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

馬震應一聲,只要不暴露他身份就行。

很快,李教授就來到了辦公室。

看到青銅戈,也是露出了歡喜的神情,匆忙詢問來歷。

“是我從江海古玩街淘回來的老貨,攤主說是西周的,但我看雖然款式是戰國末期,但應該是明朝的仿品,從表面鏽跡可以看出來.”

馬震輕描淡寫地說道。

透過他的描述,林然也能感覺出來他是懂行的。

聞言,李教授開始忙活起來,又是看外形又是檢測鏽跡,結果發現銘文磨損研究,看不清楚具體刻印。

“明仿,不過不是一般的小工坊出來的,做工不錯,使用了戰國的模具進行澆鑄,這戈的原型可大有來歷,是是郾王銅戈,上面的刻銘文應該是‘郾王職作御司馬’,意思就是為郾王職製作。

這戈被稱為抵禦外寇之兵刃.”

“只不過,真品應該藏於內地的深海博物館,這把仿品的銘文之所以被磨掉,恐怕是刻意為之.”

李教授侃侃而談,表情也變得激動起來。

“深海博物館的真品實際上為西周所鑄造,但上面的銘文,卻不是淬鍊時就有,而是後人為了方便收藏加上去的.”

林然解釋道。

他見過這件藏品,自然印象深刻。

“你說的這可有證據?”

李教授注意到了屋內的年輕人,扶了扶眼鏡,似乎因為別人打斷他的話有些不悅。

“郾王時期都很短,而且通常刻在戈的正面而非背面,另外,西周的銘文閱讀順序是從左往右,而到了五代以後,就變成了從右往左。

既然你能一眼識出這件物品,說明你也見過真品,仔細想想上面的銘文順序如何,不就有答案了.”

林然耐心解釋道。

李教授原本以為年輕人只是爭強好勝,故意找茬。

但聽過他的解釋也有道理,尤其是他也是青銅器的研究專家,在五代以前的銘文確實,閱讀順序有很大的不同。

上面的文字就更不用說了,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

眼前的年輕人能夠讀懂銘文上的刻印,絕非凡人。

他笑道:“小兄弟,既然你這麼懂行,如果讓你來估價,這件銅戈值多少錢?”

馬震頓感不悅,說道:“我找你來給我估價,你怎麼可以讓我的對手來進行估值?”

“放心,我的心裡已經有了標價了,想看看這位小兄弟有沒有什麼高見.”

李教授明顯對自己的才華很自信。

林然看了一會兒,他甚至不需要使用聞色技巧。

說道:“明代初期盜墓之風盛行,這應該就是明初到中期的盜墓賊翻出來後,賣給工坊之後,工坊翻模製作的仿品。

估值也就一萬港元左右吧.”

前提還是青銅器比較值錢,不然這麼小的物件,根本值不了五千塊錢。

李教授楞了一下。

冬館長笑呵呵的問道:“老李,你估價是多少?說出來聽聽.”

“和他一樣.”

李教授搖搖頭,把戈放回了盒子裡:“雖然不是真品,但也是明代的仿品,放置幾年應該賠小賺一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若我於考場成神

羊村最聰明的羊

鹿特丹大藥房

病貓有貓病

狐狸王爺的冷宮妃

玉夜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