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出生時,父親宋神宗夢見南唐後主李煜前來謁見,寫入典籍。

後世人也普遍認為,宋徽宗和李煜有幾分相似,尤其是字畫造詣。

宋徽宗趙佶,一生精於書畫,並且推動了官方畫院的形成,把北宋畫家地位提到了歷史最高點。

因此,北宋的藝術成就,在華夏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可惜,他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

宋徽宗喜好柔媚的畫風,他個人也極為擅長畫竹、翎毛。

偶作山水,所畫花卉,能表達出不同季節下的特定形貌,而《花鳥畫》,則代表了他的最高藝術境界。

趙佶畫鳥雀,往往用生漆點睛。

鳥雀的眼睛如小豆凸起,躍然紙上,形象生動。

他創作的山水畫《芙蓉錦雞圖》,甚至多位帝王收藏。

趙佶喜好用鶴作題材,如《瑞鶴圖》、《藥莊縱鶴圖》等。

他把花鳥畫,看作是天地之精髓,有著“粉飾太平,文明天下”的作用。

他一生作品極多,僅在個人編撰的書籍《宣和睿覽》中,入冊的便有一千餘冊,總共一萬五千幅畫。

根據其他史書記載,總數高達一萬八千幅。

實際上,也有野史記載,趙佶是個貪名逐利之人,許多作品根本是宣和畫院中的畫家們代筆的。

所以,由於趙佶的畫風多變,是否真跡,反而真假難辨。

看到手中的畫,林然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是一位吉林的收藏家,將家中收藏的文物,找故宮博物館的專家進行鑑定,想要送給故宮博物館。

結果,他一共是六幅畫。

其中有一幅就是仿宋徽宗趙佶的工筆花鳥圖。

從畫工上看,畫得非常好,雖然這幅畫最終被鑑定為樣品,上面的瘦金體字型深受專家的喜歡。

專家甚至願意出10萬塊錢把這副樣品買下來收藏。

難道就是他手中現在拿著的花鳥圖?即便林然已經知道手中的是仿製品,他也極難看出其中的破綻。

無論是畫鳥點睛之筆,亦或者枝頭流轉的筆鋒,還有下面瘦金字型寫著的“花鳥畫”三字。

和林然在國家博物館展廳當中看到的幾乎一模一樣!趙佶的花鳥畫,最不為人熟知的是他的轉睛之筆,往往在勾勒線條的時候,會在轉彎的方向,突如其來的換下另外一邊。

沒有人知道原因,除了國家博物館專門研究宋代畫卷的工作人員,也沒人注意到這件事。

所以林然才更加吃驚,若僅僅是臨摹,這種詭異的轉彎,肯定會出現斷筆,或者在連線處有修改的痕跡。

但是這幅畫作都沒有明顯的特徵,渾然天成,就好像是一筆畫完的一樣。

在林然的認知當中,沒有任何一名畫家,書法家會用這種方法進行書寫。

要不就是李元浩和趙佶一樣,有這方面的癖好。

要不就是,李元浩真的是臨摹的天才,他能夠完美的復刻出別人的作品。

這時候,林然才注意到鳥雀的眼睛,也有同樣的筆畫,這絕對不是巧合!坐在後排的李元浩看著林然面色凝重,頓時露出了輕視的笑容!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上之城

小載水瓶

我真的好悲傷

悲傷大頭魚

兩個超能人的愛情故事

遊俠龍哥

我在天庭收廢品

溫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