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京城博物館都配備了文物修復師,或許有機會修復文物。

但想要修復這些文物,至少得是絕頂高手。

其他人拿走,只不過是一堆垃圾罷了。

林然要求他們把這堆文物直接送到故宮博物館去,找一個叫做吳青牛的人接收。

安排妥當,林然和陳啟一起出去吃飯陳啟納悶地問道:“老師,剛才那堆東西,已經破的不成樣子了,你還真打算修復它?就算能修復如初,需要耗費的金錢和時間也是巨大的,不划算.”

他急於證明自己對於古玩已經有所瞭解了,吃飯前迫不及待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林然卻是笑了笑:“你知道撿漏嗎?”

陳啟回道:“當然知道,但撿漏買下的都是完整的文玩啊.”

“這你就錯了,其實也有一些文玩,在你碰到它的時候,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沒可能每次都碰到好運氣,直接碰到別人不長眼,把值錢的東西便宜賣給自己。

這種事,一年能夠碰到個一兩回已經很不錯了。

大部分的撿漏,實際上靠的都是眼光,還有別人不願意麻煩的態度。

比如,在舊貨市場上,就經常會有人拿一些殘破的雕像去賣。

林然有一次就看到了一個破舊的佛像。

佛像是用石頭雕刻的,還不是玉石和其他的寶石,雕工也很一般。

初次遇見的時候,佛像的身體破損很嚴重,不僅身上掉了很多石頭,而且頭上還掉了一隻耳朵。

這種佛像,在再拿出來賣的時候,甚至得到了別人的鄙夷。

“這玩意兒能賣嗎?”

攤主不以為然,反正都是他收破爛收回來的,開口就要兩塊錢的高價。

自然是被別人嘲笑了一番,買家覺得他在開玩笑,轉身離開。

林然去蹲下來仔細研究,竟然發現這是彌勒佛的雕像。

雖然已經破的不成樣子了,但他依舊保持著微笑的表情。

林然便用兩塊錢的價錢把它買了下來,剛才的買家還沒有走遠,回頭鄙夷地看了林然一眼,覺得他就是個窮光蛋,買不起玉佛,只能買個破爛的石佛回去供奉。

當時的林然,已經是國博館的二級研究員了,每個月的工資,足夠買下十尊玉佛。

他並沒有因為別人的鄙夷而生氣,而把石佛帶回了博物館。

也有同事注意到了這佛像,能夠為國家辦事的人,還是比較素質高的。

他們並沒有像外面的人一樣嘲笑林然,而是圍了過來,對石佛進行檢查。

結果發現雕工一般,他們也是失去了興致,認為不過是民間手藝人自己雕著玩的,根本不值錢。

最後,只留下了林然一個人在博物館當中。

說起來也有趣,彌勒佛因為形象生動,深受民間喜愛。

但實際上在寺廟當中,彌勒佛的地位並不高。

寺廟裡最喜歡供奉的,是如來佛和觀音菩薩,接下來就是各種羅漢。

因此,寺廟中的彌勒佛,用石頭雕刻,反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炮灰的我擁有了主角光環後

鄭家北鼻

不良神明與不虔誠信徒

溺死於深淵