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襲來,樹下有點冷。

荒在月光下練刀,他有一種感覺,太極內丹呼吸法要突破了,此刻他明勁巔峰,邁步便是由明入暗。

從此踏入暗勁,戰力大增,他行走天下,也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嘩嘩譁……刀風呼嘯,荒收刀而立。

子車師等人想要切磋,被荒嚴詞拒絕。

他所練國術,是殺人術。

只殺敵,不表演。

相比子車師等人,荒廝殺經驗更為豐富,後世西醫發達,為了武道,他曾學了西醫,也學了中醫。

他了解人體構造,清楚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去殺死一個人。

他的刀法,每一次出刀,都是奔著殺人而去。

見荒收刀,子車師走過來:“國師,君上讓內侍送來訊息,明日參與朝會.”

“嗯.”

這些天,荒一直泡在秦國宗室藏書中,汲取知識。

這裡是先秦,不是後世。

他之前的知識與經驗,只是讓他眼界開闊,對於當世的民情,風俗,以及各種神靈,習慣都不瞭解。

讀書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瞭解方式。

在這個時代,周王室藏書最為豐富。

畢竟連李耳都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

除此之外,便是天下諸國公室,秦國雖然崛起時間很短,藏書並不豐富,對現在的荒足夠了。

“黑伯,東西準備好了麼?”

嬴渠梁神色平靜,整個人就像深潭,深不可測。

落後半步的老人佝僂著身子,低聲回:“君上放心,東西已經準備好,就在石工白駝院外.”

一路上,嬴渠梁沉默寡言,腳步均衡,保持同樣的速度。

石工白駝門口,一輛牛車等待,車上有一塊黑布包裹,驅車人見到嬴渠梁與黑伯走進,連忙見禮:“君上.”

“不要暴露身份.”

嬴渠梁囑咐一聲,隨即向身後老人:“黑伯,敲門.”

敲門聲三響,節奏不同,院內老人出屋,開啟了門,疑惑的看著嬴渠梁一行人。

天色較晚,這個時候上門,是一件很少發生的事情,白駝蒼老的眼眸中,精光閃爍,隱藏著一抹警惕。

“敢問足下,可是石工白駝?”

見到老人點頭,黑伯隨即開口:“我想請足下刻一方大石,一百魏國刀幣,不知可否?”

黑伯與白駝在交流,嬴渠梁眼中滿是苦澀,在秦國,他堂堂國君,居然需要以魏幣結算。

秦幣的購買力,信用,都遠遠不及魏國刀幣,這是一種恥辱。

“刻石?”

白駝目光越過黑伯,看了一眼牛車上的黑布:“粗使活計,不過謀生手段,當不起一請字.”

掀開黑布,黑伯將巨石抬進去,月光下,白駝打量著石塊:“後生,要刻什麼?”

人老成精。

白駝自然看得出來,嬴渠梁才是拿主意的人。

嬴渠梁取出一卷帛書,遞給白駝:“老人家,拜託了.”

“好說.”

接過帛書,白駝頭皮發麻,一下子愣住了,心下震撼。

這兩個字,整個秦國,只有一個人敢刻,一念至此,白駝雙眸明亮,盯著黑衣青年。

他再等他的回答。

嬴渠梁溫和:“老人家,老秦人都這麼想,不是麼?”

此話一出,石工白駝雙眸飽含熱淚,默默點頭。

老秦人曾沐浴強秦榮光,他們骨子裡是驕傲的,如今秦國淪落至此,老秦人無不悲慟。

眼眶溼潤,石工白駝含淚雕刻,當最後一筆落下,他丟掉錘鑿,白撲在石刻上,泣不成聲。

他悲秦。

一旦推脫,白駝接下了兩條幹肉,沒有收錢。

嬴渠梁帶著牛車,消失在雨幕,小雨滴答,氣氛死寂:“黑伯,秦國白工尚不能食肉,這是嬴姓之錯啊!”

黑伯沉默,沒有應答。

他不知道如何說,眼前的青年國君肩上的壓力太大了,有時候,夜深燈亮,他都有些心疼。

回到宮中,嬴渠梁將石刻安置在早已準備好的基座上,沉聲吩咐:“黑伯,一個時辰內,不許任何人進入政事堂.”

“諾.”

翌日。

荒起了個大早,在院落中練了會太極內丹呼吸法,洗漱後,騎馬來到了櫟陽宮政事堂。

政事堂中,上大夫甘龍,中大夫杜摯,公孫賈,子岸,贏虔等人都在,氣氛凝重到壓抑。

大廳中,一塊巨石衡立,其上血腥味瀰漫。

政事堂中,群臣全部沉默,沒有一個人開口,荒走進巨石,看著巨石上的字,以及血跡,心中大受震撼。

大石中央是觸目驚心的兩個大字:國恥!大石右上方是一行拳頭大的字:國人永志,六國分秦是為國恥,天下卑秦,醜莫大焉。

左下方是嬴渠梁元年。

大石上血跡斑斑,每一個字都侵染鮮血。

這個時候,嬴渠梁從甬道中走出,左手已經包紮,沒有理會群臣的目光,徑直走到大石前。

沙啞的聲音響起,嬴渠梁:“諸位,天下諸侯卑秦,中原士子不入秦,秦國白工連肉都吃不起.”

“我秦國境內,結算錢幣,秦幣比不上魏國刀幣,河西之地被奪,函谷關落入魏國手中.”

“如今六國意圖滅秦,我秦人眼睜睜看著,卻無能為力,這是恥辱.”

“這是孤的恥辱,是嬴姓公族的恥辱,也是秦國的恥辱,更是你們的恥辱.”

“老秦人,跟著我們受辱.”

說到這裡,嬴渠梁話鋒一轉,語氣堅決:“今日孤在政事堂立碑明恥,我秦人永不忘國恥.”

“今日我等君臣以血盟誓,永記國恥,矢志強秦!”

說完,長劍掠過劃破手掌,鮮血再一次落在石碑上,緊接著贏虔劃破手掌,將鮮血滴落石碑。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一句號子,被贏虔喊出,彷彿擁有魔力,滿朝文武紛紛效仿嬴渠梁,以鮮血染石碑。

政事堂中,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之聲,此起彼伏。

末了,荒也走出,大秦龍雀閃過,手掌劃破一道口子,鮮血滴落石碑。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一刻,秦國朝堂發生了質的變化,一股凝聚力,向心力油然而生。

荒看著這一幕發生,不由得感慨萬千,不愧是秦孝公,此舉一出,標誌著秦國新一代領導班子徹底成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隆慶大帝

休息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