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點齊兵馬,姜塵是要遠征東勝神州。

蜀地鬼亂未曾爆發之前,姜塵正率領著伏魔天兵,在東勝神州與東海的交界處,小蒼山脈之中降妖除魔。

後因煉製五火七禽扇的緣故,鬧得動靜太大,驚動了方圓億萬裡內的所有高手。

不得已,姜塵率眾離開了東勝神州,前往南瞻部洲支援,這才有了之後一系列事的發生。

而如今,蜀地鬼患被平,姜塵非但能騰出手來,更是實力大增。

有了強大武力作為支撐,姜塵不由再次動了前往東勝神州的念頭。

準確的說,是姜塵看上了小蒼山脈。

位於東勝神州邊緣地帶的小蒼山脈,在本土修士的眼裡,乃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

十分的荒涼隱蔽,也沒有什麼靈臺勝境,靈藥都少生,倒是汙穢之物蠻多的。

為此,小蒼山脈就成了妖魔鬼怪的聚集之地。

此地光山頭就有二千八百多個,其內盤踞的妖族,魔道、邪道修士,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的地方,東勝神州內的有道仙真自然看不上。

可他們看不上,姜塵卻看上了。

小蒼山脈,在姜塵的眼中,就是難得的寶地。

首先,那盤踞在小蒼山脈的無數妖魔鬼怪,在姜塵的眼中,就是一筆筆行走的功德。

要是能將他們通通都鎮壓了,那姜塵又能得到一筆不小的功德。

其次,小蒼山脈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別看人家現在沒落了,成為了有名的窮山惡水,可在遠古洪荒時期,小蒼山脈可是有著赫赫威名的。

為三百六十五座太古神山之一的蒼山,號稱上蒼之地,誕生了不知多少高手,不輸於洪荒任何一個頂級洞天。

這樣的地方,哪怕因天地大劫的緣故沒落了,可有著昔日的底子在,用心改動一番,未必不能一舉蛻變成三界頂級的洞天福地。

至於如何改動?那也簡單,藉助天地之力而已。

陣法之道,便是化天地之力為己用。

待姜塵將山中的妖魔鬼怪悉數鎮壓之後,就可在小蒼山脈之中佈下絕世陣法,更易天時,改變地勢,再將山脈裡的汙穢之氣悉數煉化。

到時,整個小蒼山脈就會煥然一新,重新衍生靈脈,逐漸恢復遠古時期的盛況。

姜塵之所以看上小蒼山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

待他將小蒼山脈改造完成,化窮山惡水為三界有名的洞天福地,那他得獲得多少的功德?最起碼,不會比平定蜀地鬼患的功德少。

救人雖有功德,但若無必要,大多仙人都不會如此為之。

因為,救人有大因果。

倘若救的是好人,那也就罷了。

可要救的是壞人、惡人,那麻煩就大了。

你救了他,那他今後為惡,這業力也要算在你頭上一份的。

天道無私,可不會管這麼多,既然你救了他,那他日後所為,你皆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為此,許多仙人不願出手救人。

就是出手救人,也要再三考察被救之人的品性,確認沒有問題之後,才會出手。

當然,像九世善人這樣的存在,許多仙人還是樂意出手相助的。

蜀地生亂,厲鬼塗炭生靈,為何沒人來救?真以為三界沒高手了嗎?天庭眾神,地仙界眾仙,靈山諸佛、眾菩薩羅漢,這些人都死了嗎?你道他們為何不出手?當然是顧忌其中的因果。

這要是一出手,少說也要救下百萬、千萬生靈,誰知道這些生靈一生會為多少惡?是的,是多少惡,而不是有多少人為惡。

沒有人一生一件惡事也不做的。

須知,口角之惡,也是惡。

照此算來,就是一人一生只行一件惡事,百萬、千萬生靈累積下來,就是百萬、千萬件惡事,這得產生多大的業力,有幾人能承受?所以,蜀地生亂以來,三界高手無一人出手。

他們想著,待蜀地生靈死傷殆盡,再出來收拾殘局。

如此,方能將救人的因果降至最低。

這沒什麼好抱怨的,明哲保身乃是人之常情。

大家都不是聖人,沒道理為了救人,把自己給犧牲掉。

救人可以,但要量力而行,不能把自己搭進去。

也就是姜塵,品德高尚,心懷蒼生,有遠古聖皇遺風,這才不顧那滔天的因果,出手救人。

為此,姜塵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真當這平定蜀地鬼患的功德,是那麼好拿的?當初得到功德時有多爽,日後就會有多慘,不,是更慘。

