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點了點頭,他以前也參與過木質房屋的修繕工作。

確實存在林然提出的問題,但是自己雖然能發現問題,卻想不出解決方法。

他們又怎麼會知道這一千兩百年來,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林然掏出了他畫的建築圖紙,上面標註了些許公式。

楊宇非常好奇,問道:“林兄弟,可否借圖紙一看?”

“請便.”

林然本來就是帶圖紙來和大家分享的。

在圖紙上,林然標註了他猜測的高寬,都是取整。

但是他卻透過公式推算出了千年前的具體位置。

而且在圖紙上,還標註了所有可能發生位移的木質結構的位置,林林總總居然有七十多處!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楊宇都難以勝任,恐怕讓手下的工程師畫三天三夜都難以畫出來。

眼前的少年是如何做到的?楊宇看完林然繪製的圖紙後,顯得異常震撼!“林兄弟,這是你推測出來的嗎?”

如果之前他手下畫出來的圖紙,有可能導致房屋坍塌。

但林然所設計的結構,只能用完美來形容。

撐個幾十年絕對不是問題,甚至百年也不在話下!要知道這可是木製房屋,而且他們所在的山上潮氣甚重。

林然點點頭:“當然具體數值我並不清楚,可能需要楊工你安排人進行測量,我們可以一起推算他原本的位置.”

“好說.”

楊宇欣喜不已,壓在心頭的困惑消解了大半。

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二人對話,方丈也是捋了捋鬍鬚,驕傲躍然臉上。

一直以來,他都想將葛仙寺的原貌展現於眾人面前,也是他師傅的遺願。

可惜自身對於唐代建築瞭解不深,又缺乏專家的幫助。

只有民間的建築愛好者願意幫忙,可惜實力有限。

林然別看年紀輕輕,對於唐代建築卻有獨特的見解,邀請到此等專家,加上楊宇工程隊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他相信很快就能重現葛仙寺的榮光了!雖然是出家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這是他平生的心願,快要達成的時候,欣慰感也難以掩飾。

楊宇安排手下去測量古廟的資料,然後指著設計圖上的數值問道:“林兄弟,請問這個推移是怎麼推算出來的?可否告知一二?”

林然笑道:“這個公式是參與過大佛殿的專家列出來的。

只要計算建建築市內外溫差和溼度變化量,便可推算出角梁的端點平移量.”

他的手下拿著測量的資料過來了。

林然開始給楊宇展示了計算過程:“西北角梁位移量為毫米,東南角梁端位移為6毫米.”

說著,他還在紙上繪製了一條曲線。

橫軸為角梁位移值,豎軸為環境溫度變化。

竟然完美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的曲線圖,且趨勢一致。

楊宇讚歎不已:“我學習建築多年都未曾聽過這種說法,今天真是長見識了!”

林然的說法並不是毫無依據的,反倒是可以透過數學來證明,可謂是嚴謹萬分!這也表明,他們確實可以完美復現出堂寺廟的形象了!能夠參與此等工程,楊宇心潮澎湃,當即告訴工人去採購材料,準備大顯身手,重現古寺榮光!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我的功法居然有意識了

青神一指

我就是最強

蟹老闆不開森

妹妹發把狙

千莫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