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去京城

燕京火車站。

踏出車站的那一刻,看到那些低矮的建築群,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李傑還是覺得親切。

熟悉的味道啊。

80年代。

終究還是來了。

80-90年,勉強算是一次小小的文藝復興,文學界的芒克、北島、海子、史鐵生、鍾阿城、莫嚴等人,都是在這個年代成名。

第五代導演那批人,如田壯壯、張一謀、陳愷歌等人,也是在80-90之間嶄露頭角。

提起陳大詩人,那就不得不說,後來的他跟青年時期的他,完全是兩個人。

而美術界,同樣思潮迭起,大名鼎鼎的‘星星畫展’就是在79年舉辦,掀起了一場前衛藝術運動。

李傑這次進京,主要是開會。

一場是教育部門發起的義務教育研討會,另外一場會議則是一場比較私人的會面。

北影廠的導演看中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說,準備買下來拍電影。

按道理來說,這點事,肯定不值得跑一趟燕京。

依照現在的環境,頂多就幾百塊的事,為了這點錢,不值得來回跑。

這不。

正好來開會,順道談談這事。

抵達燕京後,李傑先去招待所報了個道,這一次會議的規格很高,與會的人都是全國各地省薦來的人。

在這一波人之中,李傑是年紀最小的那個。

很惹眼。

不過,一提到他的名字,那些人基本都認識,尤其是那些體制內的人,大領導公開點過名的人。

是以,哪怕他年紀小,也沒人敢輕視什麼的。

兩天後。

會議正式開始,具體過程不便贅述,因為與會人員的名字都不能寫,全是有名有姓的大佬。

簡而言之,會議舉辦的很成功,卓有成就,深入的探討了義務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

李傑年初寫的那份社論被數次提及,如果他願意步入仕途,什麼高育良,起步都太晚。

可惜,那不是他的志向所在。

……

隔天。

李傑獨自一人來到了北三環中路77號。

也就是北影廠的所在地。

北影廠的建立很早,是真正的共和國同齡,先後搬遷三次後,北影廠來到了北三環中路。

直到12年,北影廠才整體搬遷至京郊懷柔影視基地。

“同志,你找誰?”

來到門衛處,李傑被門衛大爺攔了下來。

“我找陳懷開。”

李傑報了一個名字,然後將自己的介紹信掏了出來。

“前段時間我收到一封信,說是陳懷開導演要買我的小說,最近我正好來燕京開會。”

“哦。”

門衛大爺瞄了一眼介紹信,然後伸手朝門裡一指。

“看到那座小紅樓沒有,上樓往左拐,三樓第三間辦公室就是導演部辦公室。”

“好的,謝謝大爺。”

接著,李傑走進了北影廠的大門。

80年代的北影廠,其實很先進,有一座5000平方的攝影棚,號稱亞洲第一棚。

《紅樓夢》、《駱駝祥子》、《霸王別姬》、《茶館》等經典作品,全是在北影廠內製作完成的。

不過,此時的北影廠還很空曠。

寧國府的拍攝地,目前還沒建,正對門口的是一座花壇,花壇後面就是北影廠主樓。

一棟紅白配的蘇式建築,這房子一看就是50-60年代建的,畢竟,那時候盛行毛子風建築。

不多時,順著門衛大爺的指路,李傑找到了導演部辦公室。

唔。

門外有門牌的。

篤!

篤!

雖然門是開著的,但李傑還是敲了敲門。

聽到門口的動靜,一個戴著眼鏡,頭髮花白的男子回頭一看。

“你是?”

“我是陳江河。”

“小陳老師啊。”

聽到這個名字,男子起身迎了過來。

“你好,你好,我是陳懷開。”

“來,請坐。”

說著,他瞄了一眼旁邊的年輕人。

“凱哥,快去倒水。”

“好,好。”

聞言,陳愷歌連忙邁著小碎步去了旁邊的開水架。

“小陳老師,來,坐。”

陳懷開對李傑很是客氣,沒有擺什麼老藝術家的架勢。

搞文藝工作的,訊息通常都比較靈通。

眼前這位年輕人,不單單只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社會評論家,寫的文章,很犀利。

既辛辣,又不是體面。

文筆之老辣,根本不像是一個年輕人。

接著。

雙方客套了一番,而陳愷歌幹起了端茶倒水的活,態度十分殷勤。

沒辦法。

他老子要買的那部小說,就是為他買的。

78年,陳愷歌跟田壯壯、張一謀等人,一起考上了北電。

今年畢業後,他跟田壯壯都分到了北影廠。

按照現在的情況,一般的青年導演,不熬個十年八年,很難摸上導筒。

但,陳愷歌不是一般人。

他跟田壯壯一樣,都是二班人。

他爹是北影廠導演,他進廠,也算是子承父業。

陳江河寫的那本《八里》,寫得是真好。

對於成年人而言,八里,不遠,也不近,但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那卻是一條極為漫長的路。

然而,《八里》的主人公卻每天來回。

在小陳老師的筆下,那種旺盛的求知慾,那種生命力,簡直是躍然紙上。

寫得真好。

真動人。

要不怎麼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呢,小陳老師寫得那本書,不是亂編的,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這一點,在文章的開頭就寫了。

陳懷開看到那本短篇小說,立馬就決定改編。

那什麼《黃土地》,根本沒這個好。

然後。

就有了今天的會面。

李傑對作品改編倒不排斥,經過溝通,他也知道這本書是給陳懷開的兒子買的。

也就是陳大詩人。

其實,《八里》能夠搬上熒幕,李傑還挺支援的,相比於文字,影視化的傳播渠道更廣。

也更快。

讓更多人看到求學的艱辛,多少能改變一點。

大環境,他無力改變。

主要是不讓。

小的方面,能改變一點是一點。

農村教育,真的太難了。

李傑的疑慮只有一點,陳愷歌這個生瓜蛋子,能不能拍好《八里》?

聊了一會,他又放心了。

有陳懷開在背後監製,總歸不會糟蹋。

《霸王別姬》的監製也是他,實力還是有的。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修仙:當生活變成玄幻世界

精明老狗

人類:進化之路

攢錢學畫畫

冰火傳說傳奇

七夕洲貓

就一流子

老將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