佛的。

魔佛,魔說的是姜塵行事,太過霸道,簡直比魔道還魔道,動不動就度化一城生靈。

佛,說的就是普渡神光了,這是佛門的根本神通,那些妖魔見了,預設姜塵是佛門中人。

再次拿下一城,姜塵在城裡休整一番過後,便再次聚攏大軍,朝下一城趕去。

大軍沿途所過之處,生靈絕跡,不見任何妖魔鬼怪的行蹤。

姜塵的威名已經打出來了,哪裡還有妖魔不怕死的留在原地。

伏魔天兵不過剛動,周圍的妖魔鬼怪,就已聞風而逃了。

盞茶功夫後,又一座妖魔之城已經在望了。

只是,姜塵突然喝令大軍停下腳步。

不對!不知為何,姜塵隱約覺得前方的城池不對。

心中一動,姜塵腳下升起一朵祥雲,託舉著他隨風而起,直奔青雲之上。

雲頭上,姜塵低頭,只見下方蒼山凝翠,碧波如帶,城郭如大地之間結成的碩果,官道邈如一線,人煙恍惚如不見。

???這是何處?小蒼山脈裡面,還有這等靈秀之地?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墟古

誰輕年少

符魔道

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