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長生不死正文卷第422章當代道家第一人,秦國師言人間絕巔!「不知道!」

太乙很是實誠,但是這一刻,他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那便是,道家應該與楊朱和解了。

「傳信門中弟子,立即趕來草樓觀,參悟道家聖典!」

「諾!」

這一刻,天地間沒有多餘的聲音,只有道德真言在天地間傳頌。

道家門人弟子各自盤坐,運轉修煉功法,正在參悟道德真言。

諸子百家之中,一直到現在,也只有道家,才誕生了修煉功法,而儒家等人,才開始嘗試,距離走上正統的修煉之法,還有很長的路。

諸子百家,除了封子成聖之法,其實與武道一樣,還處於萌芽狀態。

當然,除了道家。

從尹喜的表現來看,道家的法已經趨向於成熟。

文始真經,只要細化,便可以修煉。

太乙觀中,荒整個人盤坐在道音之中,紫氣氤氳,彷彿一尊道子。

與此同時,楊朱身上自有氣象升騰,他一身所學,在這一刻得到了凝練。

如果說,在這之前,他與莊周的境界差不多,甚至於略有不如。

畢竟莊周在他之前封子!

但是,這一刻的楊朱,將會徹底的超越莊周,成為道家年輕一輩的第一人!

在隆隆道音之下,荒對於太極內丹呼吸法的感悟更深。

如今,他對於太極內丹呼吸法的修煉,已經達到了一種極深的層次,幾乎可以說是到了一種極限。

他也明顯的感受了修煉的瓶頸。

可以說,他選擇的太極內丹呼吸法,縱然是經過他不斷地微創,依舊沒有打破它的極限。

太極內丹呼吸法,只能支撐荒修煉到罡境。

也就說。

荒不光是需要創造出境界,為武者踏出新路,也需要創造出修煉功法,以開拓武道。

自身氣血達到極致,化作烘爐,照映周身。

這一刻時候,荒一聲輕喝,聲震太乙山:「罡境之後,則為先天,先天而生,逆練一口真氣化為先天!」

心神瘋長。

荒閉關於太上觀,他要藉助道音,由外而生,以自身氣血與真氣由內而外,逆反先天。

在荒的推演中,先天之境,與丹田之中,誕生一縷先天氣!

標誌著進入了先天境。

進而以先天氣養血肉,以後天法門,凝練先天寶體!

從而,殺伐無雙!

踏足先天,才是武道修行,真正的入門,才算是與修士,可以比肩。

這一日,荒於太乙山踏出新路!

太極內丹呼吸法已經被荒改的面目全非。

他於這一世,曾入周王畿守藏室,也曾前往天師府的藏經閣。

他於上一世,為求武道,也曾問道武當,熟讀道藏,也曾前往少林,默誦佛經。

與衛鞅交好,對於法家的思想,也曾瞭解。

如今登上太乙山,得尹喜饋贈《文始真經》,一身所學,極為的龐雜。

驟然間,絲竹管絃之樂,於太乙山上空傳來,寥寥天音,彷彿是在慶賀。

天地之間,紫氣從天而降,玄黃氣自地而生。

這一刻,荒周身浮現一個個大篆,散發著幽深的光芒,顯的極為神秘。

「好恐怖的悟性,此子竟然真的踏出了新路!」

太乙眼中滿是肅然,轉頭看向了他的老師。

尹喜也是滿臉的感慨,道家數代人方才走完的路,被荒一個人走盡。

「天地賜福,人間當興!」

........

一個時辰後,天地間的異象消失。

太上觀中,道音也不再回響,道德真言,恢復了平常。

楊子邁步而出,彷彿一尊普通人!

楊子的狀態,讓道家眾人為之心頭一陣,他們都清楚,楊子縱然無法一步成聖,但,此時此刻楊朱卻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名副其實的道家當代第一人!

這一次上道家,他收穫良多!

許久,荒走了出來,朝著逍遙子以及太乙等人,道:「多謝諸位!」

「當日的諾言,本座會兌現!」

隨後,荒朝著尹喜,道:「前輩,告辭!」

從太乙山下來,荒一行人便進入了咸陽,找了一家客舍入駐。

「國師,可有收穫?」

屍佼眼中滿是好奇,朝著荒,道。

聞言,荒眼中浮現一抹肅然,朝著屍佼等人,道:「對於武道,略有所悟,罡境之後,則為先天!」

「先天極境,陸地神仙!」

「先天之後,是為天人!」

「天人極境,則為天人化生!」

「至於天人之後,我稱之為聖境,也就是武聖!」

「武中聖者,便是人間絕巔,真正意義上的人間無敵!」

「縱然是那些老不死的下山,進入人間,也將被武聖斬殺——!」

「具體細化,尚未成型,只是心中的一個念頭!」

這一刻,屍佼臉上也是浮現一抹笑容,朝著荒,道:「按照國師所修,抱丹對應金丹,罡境對應元嬰!」

「如此一來,武者終於是有了變強之道!」

抿了一口白玉京,荒搖了搖頭:「何其難也!」

「這只是對於境界的推演,尚未得到證實!」

「而且,天下武修的功法,只有粗淺的打磨身體的法門,根本無法讓武者修行!」

「縱然是我所修,也不過是止步罡境!」

「對於如何踏足先天,也只是一個念頭,尚沒有明確的路!」

這一刻,楊子也是開口,道:「這道德真言,威力恐怖,道家祖師,必然是絕世天驕!」

「國師,下一站,我們去何處?」

「去曲阜!」

幾乎沒有思索,荒便開口,道:「墨家已經沒落,如今當世顯學,除了道家,便是儒家!」

「至於法家,有大良造在,隨時都可以造訪!」

「諾!」

至於其他的諸子百家,荒也是想過,但是他心裡清楚,對於他,自然是有幫助的,但,也不會太多。

除非是對方,一如老天師一般,將典籍放開,讓他學習。

但是,門戶之見根深蒂固,不是誰,都有老天師那樣的胸襟。

一念至此,荒朝著楊朱,道:「楊子,下令小道士等人跟上,與此同時,讓三千秦甲就地駐紮!」

「我們身上的秦國印記太深,輕裝簡從,諸國不會阻攔,但是,一旦帶著三千秦甲,必然會引起諸國的警覺,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