從姜塵平定蜀地之亂起,那冥冥之中,就有絲絲縷縷的業力,從虛空之中湧來,沒入他的體內。

這就是救人的因果了。

現如今,還看不出什麼來,可等時間久了,這股業力,絕對會比姜塵得到的功德只多不少。

救人,就是這麼麻煩。

這也是為什麼,古來地震、洪水爆發之際,少有仙人出面救人的原因所在。

若無因果,他們早就出手救人了,世間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自然災害了。

當然,姜塵付出這麼多,也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的。

他最大的收穫,不是功德,而是資本,成帝的資本。

想要成為天地至尊,光有修為是不夠的,還得看品德。

若無過人的品德,何以成為天地至尊統率天地?眼下姜塵所為還看不出效果,可待他與人爭奪紫微大帝之位時,這就是資本,證明他品德過關,不然直接就被刷了下來。

若想成帝,先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匯聚起來,最後量變引發質變,形成煌煌大勢,一舉席捲三界。

………………救人有很大的因果,可改善環境不會,這是功在千秋的大善事。

救人,與人道有益,而與天道無益。

所以,就是救的人再多,也不會得到天道的垂青,能得功德是能得,但不能說是大功德。

何為大功德之舉?即是補天地之缺、促進天地發展之事。

如那帝俊立天庭、巫族治大地,女媧補天,鎮元子整合地脈,后土化輪迴等等,只有這樣的大事,才能算是大功德之事。

姜塵化窮山惡水為洞天福地,雖無法與以上這些例子相提並論,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皆是促進洪荒天地的發展。

當然,若是有朝一日,小蒼山脈在姜塵的手中重現太古的輝煌,再次屹立在群山之巔,成為那有著上蒼之地之稱的太古蒼山。

那麼,姜塵就真的觸碰到大功德的邊了。

洪荒三百六十五座太古神山,每一座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天地而言,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所以,每修復一座太古神山,都能使得天道震動,從而賜下大量的功德。

那功德之多,足以使得一個凡人直接成就先天道尊的境界。

要是有人能將三百六十五座太古神山全部修復,那麼,此人所得之功德,足以使他立地成聖。

且,對於這樣的人,天道也不會吝嗇一個聖位。

這是一個成聖之路,知道的人很多,天道並未隱瞞這個訊息,可以說就是故意放出去的,好誘惑大神通者們去走這條路。

可惜,天道的盤算雖好,但卻沒一個大神通者走這條路。

只因,那三百六十五座太古神山之首,名叫不周山。

沒人能修復不周山,所以這就是一條絕路。

當然,姜塵也沒打算走這條路。

事實上,他如今連蒼山都無法恢復,更別說其餘太古神山了。

眼下,姜塵所能做的,只是盡力改善小蒼山脈的環境,從而使它恢復幾分太古蒼山的氣象。

至於之後,小蒼山脈能否重新化為太古蒼山,那就看姜塵未來的造化如何了。

如果可以,姜塵肯定是願意將小蒼山脈恢復成太古蒼山的。

就算不是為了那足以使人立地成為先天道尊的大功德,僅是為了擁有一座太古神山成為道場,就足以讓姜塵不留餘地的去做這件事。

太古神山,盤古隕落後,其血肉精魂所化,內蘊大造化,更是秉承了一縷先天道運。

若有修士得之,煉化其本源,此生必定能踏足先天道尊之境。

可以說,每一座太古神山,都是一個長在大地上的道尊道果,為天地瑰寶。

………………伏魔殿外的校場上,七千伏魔天兵全數到齊,靜靜的立於場中,等候著姜塵的吩咐。

這一次,姜塵是鐵了心的要拿下小蒼山脈。

所以,他非但將所有的伏魔天兵都調動了,更是去天馬牧場要來了七千匹上好的天馬,給這些伏魔天兵配上。

說起這七千天馬,姜塵也是一肚子氣。

他本以為,以他如今的身份,去討要七千匹上好的天馬,是件非常容易的事。

可誰知道,天馬監的人,只肯給他七千匹最普通的天馬。

想要上等的天馬,那是門都沒有。

姜塵親自去要都不成,鬧得好沒面子。

最後,還是姜塵的師兄們得到訊息,親自去了一趟武德神殿,這才把天馬要了下來。

也正是這件事,讓姜塵記住了一個人,武德神殿之主武德神君。

那天馬監,就是歸他管的。

換而言之,就是他刁難的姜塵。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楓雪劍歌2

楓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